单独使用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参数和送风量计算研究

单独使用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参数和送风量计算研究

论文摘要

工位空调能改善空气品质,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并且还有节能潜力,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工位空调的适用范围较广,本文主要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隔板工位空调在办公室中的应用。通过与相关实验研究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是准确可行的,然后再进行后续研究。根据办公室的负荷特点,将研究的办公室分为内区办公室和外区办公室两类。内区办公室位于大型建筑物内区,只考虑内热源散热,常年需要供冷。外区办公室位于建筑物的周边区,还需要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影响。首先分别以内区办公室和外区办公室为例,选取多组送风参数,分析单独使用隔板工位送风时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特点。通过研究给出了外区办公室和内区办公室应用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参数推荐范围,并且指出成都地区外区办公室在夏季也能单独采用隔板工位送风,不需要附加背景空调。接着,分析影响隔板工位送风的其他因素。通过研究指出回风口宜设置在顶棚上,办公桌宜设置侧面隔板。为了扩大送风量的调节范围,工位送风口面积宜稍大一些。另外,工位送风口高度应稍高于坐姿人员高度。在室内人员与工位送风装置一一对应的前提下,对于外区办公室而言,工位密度变小时室内温度升高。工位密度的变化对内区办公室内温度的影响则很小。然后,研究隔板工位送风方式对空气品质的影响,并且在相同的房间模型以及送风参数下对比应用传统混合送风空调方式和隔板工位空调方式时办公室内的温度场与污染物浓度场。通过研究指出隔板工位送风方式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能用较小的工位送风量达到与混合送风方式相同的空调效果。由此,本文着重指出使用隔板工位送风时的空调设计负荷应小于室内的全部冷负荷。当采用隔板工位空调时,办公室内空调设计负荷宜取房间内总冷负荷的7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工位空调研究现状
  • 1.2.2 国外工位空调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数值模拟方法及算例验证
  • 2.1 数值模拟的基本控制方程
  • 2.2 湍流的基本理论
  • 2.2.1 湍流的时均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3 数值计算方法的算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隔板工位送风气流组织模拟
  • 3.1 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 3.1.1 建立物理模型并生成网格
  • 3.1.2 模型的假设和边界条件
  • 3.1.3 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的步骤
  • 3.2 内区办公室隔板工位送风气流组织模拟
  • 3.2.1 速度场模拟
  • 3.2.2 温度场模拟
  • 3.3 外区办公室隔板工位送风气流组织模拟
  • 3.4 隔板工位送风与混合送风的对比
  • 3.4.1 内区办公室隔板工位送风与混合送风的对比
  • 3.4.2 外区办公室隔板工位送风与混合送风的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隔板工位送风对空气品质的影响
  • 4.1 污染物浓度场模拟
  • 4.1.1 办公人员散发的二氧化碳浓度场模拟
  • 4.1.2 装修材料散发的甲醛浓度场模拟
  • 4.2 非稳定状态下隔板工位送风与混合送风的污染物浓度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影响隔板工位送风的因素
  • 5.1 回风口位置不同的影响
  • 5.2 办公桌是否加装侧面隔板的影响
  • 5.3 隔板工位送风口高度的影响
  • 5.4 不同工位送风口尺寸的影响
  • 5.5 不同工位密度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量计算研究
  • 6.1 问题的由来
  • 6.2 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量计算探讨
  • 6.2.1 内区办公室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量计算探讨
  • 6.2.2 外区办公室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量计算探讨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船舶分段多工位协同制造系统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J]. 机械工程学报 2020(09)
    • [2].对模拟和数字测试机多工位测试的防呆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0(09)
    • [3].阜新地区烟叶工位式分级的探索与展望[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08)
    • [4].治好健忘 提升效率[J]. 中国农村金融 2016(18)
    • [5].工位大调整[J]. 意林 2020(10)
    • [6].面向船舶分段流水线的多工位协同作业建模技术[J]. 船舶工程 2020(02)
    • [7].浅析汽车涂装车间工位室体送排风节能减排设计[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5)
    • [8].三工位集装箱散货装箱设备设计[J]. 起重运输机械 2016(12)
    • [9].多工位冲模调试生产问题的分析[J]. 模具工业 2015(06)
    • [10].基于齿轮箱产品的生产工位标准化探讨[J]. 铁道技术监督 2015(11)
    • [11].第三方物流直送工位运作模式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08)
    • [12].两工位激光打标机设计──一款最新型的激光打标机[J]. 装备制造 2009(06)
    • [13].多工位线材反复弯曲试验夹具的设计[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9(12)
    • [14].开放式办公物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反思[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10)
    • [15].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四工位刀架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10)
    • [16].多工位高速真空包装机研发及包装效果评价[J]. 包装工程 2015(05)
    • [17].我的上司是位职场奶爸[J]. 37°女人 2019(02)
    • [18].工位长管理提升的探讨[J]. 现代班组 2014(07)
    • [19].汽车涂装生产线中离线工位的设计要点[J].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2(06)
    • [20].多工位高速锻造工艺优化技术研究现状[J]. 精密成形工程 2009(02)
    • [21].多工位精密铸件自动打磨系统的研究[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20(01)
    • [22].精确WIP的盘点方法[J].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0(05)
    • [23].多工位种苗嫁接平台关键技术研究[J]. 南方农机 2020(12)
    • [24].一种四工位的自动松夹夹具[J]. 科技资讯 2015(10)
    • [25].一种多工位液压夹具的改进设计[J]. 内燃机与配件 2020(22)
    • [26].双边多工位装配线平衡问题[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02)
    • [27].浅析单机多工位模具结构设计[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29)
    • [28].温湿独立控制的工位空调[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8(04)
    • [29].多工位伺服送料系统干涉曲线的生成及应用[J].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9(05)
    • [30].多工位模具调试流程简述[J]. 汽车工业研究 2018(09)

    标签:;  ;  ;  ;  ;  

    单独使用隔板工位空调的送风参数和送风量计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