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72、miR319、miR393、miR402的功能研究及转化木薯

miR172、miR319、miR393、miR402的功能研究及转化木薯

论文摘要

MicroRNA (miRNA)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内源、非编码、小分子量的单链RNA分子,其前体具有茎-环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成熟miRNA通过与靶mRNA特异性的碱基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介导靶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来调控基因表达。相对动物而言,植物miRNA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miRNA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发现的植物miRNA的数量呈倍数增长。2010年9月份miRbase数据库释放了Release 16.0版本,公布3070个植物miRNA,其中双子叶植物1769个miRNA,单子叶植物887个miRNA。到目前为止,对植物miRN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因组已被解析的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上,而很少对非模式植物的miRNA进行研究,在miRbase数据库中还没有木薯miRNA的相关信息。本研究分析了GenBank中已公布的拟南芥中miR319、393、402和miR172的功能,将鉴定具有提高植物耐寒性功能的miRNAs转入木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木薯中分离了与耐寒相关的miRNAs,结果如下:1、从拟南芥中分离了miR319c、393b、402和miR172c,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了miR172c的20个靶基因,niR319c的14个靶基因,miR393b的8个靶基因,miR402的2个靶基因。2、构建了pVKH-35S-miR172c-pA、pVKH-35S-miR319b+402+393c-pA两种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入拟南芥中。研究发现,在长日照下,miR172高表达转基因拟南芥比野生型拟南芥提前20天开花,并且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将miR319、393、402串联高表达于拟南芥植物中,转基因拟南芥和野生型拟南芥于4℃下弱光培养40天,pVKH-35S-miR319+402+393-pA高表达转基因拟南芥除部分果夹和种子发育不正常外,表型无明显变化,而野生型拟南芥叶片大量变黄,并逐渐死亡。说明miR319、393、402串联在一起,能提高植物的耐寒性。3、本研究采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根据miRbase数据库中已公布的miR172、miR319、miR393、miR402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获得了木薯miR172、miR319a、miR319c、miR393、miR402的前体序列,长度分别为124bp、176bp、179bp、96bp、121bp,并将其进行二级结构折叠,都可以形成发夹结构。再利用前体序列推测出miRNA的成熟序列,木薯miR172成熟序列为5’-agaaucuugaugaugcugcau-3’。木薯miR319a成熟序列为5’-uuggacugaagg gagcucccu-3’,木薯miR319c成熟序列为5’-uuggacugaagggagcuccuu-3’,木薯miR393成熟序列为5’-uccaaagggaucgcauugauc-3’,木薯miR402成熟序列为5’-uucgaggccuauuaaacctgga-3’。4、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具有全年可种植、易栽培、高度耐旱、产量高等优良特性,在热带地区广为种植。但是作为典型的热带植物,温度是其生长的重要限制性因子。通过转基因技术,将pVKH-35S-miR319+402+393-pA植物表达载体转入木薯“华南8号”中,经PCR检测,得到4个阳性株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microRNA的发现及生物合成机制
  • 1.1 microRNA的发现
  • 1.2 microRNA的生物合成机制
  • 1.2.1 植物miRNA的转录
  • 1.2.2 植物miRNA的加工运输
  • 1.2.3 植物miRNA功能沉默复合体的装配
  • 1.3 microRNA的作用机制
  • 1.4 microRNA与siRNA的关系
  • 1.5 植物miRNA的特点
  • 2 鉴定植物microRNA的方法
  • 2.1 组织特异性克隆
  • 2.2 生物信息学克隆和实验鉴定
  • 2.3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2.4 正反向遗传克隆
  • 3 microRNA数据库
  • 4 microRNA的功能
  • 4.1 植物逆境胁迫响应miRNA
  • 4.1.1 植物miRNA与生物胁迫
  • 4.1.2 植物miRNA与非生物胁迫
  • 4.1.2.1 miRNA与植物养分胁迫
  • 4.1.2.1.1 miRNA与低氮胁迫
  • 4.1.2.1.2 miRNA与低磷胁迫
  • 4.1.2.1.3 miRNA与缺硫胁迫
  • 4.1.2.1.4 miRNA与微量元素
  • 4.1.2.2 miRNA与低温胁迫
  • 4.1.2.3 miRNA与干旱胁迫
  • 4.1.2.4 miRNA与高盐胁迫
  • 4.2 植物miRNA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1 对根发育的影响
  • 4.2.2 对叶和茎发育的影响
  • 4.2.3 对花发育的影响
  • 5 miRNA及其靶基因在作物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 6 木薯
  • 6.1 木薯的基本特性
  • 6.2 木薯的用途和经济价值
  • 6.2.1 木薯的营养成分
  • 6.2.2 木薯的加工利用
  • 7 木薯再生体系建立和转基因方法综述
  • 7.1 木薯再生体系建立
  • 7.1.1 木薯组织培养过程中器官发生途径
  • 7.1.1.1 直接器官发生途径
  • 7.1.1.2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
  • 7.1.2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 7.1.2.1 木薯初级胚状体发生
  • 7.1.2.2 木薯次级体胚发生
