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森结和光探测器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

约瑟夫森结和光探测器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

论文摘要

混沌控制和同步是非线性动力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约瑟夫森结和光探测器以其广泛的应用受到国内外科技界普遍关注,因此对约瑟夫森结和光探测器混沌控制和混沌同步的研究成为前沿的热门课题,本文的结果更为其稳定地工作、约瑟夫森结在微波保密通讯领域的应用以及更好地利用和回避光探测器中的混沌现象都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本文主要研究了电阻电容电感分路的约瑟夫森结(resistive-capacitive-inductive-shunted Josephson junction(RCLSJJ))的混沌控制、混沌同步以及混沌反控制;然后对光探测器的混沌特征、混沌控制和混沌反控制作了一些研究。全文分为四大部分:RCLSJJ的混沌控制、RCLSJJ的混沌同步、RCLSJJ的混沌反控制、光探测器的混沌特征和混沌控制及混沌反控制的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对RCLSJJ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稳定性作了分析,通过李指数和分岔图等手段研究了RCLSJJ混沌产生的方式和过程,给出了系统处于周期状态和混沌状态的参数范围。然后提出四种控制RCLSJJ混沌的方案:延时线性反馈法、延时反馈法、周期信号控制法和外部周期信号参数调制法,对每种方案都给出了详细的数值研究过程,得到了有效的混沌控制结果,即:这些方案能将RCLSJJ中的混沌控制到不同的稳定周期状态。在第三种方案中首次分析了热噪声对RCLSJJ混沌控制的影响,并且将RCL.SJJ系统的动力学状态和该系统的Ⅰ-Ⅴ曲线相联系,使得其动力学状态更直观。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单向耦合方法首次研究了两个RCLSJJ间的广义混沌同步,利用辅助系统的方法验证了这两个RCLSJJ系统间广义混沌同步的存在。然后提出两种混沌精确同步的方案:用自治的混沌系统作为驱动系统实现RCLSJJ系统间混沌精确同步;用非自治的混沌系统作为驱动系统完成RCLSJJ系统间混沌精确同步。详细分析了实现混沌同步的具体过程,给出了被驱动系统的状态随驱动系统变化的规律。这里首次用不同于响应系统的系统作为驱动系统,实现了RCLSJJ系统间的混沌精确同步。第三部分,首次提出两种使RCLSJJ从周期状态转化为混沌状态的具体方案,即:用激光脉冲调制临界电流实现RCLSJJ中混沌的反控制;用附加的交变电流调制偏置电流实现RCLSJJ中混沌的反控制。数值结果表明:这些方案是有效的,并且通过适当选择调制幅值和调制频率能实现不同的混沌轨道重构。第四部分,首先对本征光导体分析了其混沌产生的过程,研究了混沌暂态时间的间隔和相关参数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随陷阱浓度的减小,混沌暂态时间变长;随光激发产生载流子的速率的增加,混沌暂态时间也变长。然后对非本征光导体p-Ge讨论了其产生混沌的方式,提出了两种控制其混沌的方案,分别是周期信号控制法和对非自治系统混沌的位相控制法,数值研究证明了这两个方案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研究混沌激光和非本征光导体p-Ge的作用,实现了该光导体中混沌的反控制。最后,对本文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根据RCLSJJ和光探测器的结构特性和应用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混沌的研究进展
  • 1.2 混沌控制的研究进展
  • 1.3 混沌同步的研究进展
  • 1.4 约瑟夫森结混沌的研究进展
  • 1.5 光探测器中混沌研究进展
  • 1.6 混沌激光的产生和应用
  • 1.7 混沌反控制及其研究进展
  • 1.8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约瑟夫森结(RCLSJJ)中的混沌及其控制
  • 2.1 约瑟夫森方程及约瑟夫森效应
  • 2.2 RCLSJJ的动力学方程及稳定性分析
  • 2.3 RCLSJJ混沌的产生
  • 2.4 RCLSJJ中混沌的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CLSJJ混沌同步
  • 3.1 RCLSJJ的广义混沌同步
  • 3.2 RCLSJJ混沌精确同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CLSJJ混沌反控制研究
  • 4.1 激光脉冲调制临界电流实现RCLSJJ中的混沌反控制
  • 4.2.调制偏置电流实现RCLSJJ中的混沌反控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光探测器中混沌的研究
  • 5.1 本征光导体中载流子的动力学方程及稳定性分析
  • 5.2 本征光导体中的混沌研究
  • 5.3 非本征光导体中载流子的动力学方程及稳定性分析
  • 5.4 非本征光导体中混沌的产生
  • 5.5.非本征光导体中混沌的控制
  • 5.6 混沌激光的作用实现非本征光导体中混沌的反控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含平方项和5次幂项的Van der Pol-Duffing系统混沌控制[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一类非光滑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混沌控制[J]. 振动工程学报 2018(06)
    • [3].基于碰撞振动系统的混沌控制研究[J]. 四川建材 2019(07)
    • [4].基于参数扰动的混沌控制方案在Buck-Boost变换器中的应用研究[J]. 电源学报 2018(02)
    • [5].一类三阶混沌系统的分支分析与混沌控制[J].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6].Yang-Chen系统的全局指数吸引集及其在混沌控制中的应用[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07)
    • [7].心脏起搏器非接触供电的混沌控制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5(06)
    • [8].一种实现DC/DC变换器高增益运行的新方法[J]. 电力电子技术 2017(12)
    • [9].一类Arneodo动力系统的混沌控制(英文)[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10].基于自适应混沌控制的外汇干预有效性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11(05)
    • [11].电流控制型Boost变换器的一种新混沌控制策略[J]. 控制工程 2017(11)
    • [12].用负的状态反馈量控制和同步Lorenz系统(英文)[J]. 数学杂志 2008(06)
    • [13].一个新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混沌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9(05)
    • [14].一类具有收获系数的单种群模型的混沌控制[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9(02)
    • [15].Sprott-F系统的混沌控制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6].并联PFC Boost变换器中的混沌控制研究[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17].反馈控制型PWM DC/DC变换器的建模分析与混沌控制[J]. 电气技术 2011(02)
    • [18].基于延迟反馈的高速公路匝道混沌控制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05)
    • [19].一类非线性金融系统数学模型的混沌控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9(02)
    • [20].Rssler系统的电路板实现及混沌控制[J]. 物理实验 2009(12)
    • [21].基于混沌控制系统的神经网络异步加密[J]. 计算机工程 2008(12)
    • [22].基于同胚变换的混沌控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23].一类磁性刚体航天器的混沌控制研究[J].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9(02)
    • [24].Chen式系统的混沌控制[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6(08)
    • [25].延迟反馈法控制四阶混沌系统的解析研究[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 [26].电流模式Buck-Boost变换器的混沌控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8(08)
    • [27].Buck变换器频率引起的混沌及其控制[J]. 控制工程 2014(01)
    • [28].电力市场古诺动态博弈的时滞反馈混沌控制[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0(01)
    • [29].一个五阶超混沌电路系统的混沌控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9(06)
    • [30].利用Matlab仿真模拟Rossler混沌系统及混沌控制[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标签:;  ;  ;  ;  ;  

    约瑟夫森结和光探测器的混沌控制与同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