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

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

论文摘要

全文主体部分由四篇十二章组成,呈总——分结构。首篇(第一、二章)为总论,从宏观上概述先唐礼制规范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先唐礼制典范转移与文学变迁。后面三篇十章为分论,主要从文本出发,采用专题形式,选择两周、两汉、魏晋南北朝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和较有影响的作品进行分析,为先唐礼制与文学的联系提供微观实证。第一篇为总论,由两章组成。其中第一章试图通过“礼制规范——文学本体”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横向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先唐文学的演进机制、基本要素与不完备性;二是先唐礼制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及其具体表现;三是先唐文学中礼制规范的效用度与局限性分析。第二章试图从宏观上阐释先唐礼制与文学的纵向联系,既重视突变,也兼顾到渐变,在典范转移的背景下分析先唐礼制兴衰与文学变迁,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周礼与文学的制度化成型及解体;二是天子礼为中心的两汉礼制与文学兴变;三是五礼体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时性考察。第二篇为两周专题,由四章组成。其中第三章考察周礼对诗旨的影响,包括三个问题:一是“去国逾竟”之礼与《桧风·素冠》题旨;二是贽见礼与《郑风·缁衣》字词重释及题旨;三是宗庙之制与《周颂·清庙》祭祀对象及题旨。第四章考察诗篇中礼仪活动涉及的历史背景,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小雅·六月》中的燕礼出发考察周宣王时期的西北战争;二是《大雅·公刘》中的“新国杀礼”与周族“窜于戎狄之间”的联系;三是根据《诗经·秦风》诸诗探讨秦国东进过程中周礼、戎俗的消长问题。第五章探讨周礼与楚辞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屈原《离骚》用礼状况,分析周礼与楚俗融合的倾向;二是探讨崇祖礼与屈原《怀沙》题旨的联系;三是考察楚怀王丧葬礼与屈原《哀郢》题旨的联系。第六章探讨周礼与《春秋左传》经传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是“春秋书法”礼制溯源,考察姬周礼制影响下的书写典范;二是《左传》婚嫁时令考,分析春秋婚嫁无定时而有倾向的时令特征;三是回归历史语境解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始含义,探讨“祀”、“戎”指向的变迁。第三篇为两汉专题,由三章组成。其中第七章探讨汉礼与汉赋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汉赋用礼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汉赋用礼的倾向;二是由昭、宣时期礼乐兴衰背景出发解读王褒《洞箫赋》;三是由《鵩鸟赋》文本出发,考订《鵩鸟赋》的具体写作时间,在此基础上重新勘定贾谊年谱。第八章探讨汉礼与诗歌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考察先秦两汉礼制兴衰与《诗》义阐释体系两次重建的联系;二是《十五从军征》对久别归家题材的开拓;三是由礼乐衰微背景出发解读赵壹《刺世疾邪诗》,探讨东汉末年诗、歌分离与文人五言诗的兴起问题。第九章以礼仪制度为切入点,通过文史参证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回归历史语境,解读汉文帝与贾谊宣室问对“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原始含义,分析原始含义的变迁;二是由畋猎的逸乐、军训、礼仪三种属性出发,考察汉代畋猎赋的题旨及“劝百讽一”风格的形成;三是考察东汉大傩礼的盛行与东汉礼制建设以及疫病流行的联系,探讨大傩礼及疫病对东汉文学的影响。第四篇为魏晋南北朝专题,由三章组成。其中第十章探讨魏晋南北朝礼仪制度与诗歌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轻礼仪而重礼意角度出发,分析阮籍《咏怀诗》其六十七题旨;二是在东晋礼乐之衰和晋宋之交礼乐之兴的背景下,考察晋宋之际“诗运转关”过程中礼乐因素的影响;三是讨论魏晋南北朝释奠礼与释奠诗的兴起,分析释奠礼仪对释奠诗形式和内容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魏晋南北朝礼仪制度与赋作解读的联系,包括三个问题:一是由《洛神赋》文本断层出发,考察洛神“羌习礼而明诗”和“余”“申礼防以自持”背后的寓意,探讨《洛神赋》题旨;二是分析潘岳《藉田赋》美于文辞而昧于大势的特征,探讨赋作不为晋武帝重视的原因;三是考察颜之推的家学渊源及其对儒家礼乐文化的坚守与试图恢复的努力,分析颜之推《观我生赋》哀叹华夏礼乐衰微的主旨。