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结果分析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结果分析

攸县人民医院B超室湖南攸县4123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针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超声诊断、临床分析以及手术证实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系统性的回顾患者胆囊结石的数目、形态和胆囊壁厚度,以及胰腺的形态、回声表现以及胰管内径等。结果:结果显示,5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按照结石的类型分为:①多发结石82%。②单发结石18%。按照结石的大小分为:①直径<8mm为70%。②直径>8mm为30%。结论:多发的、直径小的胆囊结石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较大,应用超声诊断排查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其操作简单,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胆囊结石;急性胰腺炎;超声诊断;应用价值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腹症之一,女性较男性多见,若未及时的治疗和诊断,病死率较高[1]。同时,该疾病属于危重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身心俱疲。胆囊结石常见的致病因为胆源性病变。目前,临床常采用超声作为主要诊断检查方法。笔者根据目前临床诊断的现状,探究和分析针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超声诊断、临床分析以及手术证实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9~81岁,平均年龄在37.5±1.2岁。患者的体重在46.8~71.5Kg,平均体重在53.7±1.0Kg。统计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指标,具备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笔者选取的患者均经过超声诊断、临床分析以及手术证实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胰腺炎,患者均>18岁且患者均已知情。全部的研究步骤均符合医院伦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

1.3排除标准

如下:(1)精神病家族史。(2)心力衰竭患者。(3)肝肾功能损伤。(4)呼吸系统病变。(5)患者家属不同意等。

1.4研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仪器选取。①生产企业:美国GE公司。②产品型号:LOGIG-7超声诊断仪。③探头选择:5MHz。(2)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按照结石的类型分为:①多发结石。②单发结石。按照结石的大小分为:①直径<8mm。②直径>8mm。系统性的回顾患者胆囊结石的数目、形态和胆囊壁厚度,以及胰腺的形态、回声表现以及胰管内径等。

1.5统计学标准

本文所有记录和统计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分析后的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数据间的计量资料应用t值来表示,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查验。差别存在,P<0.05。

2结果

2.1急性胰腺炎超声影像表现

其中,急性胰腺炎图像见(Fig1),详细如下:胰腺呈现弥漫性肿大,可见胰头、胰体、胰尾等部位存在局部肿大征象,图示中胰腺的轮廓欠佳。实质回波降低。且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胰腺前方可见一较为狭窄且无回声的区域。

(Fig1)

2.2胆囊结石超声影像表现

其中,胆囊结石图像见(Fig2),详细如下:单发性的胆囊结石于腔内可见强回声光斑,其后伴声影,随着体位的改变而移动。机体胆囊的形态发生变化,体积增加,且胆囊的壁呈现毛躁样,明显增厚。多发性的微小结石在胆囊腔内探及多发的沙粒样强回声堆积,呈前缘回声增强伴后方声影带增宽。部分患者的囊腔内课件沙洋点状回声,伴后方回声较弱。而多发性的结石腔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强回波光团,直径>8mm。其后声影明显增宽。

3讨论

胆石性胰腺炎是胆道结石的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且常反复发作[2]。同时,该疾病属于危重病,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及其家属身心俱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胆囊结石伴胰腺炎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更加的重视起来。其中,胆囊结石常见的致病因为胆源性病变。有研究指出,临床多见的急性胰腺炎大都由胆囊结石所引起。田英指出胰胆管合流异常更易引起移动的胆石嵌塞于共同通道远端引起阻塞[3]。当胆囊结石患者的壶腹阻塞可形成短暂性的共管现象,进而胆汁可以在非生理压力下流入到胰管中去,从而引起机体非腺泡组织管壁上的消化酶出现抑制作用,使得溶酶体集聚在一起。随着溶酶体各媒介过早受到激活,导致腺泡细胞内出现胰腺吞噬反应。陈树新指出胆汁中的卵磷脂可被胰液中的磷脂酶A转化为溶血卵磷脂,最后引起胰腺炎[4]。另外,该疾病的患者胆汁常会出现病原菌的侵入,且其化学组成也相对的异常,在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可逐渐的流入到胰管中去。同时,细小的胆囊结石也可能随着压力作用流入到胰管中去,进而引起胰腺感染。梗阻和感染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致胆汁与胰液引流障碍,导致胰腺炎的发作[5]。胆结石也可能通过机体的壶腹,导致出现肌屏障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进而使得活跃的十二指肠酶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入胰管,引起急性胰腺炎出现的风险。

本文结果显示,50例胆囊结石患者中按照结石的类型分为:①多发结石82%。②单发结石18%。按照结石的大小分为:①直径<8mm为70%。②直径>8mm为30%。综上所述,针对多发的、直径小的胆囊结石患者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较大,应用超声诊断排查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其操作简单,无创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卉.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8):125~127

[2]林展辉,林礼务,高上达,等.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12):924~925

[3]田英.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及价值[J].临床急诊杂志,2014,14(5):202~203

[4]陈树新.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70~171

[5]聂改荣.不同类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青岛医药卫生,2008,40(4):292~294

标签:;  ;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