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铜鱼与圆口铜鱼肝胰腺的比较研究

长江铜鱼与圆口铜鱼肝胰腺的比较研究

一、长江铜鱼和圆口铜鱼肝胰腺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岩,李凤辉,张小忠,边力,陈四清,曲江波,高文磊,刘长琳,葛建龙[1](2021)在《狼鳗的外部形态、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观察》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观察、测量、解剖和拍照的方法,对狼鳗(Anarrhichthys ocellatus)的外部形态、可数可量性状及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进行研究,并描述了狼鳗的相关特征。结果显示,狼鳗体型为鳗形,整体呈黑色或灰黑色,头部、背部及背鳍鳍条上有若干似眼睛的黑色圆斑,体表无鳞。背鳍鳍条数为232~267,胸鳍鳍条数为15~22,臀鳍鳍条数为189~220,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因与尾鳍相连而无明显区分界限,侧线左右各2条,均不完整,雄性侧线点明显,而雌性侧线点不明显。上排侧线点数为18~25,下排侧线点数为76~85。上鳃耙数为49~70,下鳃耙数为55~73,脊椎骨数为232~271。全长/体长线性相关性最好,雌、雄差异很小,稳定性最好。头长/吻长、头长/眼径、体长/肠长的变化范围较大,雌、雄间差异较大,线性相关性差,可以作为区分狼鳗雌、雄的重要特征;狼鳗体重与体长关系:W=0.0337S12.4798(R2=0.9992),雌性:W=0.0326Si2.4864(R2=0.9990),雄性:W=0.0359Si2.4672(R2=0.9995)。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口咽腔大,具颌齿,无腭齿、犁齿,咽喉齿发达;胃大,呈"Ⅰ"型,无幽门盲囊;肠短粗,比肠长为0.45;相关性状及特征显示狼鳗为肉食性鱼类。雌雄异体,卵巢(Ⅲ~Ⅳ)呈椭圆形,粉红色,左右对称,精巢(Ⅲ~Ⅳ)呈黄白色,"Y"形。