第十二章以礼仪制度为切入点,通过文史参证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考察祓禊礼与南渡之初江左政权巩固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祓禊礼盛行的政治因素及其文学影响;二是分析南北朝时期所著正史中的文体,探讨礼制对文体记录的影响;三是由宏观层面补充、修订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内容,探讨西晋礼制的原点意义、魏晋南北朝家学的地位、五礼体系的建立及细化对魏晋南北朝文学形式和内容的影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自圆其说”的他证:古典文学阐释的有效性挑战
  • 二、“资之所近与力能勉者”:研究对象及相关成果
  • 三、基本材料与研究方法说明
  • 四、论文结构及主要观点概述
  • 壹 总论
  • 第一章 先唐礼制规范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
  • 一、先唐文学的演进机制、基本要素与不完备性
  • 二、先唐礼制与文学关联性的建立及其具体表现
  • 三、先唐文学中礼制规范的效用度与局限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典范转移:先唐礼制兴衰与文学变迁
  • 一、周礼与文学的制度化成型及解体
  • 二、天子礼为中心的两汉礼制与文学兴变
  • 三、五礼体系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共时性考察
  • 本章小结
  • 贰 两周篇
  • 第三章 周礼与诗旨探微
  • 一、“去国逾竟”之礼与《桧风·素冠》题旨
  • 二、贽见礼与《郑风·缁衣》字词重释及题旨
  • 三、宗庙之制与《周颂·清庙》祭祀对象及题旨
  • 结语
  • 第四章 两周诗礼比事考索
  • 一、《小雅·六月》中的燕礼与周宣王时期的西北战争
  • 二、《大雅·公刘》中的“新国杀礼”与周族“窜于戎狄之间”考
  • 三、《诗经·秦风》与秦国东进过程中周礼、戎俗之消长
  • 结语
  • 第五章 周礼与《楚辞》题旨
  • 一、周礼与楚俗的融合:屈原《离骚》用礼考
  • 二、崇祖礼与屈原《怀沙》题旨
  • 三、楚怀王丧葬礼与屈原《哀郢》题旨
  • 结语
  • 第六章 周礼与《春秋左传》经传三论
  • 一、礼制影响下的书写典范:“春秋书法”礼制溯源
  • 二、无定时而有倾向:《左传》婚嫁时令考
  • 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 结语
  • 叁 两汉篇
  • 第七章 汉赋用礼考辨
  • 一、汉赋中的礼仪记录:汉赋用礼考
  • 二、王褒《洞箫赋》与汉宣帝时期的礼乐建设
  • 三、《鵩鸟赋》写作时间考订与贾谊年谱重勘
  • 结语
  • 第八章 两汉礼制与诗歌
  • 一、先秦两汉礼制兴衰与《诗》义阐释体系的两次重建
  • 二、回归之后:论《十五从军征》对久别归家题材的开拓
  • 三、汉末礼乐之变与赵壹《刺世疾邪诗》臆解
  • 结语
  • 第九章 礼制视角下的汉代文学与史学
  • 一、“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 二、三维度下汉代畋猎赋的题旨观照及“劝百讽一”风格的形成
  • 三、大傩礼与东汉疫病之流行及其文学影响
  • 结语
  • 肆 魏晋南北朝篇
  •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礼制与诗歌
  • 一、轻礼仪而重礼意:阮籍《咏怀诗》其六十七题旨甄微
  • 二、礼乐兴衰与晋宋之际“诗运转关”别解
  • 三、诗因礼生:魏晋南北朝释奠礼与释奠诗之兴起
  • 结语
  •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礼制与辞赋创作
  • 一、“羌习礼而明诗”与“申礼防以自持”:《洛神赋》题旨蠡测
  • 二、美于文辞而昧于大势:潘岳《藉田赋》不为晋武帝重视原因发微
  • 三、华夏礼乐衰微的哀歌:颜之推《观我生赋》题旨探微
  • 结语
  • 第十二章 礼制视角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与史学
  • 一、祓禊礼与江左政权之巩固及其文学影响
  • 二、礼制影响下的文体记录:南北朝时期所著正史中的文体考辨
  • 三、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礼仪”章补论
  • 结语
  • 全文结论
  • 附录 “天再旦于郑”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 主要征引文献
  • 后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无厚与有间:先唐礼制与文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