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研究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研究

论文摘要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作为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的公共话题。然而,理论上对于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的研究还相当缺乏。本文以信息的获取、运用和保障为主线,从信息、能力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的消费者参与问题。论文认为,消费者利益集团参与价格听证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以自已获取和运用的信息来参与公用事业价格决策过程,从而有效地制约管制机构与厂商之间的合谋行为;二是提供价值信息,为管制机构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于信息、能力和制度这一基本框架,论文认为决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利益竞争和选择的过程。同时,决策权力的配置实质上是“话语权”的分配,而信息及其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就等同于话语权。因此,信息、能力和制度框架的内容是:通过制度设计使博弈主体能够尽量拥有平等(但并不要求相同)的信息,保证博弈主体(尤其信息运用弱势群体)的信息运用能力,实现博弈主体建立在充分信息运用基础上的有效对抗。对于信息的获取而言,减轻消费者与厂商之间信息不对称制度设计的关键是:(1)管制机构和厂商应提供充分有效的信息,从而有效在减轻信息不对称;(2)通过专家参与提供的专业性知识减轻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对于信息的利用而言,由于消费者利益集团自身存在的搭便车倾向和内部分化的特征决定了消费者参与动力不足。因此,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实现消费者利益集团有效参与。这种制度设计的重点是通过消费者组织的载体作用保证消费者代表的志愿性、代表性和专业性。由于消费者个体的有限理性,在实践中,作为“消费者家园”和以信誉作为其唯一资产的消费者组织就成为消费者参与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主要载体,其参与公用事业价格听主的主要方式是选拔消费者代表。因此,在能力方面,相关内容主要包括(1)消费者组织的有效参与;(2)选拔具有参与志愿和一定专业性的消费者代表;(3)对消费者代表的激励与约束。对于信息的保障而言,权力是一种话语权(影响力)。在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的权力体现为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为了保证消费者参与公用事业的影响力,必须依赖一定的制度保障。综合各国的实践,这些制度一般管制机构独立、多次听证后决策、案卷排他制度和司法审查制度。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进行了评述,并从信息、能力和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路径。与之相对应,论文的主要框架也与上述的核心观点紧密相联: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价格管制、价格听证与消费者参与的关系,这一章的重点是介绍了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目标和价格听证模型、消费者参与价格听证与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关系,从而为全篇的论述打下了基础。论文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信息、能力和制度框架,说明了信息的获取、运用及保障对于消费者参与的作用,从而引出后四章的核心内容。论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信息、能力和制度三个方面各自论述了消费者参与公用事业价格听证所需信息的获取、运用及保障三方面的内容。论文的第六章继接前四章的内容,从信息、能力和制度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的改进路径。论文第七章总结了全文的基本观点,并提出了论文研究展望。为了有效地论证上述的观点,结合论文的研究对象,论文主要运用了博弈论、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其中,在博弈论方面,论文认为,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过程可以被模拟为一种由消费者利益集团和厂商在管制机构制定的规则下参加的非合作博弈。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专家的参与,各参与主体基于专家提供的权威性信息而形成的一致同意导致了又可以将价格听证模拟为一种合作博弈。在调查研究方面,笔者以客运铁路这一典型的公用事业为暗含假设,分别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大学生、商务和民工三大主要客源对象。其中,大学生以辽宁大学法学院50名大三学生为对象,商务以沈阳市三家律师事务所的30名律师为对象,民工以大连华通·和平海岸工地的120名春节回家省亲的民工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及其分析,笔者得出了消费者对于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参与的第一手资料。此外,价格听证作为公用事业价格决策的必经程序,消费者参与在实践中有较多的实例,笔者在论文中选取一些在某此方面具有代表情的侧面对消费者的参与进行了论证。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1.1 理论价值
  • 0.1.2 实践意义
  • 0.2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0.3 文献综述
  • 0.4 基本结构
  • 0.5 创新之处
  • 1 公用事业的价格管制、价格听证与消费者参与
  • 1.1 公用事业的价格管制
  • 1.1.1 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必要性
  • 1.1.2 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目标
  • 1.2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基本模型
  • 1.2.1 公用事业价格管制与价格听证
  • 1.2.2 价格听证的基本关系
  • 1.2.3 价格听证的基本模型
  • 1.3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的消费者参与
  • 1.3.1 公用事业的公共性与消费者参与
  • 1.3.2 消费者参与与公用事业价格管制制度均衡
  • 本章小结
  • 2 信息、能力和制度框架与价格听证
  • 2.1 信息、能力和制度框架
  • 2.1.1 信息与能力
  • 2.1.2 能力和制度
  • 2.1.3 信息、能力和制度框架
  • 2.2 信息、能力和制度框架与价格听证
  • 2.2.1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与基本框架
  • 2.2.2 管制(听证)的过程性与基本框架
  • 2.3 信息、能力和制度框架与消费者参与
  • 2.3.1 信息与消费者参与
  • 2.3.2 能力与消费者参与
  • 2.3.3 制度与消费者的参与
  • 本章小结
  • 3 信息与消费者参与
  • 3.1 问题的提出:消费者与管制机构的信息不完全
  • 3.1.1 消费者的信息不完全
  • 3.1.2 厂商的信息不完全
  • 3.1.3 最优信息传递的机制设计
  • 3.2 厂商提供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 3.3 管制机构提供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辅助途径