  • 7.1.2.3 脆性胚性愈伤及其悬浮培养
  • 7.2 木薯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 7.2.1 基因枪转化法
  • 7.2.2 农杆菌介导法
  • 7.2.2.1 农杆菌转化机理
  • 7.2.2.2 农杆菌转化的优点
  • 7.2.3 转基因木薯的研究进展
  • 8 木薯转基因育种研究
  • 8.1 抗逆方面
  • 8.1.1 抗病毒转基因育种
  • 8.1.2 抗除草剂基因育种
  • 8.2 品质改良方面
  • 8.2.1 提高蛋白质含量
  • 8.2.2 降低氰化物含量
  • 9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拟南芥miRNAs分离及表达载体构建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株与质粒
  • 1.3 工具酶及试剂盒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1.5 培养基配制
  • 2 方法
  • 2.1 CTAB法提取拟南芥DNA
  • 2.2 引物设计
  • 2.3 PCR反应
  • 2.4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5 目的片段和质粒的酶切、连接
  • 2.5.1 酶切
  • 2.5.2 连接
  • 2.6 宿主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7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
  • 2.8 碱裂解法提取重组质粒
  • 2.9 重组子的PCR及酶切鉴定
  • 2.10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案
  • 2.10.1 pVKH-35S-miR172c-pA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10.2 pVKH-35S-miR319+402+393-pA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11 两种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LBA4404
  • 2.11.1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2.11.2 质粒载体转化农杆菌
  • 2.11.3 阳性克隆筛选与鉴定
  • 3. 结果分析
  • 3.1 miRNA前体克隆与序列比对
  • 3.2 构建的表达载体鉴定
  • 3.3 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中的鉴定
  • 4. 讨论
  • 第三章 miR172c、miR319c、miR393b、miR402功能鉴定及其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菌株与质粒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培养基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miR172c、miR319c、miR393b、miR402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2.2 拟南芥培养及其管理
  • 2.2.1 无菌培养基培养
  • 2.2.2 拟南芥盆栽培养
  • 2.2.3 拟南芥苗期管理
  • 2.3 农杆菌真空转化菌液制备
  • 2.4 真空渗入法转化拟南芥
  • 2.5 T1代拟南芥抗性筛选及抗性苗移栽
  • 2.6 拟南芥阳性转化体PCR鉴定
  • 2.7 拟南芥T1代种子抗性分离比测定
  • 2.8 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四种miRNA在野生和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量
  • 2.8.1 引物设计
  • 2.8.2 总RNA提取
  • 2.8.3. RT-PCR检测miRNA的表达量
  • 2.8.3.1 反转录
  • 2.8.3.2 PCR反应
  • 2.9 miR172高表达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变化分析
  • 2.10 miR319、393、402高表达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变化分析
  • 2.11 miR319、393、402高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抗寒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
  • 3.1.1 转基因阳性植株的获得
  • 3.1.2 T1代拟南芥阳性转化体的PCR鉴定
  • 3.1.3 T1代种子抗性分离比测定
  • 3.2 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四种miRNA在野生和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量
  • 3.2.1 RT-PCR检测mi172的表达量
  • 3.2.2 RT-PCR检测mi319、393、402的表达量
  • 3.3 172转基因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变化
  • 3.3.1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变化
  • 3.3.2 转基因拟南芥花期的变化
  • 3.3.3 miR172高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比较
  • 3.3.4 产量比较
  • 3.3.5 对比野生型与转基因拟南芥的生殖器官发育
  • 3.4 miR319、393、402高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变化
  • 3.4.1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变化
  • 3.4.2 转基因拟南芥的根长比较
  • 3.4.3 果荚和种子发育变化
  • 3.5 抗寒实验
  • 3.6 目标基因的预测
  • 3.6.1 miR172c目标基因的预测
  • 3.6.2 miR319c目标基因的预测
  • 3.6.3 miR393b目标基因的预测
  • 3.6.4 miR402目标基因的预测
  • 4 讨论
  • 4.1 miRNA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4.2 miR319、393、402对拟南芥抗寒性的影响