赵建华[2](2014)在《圆口铜鱼应激生理机制及缓解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共有鱼类约350余种,是我国鱼类资源的宝库。长江上游以山区为主,坡陡水急,流态复杂多样,特有鱼类数量达124种。近年来,由于各类水电工程设施的兴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鱼类洄游通道受阻、造成生境破碎、产卵场和栖息地被破坏或丧失,加之缺乏严格和科学的管理,多种鱼类资源接近衰竭。长江鱼类特别是珍稀特有鱼类资源已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圆口铜鱼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鮈亚科,属河道洄游鱼类,产漂流性卵,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和重要的经济鱼类。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特别是受水电工程设施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圆口铜鱼资源量急剧下降,渔获物中低龄鱼和幼鱼个体比重逐年增加。更为严峻的是,长江干流和金沙江中下游水电工程的建设,已经阻挡了圆口铜鱼的洄游通道,并将淹没其大部分产卵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这种长江上游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将可能面临灭绝境地。增殖放流被认为是保护珍稀濒危鱼类的有效措施之一,驯养足够的亲鱼是增殖放流的前提。然而,由于圆口铜鱼具有激烈的应激反应特征,且在人工养殖时极易感染小瓜虫病,死亡率较高,导致人工驯养圆口铜鱼难度较大。目前,除了零星的试验性养殖外,尚未见室内驯养成功的报道。本研究针对圆口铜鱼移养驯化过程中的关键操作程序,通过对圆口铜鱼正常、不同程度操作胁迫、麻醉与低温运输状态下其血液生理生化、关键组织形态结构以及应激蛋白HSP70/HSC70变化特征的观测,探究圆口铜鱼应激反应的基本规律,并寻找缓解圆口铜鱼应激反应的措施,具体内容及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船体网箱养殖近一年的圆口铜鱼血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参数进行了测定,建立了网箱养殖圆口铜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区间。同其他鱼类相比,圆口铜鱼血液皮质醇基础水平较高(185.70ng/mL),这可能是和其具有发达的肝胰联合体、摄食能力强、代谢水平高、喜急流环境等生物学习性有关。加之圆口铜鱼驯化程度低,对人工养殖环境适应周期长等因素导致其基础皮质醇处于较高水平。和野生圆口铜鱼相比,网箱养殖圆口铜鱼血糖、甘油三酯、总蛋白和球蛋白水平均明显偏高,这可能是由于人工养殖环境下圆口铜鱼能获得更加充足的高能饵料,以及网箱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类的活动范围被限制、活动量减少等原因所致。对网箱养殖圆口铜鱼施以低强度(30s)和高强度(60s)的急性离水胁迫,并分别于刺激后的0、1、4、12、24、72、120、168h采取血液、肝、鳃、肾组织,测定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的变化特征及关键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强度操作胁迫刺激后的前24h,圆口铜鱼均表现出以血液皮质醇、溶菌酶活性、葡萄糖和谷丙转氨酶急剧升高为典型特征的急性应激反应。组织形态学的观察显示,不同强度的离水胁迫均可诱发圆口铜鱼鳃、肾形态结构的变化或损伤。离水胁迫后的24h发现两处理组均自然感染了小瓜虫,且随时间的延长有加剧的趋势,至实验结束时(168h),虽然圆口铜鱼血液皮质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已回复到正常水平,但其血液葡萄糖、乳酸和溶菌酶活性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圆口铜鱼依旧处于疾病感染和适应新环境的慢性应激阶段。通过行为观察和实践运输成活率等预实验研究,得出适于圆口铜鱼长途运输的MS-222的麻醉浓度为20-40mg/L。为考查圆口铜鱼对长途运输胁迫的应激反应特征和麻醉、低温以及二者联合使用对圆口铜鱼长途运输应激反应的缓解效果,设置了常温不麻(Hna)、常温麻醉(Ha)、低温不麻(Lna)和低温麻醉(La)四个处理组,于运输后的0h采取水样,并分别于运输后的0、4、24、72和168h采取血液。检测结果显示,经14h的长途运输,四个处理组总氨氮(TAN)、非离子氨氮(NH3-N)、亚硝酸氮(NO2-N)和总氮(TN)均明显升高(P<0.05);且除NO2-N外,这些指标在高温处理组的浓度均明显高于低温处理组。运输后及恢复过程中,血液皮质醇、葡萄糖、乳酸、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多数呈现出明显的先升高后降低的典型急性应激反应特征。麻醉处理在抑制运输过程中圆口铜鱼的活动、能量消耗方面作用明显,低温处理则在抑制长途运输过程中圆口铜鱼皮质醇的升高、提高溶菌酶活力、降低鱼类活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议在高温条件下对圆口铜鱼进行长途运输时,低温麻醉处理是首选,其次是单独使用低温或MS-222处理,而且运输前的禁食时间控制在48-72h为宜。此外,运输后的前两周圆口铜鱼尚处在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此期间要特别注重鱼体健康护理。利用圆口铜鱼心脏组织克隆出HSC70和HSP70基因全长的cDNA序列,其cDNA序列全长分别为2330bp、2290bp,编码氨基酸数目为649个、643个。通过比对分析发现,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两种基因与其他动物的同源性较高。组织差异性表达结果显示,HSP/HSC70基因mRNA在圆口铜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有所差异,HSP70和HSC70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肌肉、眼、肾、鳃、脑、脾、心脏和鳍,以及肝、眼、鳃、鳍、心脏、脾、脑、肌肉和肾脏。急性操作胁迫过程中圆口铜鱼HSC70除在肝中的表达外,HSP70/HSC70两种基因mRNA在其他不同组织中的变化并不明显,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一致性程度较低。因此,在圆口铜鱼的急性操作胁迫和长途运输胁迫的应激评估中,不易将HSP70和HSC70作为应激的评价指标,此方面的研究有待于深入。

