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血管的评价及与MRA的对照研究

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血管的评价及与MRA的对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与低频凸阵探头在脑梗塞患者颅外段颈动脉和椎动脉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两者在二维(B-US)、彩色多普勒(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和能量多普勒(Color Doppler Energy,CDE)不同状态下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应用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D)经颞窗和枕窗观察颅内段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 bral artery,M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基底动脉(basal artery,BA)、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等以及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 cating artery,ACoA)、后交通动脉(pos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PCoA)。评价脑梗塞患者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时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并与磁共振血流成像(magnetic re- sonance angiography,MRA)进行比较,探讨TCCD在检测脑梗塞患者颅内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探讨提高脑梗塞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及椎动脉中、远段显示率的方法。材料与方法:本课题研究对象为经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术(computer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为脑梗塞的患者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均对其行常规颅外段颈动脉、椎动脉超声检查以及经颞窗、枕窗观察其颅内血管改变情况。将所有入选者用高、低频探头测量所得数据(颈内动脉颅外段显示长度及颈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进行比较。选出其中行MRA检查的患者40例并将其结果与超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 56例脑梗塞患者共112根血管进行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椎动脉病变阳性率高达87.5%左右。2.脑梗塞患者颅外段颈内动脉探测长度在不同频率超声探头检查下其显示长度不同:低频探头的探测长度高于高频探头。本组56例患者中,分别比较高、低频超声探头对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在二维、CDFI、CDE状态下显示长度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高频探头不同模式对颅外段ICA探测长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二维2.03±0.62cm, CDFI 2.08±0.60cm, CDE 2.12±0.59cm, P>0.05;低频探头不同模式对颅外段ICA探测长度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二维3.83±0.88cm,CDFI 3.89±0.90cm,CDE3.95±0.91cm, P>0.05。而高频与低频超声探头对颅外段ICA探测长度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颅外段椎动脉探测节段在不同频率超声探头检查下所得数据不同:低频探头的探测长度高于高频探头。本组56例,高频探头显示椎动脉节段2.30±0.60个;低频探头显示椎动脉节段3.63±0.52个,p<0.05。4.不同频率超声探头探测脑梗塞患者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颅外段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 artery,ICA)、颅外段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的收缩期最高流速(the peak systolic velocity (PSV),舒张末期最低流速(the end diastolic velocity (EDV)不同。本研究考虑到大部分脑梗塞患者颈部动脉都有不同程度管腔狭窄,此时其对侧相应血管会有不同程度代偿,故不能真实反应其血流速度改变情况。因此,本研究所述的CCA、ICA和VA的PSV、EDV和RI均以右侧为例进行说明。低频探头的PSV和EDV均明显高于高频探头所测数据,两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RCCA的PSV:高频探头为72.63±22.90cm/s,低频探头为79.74±23.70cm/s,P<0.05;RCCA的EDV:高频探头为18.31±7.65 cm/s,低频探头为20.84±7.77cm/s,P<0.05。RICA的PSV:高频探头为58.24±35.30cm/s,低频探头70.82±37.62cm/s, P<0.05;RICA的EDV:高频探头为20.50±13.65cm/s,低频探头为25.79±14.61cm/s ,P<0.05。RVA的PSV:高频探头为43.67±16.66cm/s ,低频探头为50.28±19.42cm/s, P<0.05;RVA的EDV:高频探头为14.33±6.47cm/s,低频探头为16.36±7.12cm/s,P<0.05。5.分别比较高、低频超声探头探测脑梗塞患者颅外段CCA、ICA、VA阻力指数( resistent index,RI)无显著性差异。其中,RCCA的RI高频探头为0.75±0.55,低频探头为0.74±0.06,P>0.05;RICA的RI高频探头为0.59±0.19,低频探头为0.59±0.17, P>0.05;RVA的RI高频探头为0.66±0.11,低频探头为0.64±0.15,P>0.05。6.行MRA检查的40例患者均经颞窗、枕窗超声检查观察颅内Willis环及大脑中动脉等改变情况。但颞窗、枕窗超声实际观察例数要少于40例,原因在于有些患者颞窗、枕窗不透声。经透声良好的颞窗观察37根血管中有27根发现病变,阳性率约占73% ,上述27根病变血管MRA均诊断为异常,MRA另外诊断3根血管病变,其中1根为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2根为PCoA开放,共检出30根病变血管,阳性率占81%。经枕窗观察到17根血管,发现椎动脉分出小脑后下动脉之前有5根病变血管(RVA狭窄4根,LVA轻度狭窄1根),椎动脉分出小脑后下动脉之后仅发现1根病变血管(RVA袢部狭窄)。MRA结果显示上述5根椎动脉分出小脑后下动脉之前血管均诊断为异常,又另外诊断2根血管轻度狭窄;椎动脉分出小脑后下动脉之后发现异常血管8根。