  • 4.3 miR172过量表达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 miR319、393、402过量表达对拟南芥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四章 miR319c、miR393b、miR402融合转化木薯的研究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植物激素和抗生素
  • 1.3 植物培养基
  • 2 方法
  • 2.1 无菌苗的获得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 2.1.1 实生苗的消毒
  • 2.1.2 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 木薯子叶胚受体系统建立
  • 2.2.1 建立过程
  • 2.2.2 膨大腋芽的获得
  • 2.2.3 初级体细胞胚的诱导
  • 2.2.4 木薯胚状体的成熟
  • 2.2.5 木薯子叶胚茎器官发生
  • 2.2.5.1 6-BA对木薯子叶胚茎器官发生的影响
  • 2.2.5.2 抗菌素羧苄青霉素Car浓度的确定
  • 2.3 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胚转化法
  • 2.3.1 外植体的获得
  • 2.3.2 侵染菌液获得
  • 2.3.3 共培养时间
  • 2.3.4 农杆菌的清洗
  • 2.3.5 潮霉素筛选
  • 2.3.6 抗性苗的获得
  • 2.4 转基因植物PCR分子序列检测的方法
  • 2.4.1 植物总DNA的提取(CTAB法)
  • 2.4.2 PCR检测
  • 2.4.3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4.4 目的片段连接T-Vector
  • 2.4.5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4.6 送样测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体细胞胚的诱导
  • 3.1.1 毒莠定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3.1.2 次级胚状体的发生
  • 3.2 不同6-BA浓度对胚状体成熟的影响
  • 3.3 木薯子叶胚茎器官发生
  • 3.4 木薯子叶胚茎伸长培养基的确定
  • 3.5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的结果分析
  • 3.6 抗菌素羧苄青霉素浓度
  • 3.7 筛选压实验
  • 3.8 抗性苗的获得
  • 3.9 转基因植株的PCR序列检测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胚状体诱导
  • 4.2 木薯遗传转化中的影响因素
  • 4.3 抗寒转基因木薯的发展前景
  • 第五章 木薯中miR172、miR319、miR393、miR402的RT-PCR鉴定及前体的克隆与结构分析
  • 1 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剂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木薯miR172、319、393、402的RT-PCR鉴定
  • 2.1.1 引物设计
  • 2.1.2 木薯总RNA的提取
  • 2.1.3 RT-PCR鉴定
  • 2.1.3.1 反转录
  • 2.1.3.2 PCR反应
  • 2.2 木薯miR172、319、393、402前体的克隆、测序和结构分析
  • 2.2.1 引物设计
  • 2.2.2 CTAB法提取木薯总DNA
  • 2.2.3 克隆和测序
  • 2.2.4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2.5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2.5.1 目的片段和T-Vector的连接
  • 2.2.5.2 连接产物的转化
  • 2.2.5.3 送样测序
  • 2.2.6 miRNA前体二级结构折叠及成熟序列预测
  • 2.2.7 miRNA同源性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木薯miR172、miR319、miR393、miR402表达的RT-PCR鉴定
  • 3.1.1 总RNA提取
  • 3.1.2 RT-PCR鉴定
  • 3.2 木薯miR172、319、393、402前体克隆及测序
  • 3.3 木薯miR172、319、393、402前体二级结构及成熟序列
  • 3.3.1 木薯miR172前体二级结构及成熟序列
  • 3.3.2 木薯miR319前体二级结构及成熟序列
  • 3.3.3 木薯miR393前体二级结构及成熟序列
  • 3.3.4 木薯miR402前体二级结构及成熟序列
  • 3.4 同源分析
  • 3.4.1 木薯miR172与其它物种同源分析
  • 3.4.2 木薯miR319与其它物种同源分析
  • 3.4.3 木薯miR393与其它物种同源分析
  • 3.4.4 木薯miR402与其它物种同源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植物miR172及其靶基因调控开花与发育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02)
    • [2].miR172参与植物发育调控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8)
    • [3].芥蓝miR172家族成员进化特性比较及时空表达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8(08)
    • [4].龙眼miR172家族成员进化特性及其时空表达分析[J]. 果树学报 2017(11)
    • [5].MiR172介导的AP2-like转录因子表达对大岩桐花期调控的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9(04)
    • [6].大豆miR172家族成员序列及表达模式初步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6)
    • [7].植物miR172家族成员进化与分子特性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3)
    • [8].miR172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icro-Tom番茄中的遗传转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3)
    • [9].miR172-AP2模块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0(02)

    标签:;  ;  

    miR172、miR319、miR393、miR402的功能研究及转化木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