陈建武,汪登强,张燕,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3](2010)在《长江铜鱼种群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6对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微卫星引物对长江重庆、沙市、湖口和常熟4个江段的铜鱼(Coreius heterodon(Bleeker))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PCR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均能成功扩增出DNA片段并具有一定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2~7个。每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0~3.7,平均观测杂合度(Ho)在0.4844~0.630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4695~0.5622,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在0.1638~0.7392。有部分微卫星座位在一些群体中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遗传距离分析表明沙市群体与常熟群体遗传距离最远,而重庆群体与湖口群体遗传距离最近。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来自群体间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0.59%,固定系数(FST)为0.0059,这表明长江水系铜鱼群体分化极小,可看作为一个群体。

陈春娜,黄颖颖[4](2009)在《圆口铜鱼的生物学及病害学等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

张敏莹,刘凯,段金荣,徐东坡,施炜纲[5](2009)在《长江下游铜鱼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文中认为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下游铜鱼(Coreius heterodon)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9个对每个铜鱼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19个引物共检测到95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量在100~1500bp之间,其中多态位点为30个,占31.58%;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值为0.1940;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0.0976,最小遗传距离为0.0003。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长江下游铜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由于没有以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资料,因此不能评判过度捕捞和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因素对铜鱼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程度。

吴斌,罗毅平,谢小军[6](2008)在《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8月于长江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采集到体长(L)为40.279.1 mm,体质量为1.128.43 g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224尾.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估算了其能量密度.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的范围分别为71.74%76.33%,13.90%14.69%,7.11%10.96%,2.39%2.43%和6.097.80 kJ/g.随体长增加,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呈增加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其灰分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着的负线性关系,分别为:PRO=24.34-0.14 WAT(r=-0.53,p<0.05),FAT=70.00-0.83 WAT(r=-0.95,p<0.05)和E=33.42-0.36 WAT(r=-0.97,p<0.05);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着的正线性关系,分别为:PRO=12.52+0.03 L(r=0.49,p<0.05),FAT=-0.61+0.16 L(r=0.78,p<0.05)和E=2.71+0.07 L(r=0.80,p<0.05).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大多数鱼类.讨论认为,该种鱼在生长中其鱼体较高的脂肪含量及其快速积累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

程鹏[7](2008)在《长江上游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Sauvage et Dabry))隶属鲤科、鮈亚科、铜鱼属,是长江上游江段的特有鱼类和主要经济鱼类。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97年以来的统计,其在上游的渔获物重量组成中通常占据首位。圆口铜鱼是一种河流洄游型鱼类,其整个生活史均在河道中完成。随着栖息地环境变迁和过度捕捞,圆口铜鱼栖息范围萎缩,资源量已经呈显着下降趋势。本文以长江上游圆口铜鱼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与生长、繁殖生物学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圆口铜鱼年龄鉴定、种群结构和生长,以及繁殖生物学等,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2005—2007年,对攀枝花、宜宾、合江、万州、宜昌和宜都几个采样点的渔获物进行分析,共收集到标本7476尾。样本主要是从当地渔民、鱼贩和农贸市场处购得。捕捞网具包括流刺网、小钩和电鱼机等。繁殖生物学研究部分数据和材料来自2004年采集,样本总数1470尾,采集地点包括攀枝花、宜宾、合江、重庆涪陵、重庆木洞、万州和宜昌等站点的长江干流江段。圆口铜鱼种群年龄结构比较复杂,渔获物由1—7龄共7个龄组组成。优势龄组为1—4龄,占总数的91.88%,5龄及以上数量急剧下降。群体体长分布于22.0—485.0mm之间,体长60—220mm的个体占群体总数的81.97%;体重分布范围为0.1—2100.0g之间,体重0.1—150.0g个体占总数的78.40%。圆口铜鱼为匀速生长类型。可以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Lt=720.4011[1-e-0.1096(t+0.7788)]Wt=4587.6850[1-e-0.1096(t+0.7788)]3.0311生长拐点年龄t=9.34龄,对应体长和体重分别为:Lt=482.73mm,Wt=1363.26g。另估算得出圆口铜鱼极限年龄Tmax=26龄。圆口铜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龄。繁殖季节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5—6月为盛产期。雌鱼成熟系数在5月达到最大,6月次之,而雄鱼出现5月和7月两个高峰期。对繁殖亲本和早期生活史阶段—卵苗的监测显示,2007年最早发现圆口铜鱼卵粒是在4月22日,采集地点为攀枝花江段,平均水温19.5-20.3℃,平均透明度14.0-15.6cm;而采集到Ⅳ期性腺的最早日期为4月29日,采集地点也在攀枝花江段。其绝对繁殖力介于4464—131920粒,平均值为46386±51589.28粒,相对繁殖力为5—73粒/g体重,平均值为36.60±27.65粒/g体重。对Ⅳ期卵巢158颗卵母细胞的直径测定的结果显示,卵径范围0.74—2.20mm,平均1.59±0.31mm,峰值出现在1.5—1.7mm,占总卵粒数的33.54%。其卵径分布不均匀,应属于分批产卵类型。

