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汉大学生传统孝道态度的研究

蒙汉大学生传统孝道态度的研究

论文摘要

孝道是东方灿烂的文化遗产,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念里最核心的部分,是几千年来为社会普遍宣扬、奉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然而,对孝道的研究一直是历史学、文献学、哲学研究的课题,过去很少从行为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角度对孝道进行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实证性的研究才开始出现在心理学的有关文献中,而目前我国大陆对此方面的研究近乎空白,仅有几篇关于孝道态度的研究。为了方便以后的研究,本研究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孝道态度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使用传统孝道态度量表对内蒙古地区的550名大学生的传统孝道态度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使用內隐联想测考察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內隐态度问题。最后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蒙汉大学生在孝道认知量表和孝道意愿量表的抑己顺亲维度上得分低,而在其奉养祭念的维度上得分最高,在正向情感上的得分高于负向情感得分。2.大学生传统外显孝道态度在孝道意愿量表的抑己顺亲维度上存在民族差异,在孝道认知量表的尊亲恳亲,奉养忌念维度,孝道情感量表的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维度,孝道意愿量表的抑己顺亲,奉养忌念维度存在性别差异;在孝道认知量表的尊亲恳亲,抑己顺亲和护亲荣亲维度上则存在城乡差异;在孝道认知量表的抑己顺亲维度,孝道情感量表的负向情感维度以及孝道意愿量表的护亲荣亲维度上存在独生差异。3.通过内隐联想测验大学生內隐孝道态度,结果显示:大学生将“孝顺词语”和“积极词语”联系起来的反应时间比“孝顺词语”和“消极词语”更短些,并且达到显著差异。4.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内隐态度在孝道意愿量表存在民族及家庭来源差异,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內隐态度不存在性别及独生否差异。5蒙汉大学生的传统孝道的內隐态度与外显态度存在低相关,大学生的孝道结构存在双重态度模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文献综述
  • 1.1 态度的研究
  • 1.1.1 态度的内涵
  • 1.1.2 内隐态度
  • 1.1.3 内隐联想测验
  • 1.1.4 双重态度模型
  • 1.2 孝道的研究综述
  • 1.2.1 孝道产生的社会根源
  • 1.2.2 孝道、孝道态度的内涵
  • 1.2.3 国内外有关传统孝道态度的研究
  • 2、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 2.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2 本研究的目的及拟解决问题
  • 2.3 研究意义
  • 3、蒙汉大学生外显传统孝道态度研究
  • 3.1 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被试
  • 3.2.2 研究工具
  • 3.2.3 实验实施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与处理
  • 3.3.1 蒙汉大学生外显传统孝道态度的总体特征
  • 3.3.2 蒙汉大学生外显传统孝道态度的民族特征
  • 3.3.3 蒙汉大学生外显传统孝道态度的性别特征
  • 3.3.4 蒙汉大学生外显传统孝道态度的独生非独生特征
  • 3.3.5 蒙汉大学生外显传统孝道态度的家庭来源特征
  • 3.4 讨论
  • 3.4.1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态度
  • 3.4.2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民族差异
  • 3.4.3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性别差异
  • 3.4.4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独生否差异
  • 3.4.5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态度的家庭来源差异
  • 4、蒙汉大学生传统孝道态度研究
  • 4.1 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工具
  • 4.2.3 实验程序
  • 4.2.4 实验的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3 结果分析与处理
  • 4.3.1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和外显态度的描述
  • 4.3.2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特征
  • 4.3.3 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內隐态度的民族差异
  • 4.3.4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內隐态度的性别差异
  • 4.3.5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是否独生差异
  • 4.3.6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城乡差异
  • 4.3.7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內隐与外显态度的相关分析
  • 4.4 讨论
  • 4.4.1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总体描述
  • 4.4.2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民族特征
  • 4.4.3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性别特征
  • 4.4.4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独生否特征
  • 4.4.5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內隐态度的家庭来源特征
  • 4.4.6 蒙汉大学生对传统孝道的內隐与外显态度的相关
  • 5、研究成果不足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传统孝道文化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出场”[J]. 现代教育 2020(02)
    • [2].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孝道的认知现状调查——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为例[J]. 才智 2019(02)
    • [3].中国传统孝道的变迁与转型期新孝道的建构[J]. 学习与实践 2019(10)
    • [4].传统孝道:现代家风发展的基石[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06)
    • [5].对传统孝道的哲学反思[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15)
    • [6].传统孝道文化的现代价值[J]. 智慧中国 2016(08)
    • [7].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8].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8)
    • [9].古今之间的“孝道”——兼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J]. 道德与文明 2017(05)
    • [10].论传统孝道的现代转生[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1].传统孝道规范性的来源及其现代启示[J]. 东南学术 2015(03)
    • [12].论传统孝道中的养老思想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养老的启示[J]. 江淮论坛 2015(03)
    • [13].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在服装品牌中的创新应用[J]. 文化月刊 2017(Z3)
    • [14].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乡村地区传统孝道现代困境的探析[J]. 山西青年 2017(13)
    • [15].传统孝道精神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 长江丛刊 2017(27)
    • [16].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与现代新孝道[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6(04)
    • [17].传统孝道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 牡丹 2017(24)
    • [18].论中国传统孝道的重要意义[J]. 长江丛刊 2017(32)
    • [19].传统孝道式微的伦理审视[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05)
    • [20].尊严死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挑战及应对[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12)
    • [21].弘扬传统孝道文化 真情服务军休干部[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17)
    • [22].中国传统孝道的陨落与救赎[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7(05)
    • [23].传统孝道与现代社会的融汇[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02)
    • [24].论传统孝道现代化[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2)
    • [25].孝道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09)
    • [26].中国社会传统孝道的现状分析[J]. 智富时代 2018(11)
    • [27].传统孝道的多维审视[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8].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研究的现代化视角[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9].中国传统孝道教育的现状、意义和方法[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02)
    • [30].传统孝道教育特点及对现代德育的启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2)

    标签:;  ;  ;  ;  

    蒙汉大学生传统孝道态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