  • 3.4 专家参与提供信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权威途径
  • 3.4.1 专家与专家参与
  • 3.4.2 专家参与提供信息与消费者参与
  • 3.4.3 专家参与的要求
  • 3.5 消费者提供信息:消费者参与的重要功能
  • 本章小结
  • 4 能力与消费者参与
  • 4.1 问题的提出:消费者有限理性带来的影响
  • 4.1.1 消费者的有限理性
  • 4.1.2 消费者有限理性带来的问题
  • 4.2 消费者组织:克服消费者个体有限理性的载体
  • 4.2.1 消费者组织的性质
  • 4.2.2 消费者组织参与是对个体参与的有效替代
  • 4.2.3 消费者组织的参与能有效克服“羊群”效应
  • 4.3 选拔消费者代表:消费者组织参与价格听证的主要形式
  • 4.4 明确的选拔标准:保证消费者代表参与能力的基本要求
  • 4.4.1 消费者代表的志愿性
  • 4.4.2 消费者代表的代表性
  • 4.4.3 消费者代表的专业性
  • 4.5 激励与约束消费者代表:保证消费者代表参与能力保障机制
  • 4.5.1 对消费者代表的激励
  • 4.5.2 对消费者代表的约束
  • 本章小结
  • 5 制度与消费者参与
  • 5.1 问题的提出:消费者话语权的制度保障
  • 5.1.1 消费者的话语权
  • 5.1.2 制度与消费者话语权
  • 5.2 独立的管制机构:保障消费者话语权的基础制度
  • 5.2.1 独立的管制机构的优越性
  • 5.2.2 各国管制机构独立性的实践
  • 5.3 多次听证后决策:保障消费者话语权的程序制度
  • 5.3.1 听证次数与听证结果的关系
  • 5.3.2 各国听证次数的实践
  • 5.4 案卷排他制度:保障消费者话语权的核心制度
  • 5.4.1 案卷排他制度与听证结果的关系
  • 5.4.2 各国案卷排他制度的实践
  • 5.5 司法审查制度:保障消费者话语权的救济制度
  • 本章小结
  • 6 中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的改进
  • 6.1 总体评价
  • 6.1.1 性质
  • 6.1.2 总体评价
  • 6.2 信息与中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改进
  • 6.2.1 厂商公布信息的现状及其改进
  • 6.2.2 管制机构提供信息的现状及其改进
  • 6.2.3 专家参与的现状及其改进
  • 6.2.4 消费者提供信息的现状及其改进
  • 6.3 能力与中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消费者参与的改进
  • 6.3.1 中国消费者组织参与的缺陷
  • 6.3.2 中国消费者协会参与的改进
  • 6.4 制度与中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改进
  • 6.4.1 建立独立的管制机构(听证主持人)
  • 6.4.2 汲取案卷排他制度的合理因素
  • 6.4.3 建立多次听证制度
  • 6.4.4 完善价格听证的司法审查制度
  • 本章小结
  • 7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调查表格
  • 调查表(学生)
  • 调查表(律师)
  • 调查表(民工)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会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16)
    • [2].公用事业价格监管机制的优化与完善[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9)
    • [3].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研究[J]. 商业时代 2009(10)
    • [4].我国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缺陷与完善[J]. 理论探索 2009(04)
    • [5].中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的调查分析[J]. 开放时代 2009(04)
    • [6].论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法律规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12)
    • [7].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的思考[J].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8(09)
    • [8].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学习公用事业价格管理考察报告[J]. 价格月刊 2011(12)
    • [9].关于市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的思考[J]. 价格月刊 2010(08)
    • [10].辽宁省公用事业价格结构改革研究[J]. 价格月刊 2009(01)
    • [11].用科学发展观推进陕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J]. 价格与市场 2009(03)
    • [12].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陕西公用事业价格改革[J]. 中国物价 2009(02)
    • [13].加拿大公用事业价格管理与改革的经验和启示[J]. 中国物价 2008(02)
    • [14].市场经济不要害怕涨价[J]. 商界(评论) 2013(02)
    • [15].公用事业价格监管问题思考[J]. 商品与质量 2011(S2)
    • [16].加拿大公用事业价格管理和改革的经验及启示[J]. 价格与市场 2008(03)
    • [17].我国市政公用事业价格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物价 2013(05)
    • [18].社会公共组织参与管制优势的法经济学分析——以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的消费者组织为例[J]. 法商研究 2009(04)
    • [19].国际合作研究价格问题的一次有益尝试——中加《中国公用事业价格监管改革》国际研讨会[J]. 价格与市场 2008(07)
    • [20].完善广州市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的思考[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4(06)
    • [21].关于公用事业价格与公益性服务价格的比较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9)
    • [22].民众的感受和意见应该是决策中最大的权重[J]. 上海人大月刊 2011(05)
    • [23].香港公用事业价格监管与内地的区别和借鉴[J].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9(04)
    • [24].资源公用事业价格改革提速——白竹兰局长深入基层调研价格工作[J]. 价格与市场 2014(04)
    • [25].《中国公用事业价格监管改革研究》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J]. 价格与市场 2008(06)
    • [26].利益平衡与价格按成本核定——对公用事业价格监管两个基础理论问题的阐释[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2(04)
    • [27].民生问题决策权开始向人大回归 广州:民生重大事项人大说了算[J]. 领导决策信息 2010(02)
    • [28].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施行[J]. 人民政坛 2009(01)
    • [29].新法新规[J]. 东北之窗 2008(24)
    • [30].涨价[J]. 商业文化 2010(11)

    标签:;  ;  ;  ;  ;  ;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中消费者参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