段辛斌[8](2008)在《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现状及早期资源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2000-2006年的调查资料,研究了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现状及早期资源状况,探讨了长江上游鱼类资源变化趋势及三峡水库蓄水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06年在长江上游(含支流)共采集鱼类119种,分属8目20科76属,其中特有鱼类18种,外来鱼类7种,种类组成以鲤形目为主,占总种数的67.23%。干流江段渔获物主要种类有铜鱼、圆口铜鱼、瓦氏黄颡鱼、南方鲇、鲤等,不同江段差异不大;各支流渔获物主要种类差异明显。(2)与三峡水库蓄水前相比,长江宜宾江段和巴南江段主要渔获物种类没有明显变化,而库区万州江段受三峡蓄水影响较为明显,适应上游流水环境的铜鱼和圆口铜鱼种群数量明显明显减少,鲢、鲤、南方鲇逐渐成为库区主要渔获对象。(3)2006年12月—2007年1月的水声学调查表明,支流中鱼类密度明显大于干流,其中支流大宁河的鱼类密度最大,为363.8 ind./km3。距大坝较远的奉节—万州段、巴南江段附近鱼类密度较大,均到达40ind./km3以上,靠近大坝前的巴东—巫山江段鱼类密度最低,低于5 ind./km3。(4)2002年5—6月,在云阳江段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中,采集到的“四大家鱼”卵苗有草鱼、鲢和鳙,未采到青鱼。2002、2003年家鱼卵苗径流量分别为3.56×108ind.和2.90×108ind.。根据采集鱼卵的发育时间、水温和流速推算,长江上游中段有重庆江津—木洞、丰都—涪陵、忠县、万州—云阳等产卵场。随着三峡水库的蓄水,这些产卵场已全部消失。(5)2006—2007年,在江津江段的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中,采集到的“四大家鱼”以草鱼和鲢为主。2006、2007年“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分别为1.67×108 ind.和7.42×108 ind.。根据采集的鱼卵的发育时间、水温和流速推算,“四大家鱼”产卵场主要集中在油溪以上80—120km江段(合江—弥陀)。

袁希平,严莉,徐树英,汪登强,张燕,陈大庆[9](2008)在《长江流域铜鱼和圆口铜鱼的遗传多样性》文中认为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多态性分析了长江流域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各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同时利用9对自行开发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分析圆口铜鱼4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显示,铜鱼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共检出22个多态位点,28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849和0.00257。圆口铜鱼线粒体DNA(mtDNA)D-loop序列共检出18个多态位点,28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02和0.00424。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提示,铜鱼和圆口铜鱼分别有98.80%和99.17%的遗传变异发生于群体内部,表明铜鱼和圆口铜鱼未出现种群分化。选用的9个微卫星标记在圆口铜鱼群体中共检测到48个等位基因;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在0.6310.753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980.72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480.670。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铜鱼遗传多样性较低,长江上游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均未出现种群遗传分化。圆口铜鱼SSR固定指数为0.12158,高于D-loop固定指数,显示SSR标记对圆口铜鱼群体间遗传差异的检测更为灵敏。

