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农户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元直接面对着经济、社会和自然等各类风险的冲击,其中,疾病风险的危害相对更为严重和深远。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动性的提高,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户面临的疾病风险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与此同时,由于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医疗费用不断攀升,疾病尤其是大病风险的冲击让农户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源难以应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面对大病风险的冲击,农户利用自身拥有的以及外部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来实现家庭效用最大化,从而形成了农户抵御大病风险冲击的一系列经济行为。本文运用农业经济管理、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以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较大样本的农户调查数据和丰富的案例访谈资料,考察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农户应对大病风险的行为模式和动机的深入分析,了解农户的医疗保障需求,并据此为医疗服务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关可行的政策建议,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户摆脱疾病和贫困。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从关于疾病的中国民谚和一个个人口述史切入,提出论文的研究问题、目标和内容;说明分析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数据情况;明确论文的研究框架。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首先,对论文所用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对国内外关于疾病风险和农户行为的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的方向和意义。第三章,理解贫困地区农户的大病风险。首先,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和Probit模型考察样本人口疾病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整体上了解贫困地区的疾病发生状况;接着,以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贫困地区农户的大病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然后,通过构建农户生计资产指标,比较大病农户和非大病农户生计资产的差异来反映大病对农户生计的影响;最后,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认识大病对农户经济和劳动力的影响。第四章,研究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就诊行为。基于农户大病就诊行为的理论分析,分地区、性别、年龄组、家庭经济状况对农户的大病就诊情况进行考察;然后,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的就诊行为,找出影响农户就诊决策和就诊费用的主要因素。第五章,考察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筹资行为。首先,通过两个大病农户筹资过程和效果鲜明对比的案例,反映筹资对农户应对大病风险的重要性;接着,按照筹资来源渠道的不同,将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筹资行为分为内源筹资行为和外源筹资行为两种类型,并描述样本农户两类筹资行为;然后,考察大病农户内源筹资行为的选择和外源筹资行为的限制性因素。第六章,分析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劳动供给行为。基于对劳动供给行为的理论分析,运用丰富的案例资料,探讨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劳动供给的变化。首先,考察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劳动供给的性别调整和年龄调整;然后,对农户应对大病风险时户外劳动供给的增减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第七章,结论和政策建议。总结本文的研究发现,并针对提高农户大病风险保障能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贫困农村地区农户大病发生状况比较严重。大病的发生主要受到家庭人口规模、家庭经济状况、健康意识、卫生服务可及性和是否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等因素的影响。(2)大病对贫困地区农户的生计资产及生计策略有显著的影响。大病显著地影响农户的金融资本;对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变化也有重要影响;而社会资本的变化较少地受到影响。(3)农户的大病就诊行为呈现出一些特点:女性大病就诊率较高,但就诊费用却低于男性;贫困农户的大病就诊率和就诊费用都比富裕户和一般户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在大病就诊中处于弱势地位;相对于非慢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就诊率偏低,但就诊费用却较高。(4)在应对大病风险时,农户广泛使用和依赖了内源筹资的各种行为,而对外源筹资行为的方式利用十分有限。农户对内源筹资各种行为的选择主要依赖农户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状况的差异而呈现不同;农户外源筹资行为受到一系列制度因素的限制。(5)遭受大病风险的农户原有的农业生产、非农劳动和家务劳动的均衡时间配置发生了变化,农户通过对劳动供给进行调整(如性别、年龄和户外劳动供给增减量)来维持生计。本研究基于国家级贫困县的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和丰富而生动的案例资料,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题方面:本文以贫困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考察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时期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经济行为,丰富了当前主要从生产、消费、投资、技术采用等方面对农户行为研究的知识体系,为深入认识贫困地区农户大病风险处理的行为,提升农户应对大病风险能力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基础证据。数据利用方面:本研究利用2007年深入农村实地入户调查的6003个农户调查数据和303户深度访谈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该数据包含的研究变量十分丰富,是当前对贫困地区农户大病风险研究数据库中较新的大规模农户调查数据。该数据中关于农户生计资产的变量以及对大病的划分等,使得本研究能够从较新的视角对农户大病风险及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进行深入考察。大样本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实证分析和检验论文中的主要结论提供了支持;深度访谈案例、原汁原味的农户的语言,更是生动地再现了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行为过程。研究方法和手段方面:本研究利用大样本农户调查的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样本人群疾病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的疾病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大病就诊行为,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具有规范性、主流性和先进性。同时,个人口述史和典型案例研究,不仅是对大样本数据定量分析结论的支持,还能使读者充分倾听来自农户的声音,真实地感受到农户的需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疾病:来自农户的声音
  • 1.1.2 个人口述史:一个大病农户的窘境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 1.2.2 现有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
  • 1.2.3 医疗服务和决策部门缺乏对农户医疗需求的深入了解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程序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程序
  • 1.5 研究数据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数据描述
  • 1.6 论文的组织框架
  • 1.7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
  • 1.7.1 研究的创新点
  • 1.7.2 研究的局限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2.1 关键概念界定
