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

(国网巴州供电公司新疆巴州841000)

摘要:“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传统行业焕发新的活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档案行业也不能置身事外,传统档案增速加快,新兴电子档案逐步成型,不断有新的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引入档案行业。在这种形势下,档案行业只有顺势而为,改变固有思维,积极拓展新的档案工作模式,才能使档案行业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电子档案;管理;利用

引言

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科学规范地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业绩与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档案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给档案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1互联网+对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影响

在互联网+环境下,随着企业档案电子化的普及,大量电子档案可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直接上网实现资源共享,更加方便了技术人员的查找利用。但是长期以来,有种种原因,电子档案滞留在技术人员手上,随着人员调动,设备更换,许多电子档案已经无法查找或无法恢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今后单位将产生大量电子档案。因此,规范电子档案管理体系迫在眉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相关技术应用成本的大幅下降,电子档案已经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档案安全存储、严格密级管理、快速调阅、资源共享等多项功能。运用互联网+技术,不仅仅实现了新增电子档案的传输、保管、利用问题,还可以将存量档案资料转化为电子档案,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企业档案的联网查询,解决了纸质档案资料易损毁、档案原件安全难以保证和人工检索速度慢、多用户不能同时利用档案以及无法异地查询等一系列问题。

2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电子档案管理面对的突出问题

2.1档案工作被其思维惯性所影响,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

在多年以往的一段社会实践经历中,档案管理工作被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当做一种档案储存和简单的使用方式,没有意识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档案本身可以起到指导借鉴的作用。企业、事业单位应该提升综合档案思想内容意识,在管理思想中并存,应该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视为一项建设——综合性系统工程。

2.2人才素质与技术的需求

目前,“云计算”已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优化档案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的档案数据管理人员少之又少,无法对互联网中的优势资源进行应用。此外,“互联网+”档案管理,要求在优化数据管理的同时,增加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要有技术进行支持。

2.3落后的软件、硬件水平和技术手段

如果想要跟上“互联网+”时代对档案信息的管理要求,就必须具备相关的网络软件、硬件的配套设施和支撑条件。因当今社会整体工作的一个现代、智能发展智慧的源头是“互联网+档案”这种工作方式,所以我们需要严格考核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硬件、软件的相关素质。但就目前来看,由于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和限制,例如档案管理规模层次不高、经费不足,特别是每个基层单位对档案工作在信息化建设中没有给予重视,所以想要发展到同其他网络行业并列的标准是有着巨大困难的。

3应对措施

3.1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程度

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对于很多档案资料,能够使其发挥作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核心所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利用度,让档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要推动档案管理在服务上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不同群体的需求。其次,要推动档案管理在资源上有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并不断转变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服务。最后,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进行系统的整理、科学的分类,深入挖掘档案价值的同时还要促进各档案管理机构之间的横向联合,建立互动交流机制,更加系统全面便捷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3.2人才队伍建设

落实档案工作互联网+服务,档案专业的互联网人才是做好工作的保障。档案互联网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主体是技能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档案技能专业素质,还要有较强的信息化技能,注重信息时代的网络安全问题[2]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辨识、掌握档案信息。在对此类人员选择上要求其不仅要掌握计算机操作,图像处理,数据库建设,数据录入,网络管理,网页制作等方面的职业知识,还需要相关的档案业务技能知识等。可以通过专业院校和部门培养一批适应于新时期需求的档案专业网络需要的系统分析人才、数据分析与板块开发人才、网络设计与档案网络管理人才。最快捷、有效的是让现有的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参加档案专业现代化培训和业务培训,抓好档案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通过进修、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整体水平同时鼓励所有档案人员进行自学的方式有目的、有规范地选择性更新知识,制定档案互联网工作人员学习新技术,钻研新技能的奖励、惩罚措施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心。

3.3推进“智慧档案”服务平台建设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档案部门可以抓住建设“智慧城市”的机会,利用“互联网+”档案管理的战略发展思路,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提出一套“智慧档案”服务平台的完整指标体系,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向社会民众提供跨平台、跨设备和跨服务机制的档案数字服务,整合档案信息化建设形成的“信息孤岛”,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真正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专业化挖掘、智能化应用,从而为社会创新和社会发展服务。

3.4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护

防护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采用加密方式。对于一些在国家规定的保密时间和范围内的档案信息,采用加密技术可以确保电子档案内容的不公开。如设置管档和用户人员身份认证登陆口令,按照涉密要求选择性的发布运行档案信息。电子档案的加密可采用综合、分层防护,从而提高计算机运行体系的整体安防。②重视前期环节控制。档案工作琐碎繁杂,从文件材料到形成档案有一个周期,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和管档人员需要从基础上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各环节的工作。不断强化行文的规范,按照档案管理要求上制订的文件传阅、签署、归档流程、掌握各个环节的要领,让每份有价值文件材料均能一一收集、归档、传输,确保档案信息化后其展现的内容可以发挥最大、最优的价值,这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就能发挥档案数字化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很多信息安全都受到了威胁,在技术、管理、法律等不同层面都需要进行监管,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意识。在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建设中,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信息检索速度更快,精确度更高,推动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时,要采取有效对策提高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化的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杰.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档案信息公共服务[J].山西档案,2016(1):42-44.

[2]尹剑峰,陈发裕.“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并购扩张的内在机理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2):56-60.

标签:;  ;  ;  

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的突出问题及应对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