熊洪林,王志坚[10](2008)在《大鳍鳠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文中研究指明光镜观察发现:大鳍鳠肝小叶不明显;肝血窦呈蜂窝网络状,可见枯否氏细胞;无典型汇管区;肝实质中有胰腺组织分布.电镜观察发现:大鳍鳠肝细胞具有明显的双态现象,可分为电子密度低的亮细胞和电子密度高的暗细胞.胞质中线粒体非常丰富;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层层绕核排列;可见次级溶酶体聚集而成的残体;糖原颗粒和脂滴丰富.枯否氏细胞内吞噬泡较多,说明其吞噬功能活跃.

二、长江铜鱼和圆口铜鱼肝胰腺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铜鱼和圆口铜鱼肝胰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狼鳗的外部形态、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外部形态特征
        1.2.2 可量可比性状
        1.2.3 可数性状
        1.2.4内部结构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2.2 可量可比性状
    2.3 可数性状
    2.4 消化系统
    2.5 生殖系统
3 讨论
    3.1 狼鳗形态及参数
    3.2 狼鳗消化系统结构与食性
4 结论

(2)圆口铜鱼应激生理机制及缓解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鱼类应激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前言
        1.2 应激的概念及发生
        1.2.1 应激的概念
        1.2.2 水产养殖业应激源的种类
        1.2.3 应激对鱼类的危害
        1.2.4 鱼类应激发生的原理
        1.3 鱼类应激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1.3.1 鱼类应激生理的研究
        1.3.2 鱼类应激行为的研究
        1.3.3 其他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1.4 缓解鱼类应激反应的措施
        1.4.1 药物缓解
        1.4.2 苗种培育和改良
        1.4.3 改善养殖环境
        1.4.4 科学管理及规范化操作
        1.5 鱼类应激生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2 圆口铜鱼研究概况
        2.1 圆口铜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2.1.1 主要生物学特征
        2.1.2 食性
        2.1.3 繁殖生物学
        2.1.4 年龄与生长
        2.2 圆口铜鱼资源状况
        2.3 圆口铜鱼移养驯化研究现状
        2.3.1 捕捞运输
        2.3.2 摄食驯化
        2.3.3 养殖及病害防治
        2.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养殖圆口铜鱼的基础血液学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鱼
        2.2 血液样品的采集
        2.3 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养殖圆口铜鱼外周血细胞形态特征
        3.2 养殖圆口铜鱼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的测定
    4 讨论
        4.1 养殖圆口铜鱼血细胞参数与野生及其他鱼类的比较
        4.2 养殖圆口铜鱼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特征及与其他鱼类的比较
        4.3 养殖圆口铜鱼血液生化成份含量及其特点
第三章 急性操作胁迫对圆口铜鱼生理应激反应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设计及操作程序
        2.3 血液学指标检测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圆口铜鱼急性操作胁迫应激反应过程中血液生化参数的变化特征
        3.2 圆口铜鱼急性操作胁应激反应前后关键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变化
    4 讨论
        4.1 圆口铜鱼急性操作胁迫应激反应神经-内分泌-免疫过程的调节
        4.2 圆口铜鱼急性操作胁迫应激反应中代谢作用的调节
第四章 圆口铜鱼长途运输应激反应及缓解措施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MS-222对圆口铜鱼麻醉浓度的筛选
        3.1.1 MS-222对圆口铜鱼的麻醉效果
        3.1.2 MS-222用于圆口铜鱼的模拟运输试验
        3.1.3 MS-222用于圆口铜鱼的实际运输效果
        3.2 麻醉和降温对圆口铜鱼模拟运输条件下水质的影响
        3.3 麻醉和降温对模拟运输圆口铜鱼生理生化参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麻醉效果及麻醉浓度的筛选
        4.2 不同运输方式对水质变化的影响
        4.3 不同运输方式对圆口铜鱼生理变化的影响
        4.4 MS-222和水温对圆口铜鱼模拟运输效果的评估
第五章 圆口铜鱼HSP70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鱼
        2.1.2 菌株和质粒
        2.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2.2 方法
        2.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2.2.2 总RNA提取
        2.2.3 cDNA模板的制备
        2.2.4 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基因保守区片段的克隆
        2.2.5 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基因中间片段扩增
        2.2.6 PCR产物回收
        2.2.7 感受态细胞制备
        2.2.8 连接和转化
        2.2.9 菌落PCR及测序
        2.2.10 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基因RACE扩增
        2.2.11 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
        2.2.12 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基因在组织表达特征分析
        2.2.13 操作与运输胁迫实验及HSP/HSC70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
        3.2 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基因同源性分析
        3.3 圆口铜鱼HSC70和HSP70系统进化分析
        3.4 圆口铜鱼HS70基因mRNA组织差异性表达
        3.5 急性操作胁迫对圆口铜鱼HSP/HSC70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3.6 不同运输条件对圆口铜鱼HSP70/HSC70 mRNA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1.1 网箱养殖圆口铜鱼基础血液生理生化主要特征
        1.2 圆口铜鱼对急性操作胁迫的生理应激反应
        1.3 圆口铜鱼长途运输胁迫及麻醉与低温的缓解效果
        1.4 应激蛋白HSP70在评估圆口铜鱼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1.5 圆口铜鱼应激机制概述
    2 创新之处
    3 不足之处
    4 展望
        4.1 圆口铜鱼应激机制研究展望
        4.2 圆口铜鱼应激缓解措施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Ⅰ: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Ⅱ: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长江铜鱼种群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1.2 基因组DNA 的提取
    1.3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遗传多样性
    2.2 遗传变异
3 讨论
    3.1 微卫星DNA座位异种扩增
    3.2 群体遗传分析
    3.3 铜鱼遗传资料在种群资源监测与保护中的作用