透声良好者所得结果与MRA结果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超声经颞窗对MCA、ACA、PCA的第一段和PCoA的病变检出率和枕窗对椎动脉分出小脑后下动脉之前的病变检出率与MRA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枕窗在椎动脉分出小脑后下动脉之后病变的检出率不如MRA敏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脑梗塞患者颈部血管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等情况,有助于脑梗塞患者的病因诊断。2.低频超声探头探测颈内动脉显示长度较高频超声探头探测长度长,有助于提高颈内动脉中、远段病变的显示率。3.低频超声探头探测椎动脉显示节段数较高频超声探头多。可以看到34个椎间段椎动脉,明显多于高频探头的23个椎间段椎动脉,大大提高了椎动脉中、远段病变的显示率,有助于发现椎动脉扭曲、狭窄。4.低频超声探头探测颅外段CCA、ICA、VA时其收缩期最高流速、舒张末期最低流速较高频超声探头所探测的流速高;而对阻力指数的测量,两者却无统计学意义。5.高频超声探头显示病变血管内膜情况、斑块特征、管腔狭窄程度较低频探头清晰,但其探测长度相对较短,因此,对脑梗塞患者进行颅内外血管检查时要联合应用两种频率探头以提高病变显示率。6.在患者颞窗、枕窗透声良好的情况下,TCCD可以发现脑梗塞患者颅内段颈内动脉、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病变情况,与MRA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作为脑梗塞患者的首选检查,尤其是遇到年老耐受性差,体内有金属植入物不适合MRA检查的患者,颞窗、枕窗超声检查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但其本身仍具有一定局限性,当颞窗、枕窗可疑颈内动脉、椎动脉颅内段细小分支病变及颞窗、枕窗透声不良时应行MRA检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血管的评价及与MRA 的对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脑梗塞患者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影像学检查的研究探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价值[J]. 人人健康 2020(03)
    • [2].脑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康复服务模式的应用研究[J]. 人人健康 2019(10)
    • [3].浅谈康复训练在社区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 现代养生 2017(02)
    • [4].优质护理对提高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健康之路 2016(11)
    • [5].关于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 健康之路 2017(01)
    • [6].人性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应用观察[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6(07)
    • [7].对80例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的语言、肢体康复情况观察[J]. 人人健康 2017(08)
    • [8].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 健康之路 2017(04)
    • [9].脑梗塞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及应用价值评定[J]. 人人健康 2017(10)
    • [10].脑梗塞患者的心理干预与社区护理方法[J]. 人人健康 2017(12)
    • [11].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 健康之路 2017(08)
    • [12].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J]. 现代养生 2017(18)
    • [13].家属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健康之路 2017(10)
    • [14].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人人健康 2015(23)
    • [15].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16(10)
    • [16].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 人人健康 2016(14)
    • [17].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14(02)
    • [18].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09)
    • [19].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及体会[J]. 北方药学 2013(12)
    • [20].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20)
    • [21].脑梗塞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结果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05)
    • [22].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14)
    • [23].老年性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整体护理研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8)
    • [24].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15(18)
    • [25].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分析[J]. 现代养生 2014(16)
    • [26].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 现代养生 2014(18)
    • [27].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08)
    • [28].探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对比[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2)
    • [29].88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8)
    • [30].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学 2014(01)

    标签:;  ;  ;  ;  ;  

    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颅内外血管的评价及与MRA的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