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论析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论析

论文摘要

进入新世纪,蓬勃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和彼此碰撞的激烈程度都大大提高了,文化作为一种“软力量”相较于军事和经济等“硬力量”在国家间的竞争中也无疑占据了更加显要的位置,同时全球化的主导者所拥有的强势文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弱势文化碰面,还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弱势民族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面对新世纪我国文化安全的现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传承者和最高典范,领导和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任便无可争议地落在了它的肩上。作为执政党,能否领导和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也是对其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事实上,中共及其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通过不断吸取理论养料并不断结合时代特征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它有着一脉相承的理论特色:毛泽东时代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和反对和平演变的高度重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政策的提出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奠定了中共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基础;邓小平时代实现了文化战略上由封闭防御向开放竞争的转变、明确了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对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并树立了“三个面向”和“四有公民”的长远目标,从而使中共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初步形成;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积极面对冷战后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完成了文化建设的话语转变、奠定了新安全观的广泛基础并指明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进一步发展;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了进一步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和实践、确立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构想,从而丰富了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在实践中,要进一步确保我国的文化安全,就必须对我国文化安全所具有的内部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威胁有一个确切的把握。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优势主要来源于客观上国家综合国力的持续不断增强、主观上从国家层面到普通民众层面对文化安全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实践上国家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与优势共存的劣势主要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非主流文化的大行其道和淡化意识形态倾向的泛滥。从外部来看,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给中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同时,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袭、霸权国家有意的“西化”策略以及外国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掠夺又给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凡此种种,我们必须予以极大的重视和认真的分析,如此方能进一步制定出切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对策。文化安全重在建设,只有先进的文化才是安全的文化。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文化安全方面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理应成为制定我国文化安全战略对策的最高纲领。在建设先进文化视阈下,着眼于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内外情形,新世纪我国文化安全战略对策便有了明确的目标所指,即通过夯实国家文化安全基础、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积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来强化优势,抓住机遇,打牢先进文化根基;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各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益经验并践行文化发展上的综合创新来强化优势,直面威胁,引领先进文化创新;通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促进文化的先进性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弥补劣势,抓住机遇,促进先进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全方位保护国家文化资源并建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来弥补劣势,直面威胁,保证先进文化发展,最终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国家文化安全基本问题概说
  • 2.1 关于文化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文化的结构与特性
  • 2.1.3 文化的作用
  • 2.2 关于国家安全
  • 2.2.1 安全
  • 2.2.2 国家安全
  • 2.2.3 国家安全观
  • 2.3 关于国家文化安全
  • 2.3.1 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其概念
  • 2.3.2 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和特点
  • 2.3.3 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霸权
  • 3. 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3.1 毛泽东: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基础的奠定
  • 3.1.1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和反对和平演变
  • 3.1.2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 3.1.3 提供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 3.2 邓小平: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初步形成
  • 3.2.1 实现了文化战略上由封闭防御向开放竞争的转变
  • 3.2.2 明确了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对文化安全的重要作用
  • 3.2.3 树立了“三个面向”和“四有公民”的长远目标
  • 3.3 江泽民: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发展
  • 3.3.1 完成了文化建设的话语转变
  • 3.3.2 奠定了新安全观的广泛基础
  • 3.3.3 指明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3.4 胡锦涛:中共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思想的丰富
  • 3.4.1 进一步丰富了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和理论
  • 3.4.2 确立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
  • 3.4.3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构想
  • 4. 新世纪我国文化安全战略形势的SWOT 分析
  • 4.1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优势分析(S)
  • 4.1.1 国家综合国力持续不断增强
  • 4.1.2 国家文化安全认识程度提高
  • 4.1.3 国家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 4.2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劣势分析(W)
  • 4.2.1 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
  • 4.2.2 非主流文化带来严峻挑战
  • 4.2.3 淡化意识形态倾向的泛滥
  • 4.3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机遇分析(O)
  • 4.3.1 全球化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的机遇
  • 4.3.2 市场化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的机遇
  • 4.3.3 信息化给我国文化安全带来的机遇
  • 4.4 新世纪我国的文化安全威胁分析(T)
  • 4.4.1 西方大国强势文化的侵袭
  • 4.4.2 霸权国家有意的“西化”策略
  • 4.4.3 外国对中国文化资源的掠夺
  • 5. 新世纪建设先进文化视阈下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对策
  • 5.1. SO 战略:强化优势,抓住机遇,打牢先进文化根基
  • 5.1.1 夯实国家文化安全的基础
  • 5.1.2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5.1.3 积极倡导“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 5.2.ST 战略:强化优势,直面威胁,引领先进文化创新
  • 5.2.1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5.2.2 借鉴各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益经验
  • 5.2.3 践行文化发展上的综合创新
  • 5.3. WO 战略:弥补劣势,抓住机遇,促进先进文化建设
  • 5.3.1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5.3.2 努力促进文化的先进性
  • 5.3.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5.4. WT 战略:弥补劣势,直面威胁,确保先进文化发展
  • 5.4.1 强化党对国家文化安全工作的领导
  • 5.4.2 全方位保护国家文化资源
  • 5.4.3 建立科学的国家文化安全预警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发展的问题和对策[J]. 传媒国际评论 2015(00)
    • [2].新时代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的路径选择[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9(06)
    • [3].传承红色基因与国家文化安全[J]. 党的文献 2019(06)
    • [4].新时代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策论[J]. 江海学刊 2020(01)
    • [5].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校教育改革探索——评《教育安全论: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视域》[J]. 高教探索 2020(05)
    • [6].新时代语言文化安全教育与思维培养探究——评《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03)
    • [7].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探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8].跨境民族地区高中生国家文化安全意识的教育因应——以云南德宏州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11)
    • [9].国家文化安全视域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引导策略研究[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5)
    • [10].国家文化安全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野[J]. 探求 2019(01)
    • [11].论美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方略[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8(01)
    • [12].中国共产党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历史考察[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3].列宁国家文化安全思想探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4].浅析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8(12)
    • [15].论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J]. 世纪桥 2018(06)
    • [16].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J]. 智库时代 2018(22)
    • [17].国家文化安全研究新进展[J].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8(05)
    • [18].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视野下的国家文化安全研究[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8(05)
    •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安全建设的基本实践[J].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03)
    • [20].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现状探究[J]. 才智 2017(14)
    • [21].十八大以来国家文化安全理论的新发展[J]. 湖湘论坛 2016(01)
    • [2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J].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04)
    • [23].国家文化安全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18)
    • [24].文化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读《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4(02)
    • [25].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历史境遇及现实问题[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08(01)
    • [26].我国学术界关于国家文化安全研究述评[J]. 大家 2012(12)
    • [27].跨境民族地区国家文化安全“育人共同体”的构筑逻辑[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28].西藏高校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研究[J]. 西藏科技 2020(11)
    • [29].我国与西方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的战略异构性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1)
    • [30].在文化开放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J]. 政工学刊 2019(10)

    标签:;  ;  ;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论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