(4)圆口铜鱼的生物学及病害学等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研究
    1.1 形态特征
    1.2 栖息环境与食性
    1.3 繁殖与发育
2 圆口铜鱼生存环境与资源状况
3 圆口铜鱼病害防治研究
4 圆口铜鱼遗传学研究
    4.1 遗传物质
    4.2 种群多样性
5 圆口铜鱼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

(5)长江下游铜鱼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6)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鱼的采集及生化测定
    1.2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 果
    2.1 体长和体质量的关系
    2.2 鱼体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
    2.3 鱼体的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分别与其含水量的相关关系
    2.4 鱼体的蛋白质含量、 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分别与体长的相关关系
3 讨 论

(7)长江上游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年龄鉴定方法及结果验证
        1.1 直接观察
        1.2 渔获物长度频率分析法
        1.3 钙化组织鉴定及其验证
        1.3.1 钙化组织鉴定
        1.3.2 钙化组织鉴定结果的验证
    2 鱼类生长的研究
        2.1 长度频率分析
        2.2 根据渔获物实测值计算生长速度
        2.3 根据生长退算计算生长速度
    3 繁殖生物学研究
        3.1 性成熟特性
        3.2 繁殖期和产卵类型
        3.3 繁殖投入
    4. 圆口铜鱼研究概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圆口铜鱼的年龄与生长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来源
        2.2 年龄鉴定及轮径测量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渔获物群体结构
        3.1.1 渔获物的体长组成
        3.1.2 渔获物的体重组成
        3.1.3 渔获物年龄结构
        3.2 种群生长
        3.2.1 体长和体重的关系
        3.2.2 全长与体长的关系
        3.2.3 体长与鳞径的关系
        3.2.4 基于鳞片的体长生长退算
        3.2.5 圆口铜鱼的瞬时生长率和生长指标
        3.2.6 生长方程和生长参数
        3.2.7 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3.3 种群存活率及死亡参数的变化
    4 讨论
        4.1 关于圆口铜鱼种群结构时空差异
        4.2 生长参数
        4.3 圆口铜鱼资源的渔业利用和保护问题
第三章 圆口铜鱼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3 结果
        3.1 繁殖年龄和个体大小
        3.2 性腺发育及成熟系数
        3.3 繁殖力
        3.4 产卵时间和产卵条件
        3.5 成熟卵巢卵径分布
        3.6 性比
        3.7 产卵场位置及产卵规模和繁殖群体数量
    4 讨论
        4.1 关于繁殖季节及产卵类型
        4.2 产卵场分布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现状及早期资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长江上游自然概况
        1.1 水系分布
        1.2 气候与水文
    2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研究
    3 鱼类早期资源调查
    4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面临的威胁
        4.1 水工建筑
        4.2 环境污染
        4.3 过度捕捞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章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现状
    1 材料与方法
        1.1 渔业调查
        1.2 渔获物调查
        1.3 水声学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渔具渔法
        2.2 种类组成
        2.3 渔获物结构
        2.4 渔获量
        2.5 鱼类密度
    3 讨论
        3.1 长江上游渔具渔法的变化