  • 2.1.1 农户及其生计
  • 2.1.2 疾病与大病
  • 2.1.3 风险与大病风险
  • 2.1.4 农户经济行为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可持续生计策略
  • 2.2.3 风险管理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疾病风险
  • 2.3.2 农户经济行为
  • 2.3.3 简要评述
  • 第3章 贫困地区农户的大病风险
  • 3.1 调查人口疾病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调查人口疾病发生状况描述
  • 3.1.2 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农户的大病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
  • 3.2.2 实证模型建立
  • 3.2.3 模型的估计结果与分析
  • 3.3 大病对贫困地区农户的影响
  • 3.3.1 资产指标的构建
  • 3.3.2 大病对农户影响的案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就诊行为
  • 4.1 农户大病就诊行为的理论假定
  • 4.2 农户大病就诊情况的考察
  • 4.2.1 分地区的大病就诊情况
  • 4.2.2 分性别的大病就诊情况
  • 4.2.3 分年龄组的大病就诊情况
  • 4.2.4 分家庭经济状况的大病就诊情况
  • 4.2.5 分家庭经济状况、年龄组和性别的大病就诊情况
  • 4.3 农户大病就诊行为的实证分析
  • 4.3.1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分析
  • 4.3.2 模型的选择
  • 4.3.3 模型的估计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筹资行为
  • 5.1 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内源筹资行为
  • 5.1.1 内源筹资行为发生的频率
  • 5.1.2 农户内源筹资行为发生的案例
  • 5.2 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外源筹资行为
  • 5.2.1 外源筹资渠道
  • 5.2.2 外源筹资行为发生的频率
  • 5.2.3 农户外源筹资行为发生的案例
  • 5.3 大病农户两种筹资行为的评价
  • 5.3.1 内源筹资行为的选择
  • 5.3.2 外源筹资行为的限制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的劳动供给行为
  • 6.1 劳动供给行为的理论
  • 6.1.1 时间配置理论
  • 6.1.2 劳动供给模型的发展
  • 6.1.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6.2 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劳动供给的性别年龄调整
  • 6.2.1 劳动供给的性别调整
  • 6.2.2 劳动供给的年龄调整
  • 6.3 大病风险冲击下农户户外劳动供给行为的变化
  • 6.3.1 户外劳动供给减少
  • 6.3.2 户外劳动供给增加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论
  • 7.1.1 农户的大病风险
  • 7.1.2 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就诊行为
  • 7.1.3 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筹资行为
  • 7.1.4 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劳动供给行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拓展现有医疗保障制度中“大病”的内涵
  • 7.2.2 关注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
  • 7.2.3 丰富农户应对大病风险的外部筹资的渠道
  • 7.2.4 推进农村地区大病患者照料服务的社会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出务工对农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J]. 调研世界 2019(12)
    • [2].健康风险冲击下贫困农户经济行为研究述评及展望[J].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0(02)
    • [3].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农户经济行为模式构建[J]. 现代化农业 2013(12)
    • [4].俄罗斯小农户经济的特性探究[J]. 世界农业 2018(06)
    • [5].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农户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区的实证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6].山区生态建设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探索构建[J]. 智富时代 2016(04)
    • [7].近百年来小农户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共识与前沿——“小农·农户与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简论[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0)
    • [8].以农户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集群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7)
    • [9].围场县农村小农户经济发展路程及前景[J]. 现代农村科技 2011(18)
    • [10].国外农户经济研究理论述评[J]. 学术界 2010(10)
    • [11].乡村振兴规划与三生关系问题研究——评《中国农户经济行为与乡村治理》[J]. 管理世界 2020(04)
    • [12].农户经济行为调控与贫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 2014(05)
    • [13].湖区农户经济行为转变对湿地影响的研究——以湖北网湖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 2010(23)
    • [14].中部崛起中农户经济组织创新研究[J]. 农业经济 2008(01)
    • [15].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农户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2)
    • [16].退耕还林、耕地约束与农户经济行为[J]. 经济问题 2015(08)
    • [17].影响农户经济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 2008(02)
    • [18].冀北山区生态建设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分析[J]. 生态经济 2008(08)
    • [19].“能省则省”与“竭尽全力”:农户经济投资的二元结构——以西北乔村实地研究为例[J]. 农村金融研究 2012(06)
    • [20].农户经济分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广州市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的分析[J]. 南方农村 2010(02)
    • [21].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村寨农户经济行为特征及其优化——以西江苗寨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3)
    • [22].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户经济行为变迁——一个案例研究[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1)
    • [23].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户经济行为研究[J]. 乡村科技 2019(28)
    • [24].唐朝后期个体农户经济的萧条与崩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5].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户经济行为关系探析——以云南洱源为例[J]. 学术探索 2014(11)
    • [26].贫困与非贫困农户经济作物收入差距的因素分解[J]. 中国农村经济 2013(04)
    • [27].喀斯特山区农户经济发展及地理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七星关区固定观点测数据[J]. 毕节学院学报 2012(10)
    • [28].三门峡市农户经济结构调整实证研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 [29].贫困地区农户生态经济行为的思考[J]. 当代经济 2015(15)
    • [30].民族贫困地区农户经济合作的基本特征——基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调研[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7)

    标签:;  ;  ;  ;  ;  

    贫困地区大病风险冲击下的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