        3.2 长江上游渔获物结构变化趋势
        3.3 三峡水库形成对长江上游鱼类的影响
        3.4 鱼类密度
        3.5 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长江上游鱼类早期资源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时间与断面设置
        1.2 监测方法
        1.3 产卵场位置和产卵规模估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峡蓄水前长江上游鱼类早期资源状况
        2.2 三峡蓄水后长江上游鱼类早期资源状况
    3 讨论
        3.1 种类组成
        3.2 鱼类产卵场位置变化
        3.3 产卵场规模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长江流域铜鱼和圆口铜鱼的遗传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采集
    1.2总DNA的提取
    1.3铜鱼和圆口铜鱼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分析
    1.4圆口铜鱼微卫星分析
    1.5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mtDNA D-Loop的铜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2.1.1 mtDNA D-Loop序列及其变异
        2.1.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1.3 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2.2 基于mtDNA D-Loop的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 mtDNA D-Loop序列及其变异
        2.2.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2.2.3 群体遗传结构
    2.3 圆口铜鱼微卫星分析
        2.3.1 遗传多样性
        2.3.2 圆口铜鱼群体间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
        2.3.3 圆口铜鱼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和mtDNAD-loop序列分析比较
3 讨论
    3.1 长江铜鱼和圆口铜鱼的遗传多样性
    3.2 铜鱼和圆口铜鱼的种群分化
    3.3 遗传资料在资源监测与保护中的意义

(10)大鳍鳠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 果
    2.1 显微结构
    2.2 超微结构
3 讨 论

四、长江铜鱼和圆口铜鱼肝胰腺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狼鳗的外部形态、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观察[J]. 刘宇岩,李凤辉,张小忠,边力,陈四清,曲江波,高文磊,刘长琳,葛建龙. 渔业科学进展, 2021(02)
  • [2]圆口铜鱼应激生理机制及缓解策略研究[D]. 赵建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3]长江铜鱼种群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J]. 陈建武,汪登强,张燕,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S1)
  • [4]圆口铜鱼的生物学及病害学等研究现状[J]. 陈春娜,黄颖颖. 水产科学, 2009(11)
  • [5]长江下游铜鱼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J]. 张敏莹,刘凯,段金荣,徐东坡,施炜纲.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6)
  • [6]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J]. 吴斌,罗毅平,谢小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0)
  • [7]长江上游圆口铜鱼的生物学研究[D]. 程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8]长江上游鱼类资源现状及早期资源调查研究[D]. 段辛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9]长江流域铜鱼和圆口铜鱼的遗传多样性[J]. 袁希平,严莉,徐树英,汪登强,张燕,陈大庆. 中国水产科学, 2008(03)
  • [10]大鳍鳠肝脏的显微及超微结构[J]. 熊洪林,王志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标签:;  ;  ;  ;  ;  

长江铜鱼与圆口铜鱼肝胰腺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