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复制技术对影像艺术大众化的影响研究

机械复制技术对影像艺术大众化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当人们置身在现代与后现代的生活氛围之中,习惯于每天与报纸、快餐阅读、网络文化、数字图片打交道,对新事物做出即时反应并迅速得以消化时,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当技术所带来的一切变化已顺理成章并合法化,当历史的洪流裹挟着多数人前行时,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完全清醒地意识到了技术在这个时代里的决定性影响,与前人不同的是,他从艺术和文化批判的角度回过头来认真审视了这段被多数人或遗忘或忽略或无暇顾及的进程,并预言了以机械复制为其特征的当代技术在人类感知视觉方面的颠覆性影响,它直接导致了今天以影像构筑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滥觞。本文试图从瓦尔特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入手,从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大众文化的美学特征、复制技术对构建大众影像文化所产生的意义,从而重新估价瓦尔特本雅明及其机械复制理论对当代大众文化和现代艺术所产生的具有启迪意义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及特征
  • 2.1 何谓“机械复制”?
  • 2.2 机械复制的特征
  • 2.3 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及艺术品的影响
  • 第3章 摄影影像——游离于传统价值的失落与现代艺术的产生之间
  • 3.1 艺术品: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之间的悖论
  • 3.1.1 艺术品的膜拜价值
  • 3.1.2 艺术品的展示价值
  • 3.1.3 机械复制使艺术品的展示价值首次超越了膜拜价值
  • 3.2 艺术品本真性的不复存在和“光晕”的消失
  • 3.2.1 艺术品的本真性
  • 3.2.2 何谓“光晕”?
  • 3.2.3 大众及其力量的增长——“光晕”失落的政治基础
  • 3.2.4 “光晕”失落之后
  • 3.3 游离于传统价值的失落与现代艺术的产生之间的摄影影像
  • 3.3.1 作为一种机械复制技术的摄影
  • 3.3.2 摄影影像对艺术传统价值的影响
  • 3.3.3 摄影影像对现代艺术的影响:建立起了新的艺术接受方式
  • 第4章 艺术大众化及其美学特征
  • 4.1 艺术大众化的理论背景
  • 4.1.1 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
  • 4.1.2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 4.2 什么是艺术大众化?
  • 4.3 艺术大众化或大众艺术的美学特征
  • 第5章 机械复制对影像艺术大众化的影响
  • 5.1 当代大众艺术理论对影像艺术大众化的启示意义
  • 5.2 影像的力量
  • 5.3 艺术大众化是机械复制技术发展的必然
  • 5.4 大众文化对艺术的影响:一种辩证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本雅明“灵韵”消失的当代回应[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本雅明引述的“梦想之城”说:总体布局和城市设计[J]. 国际城市规划 2020(01)
    • [3].意识过程与符号体系的汇流——论本雅明辩证意象的双重逻辑面相及其思想史意义[J]. 国外文学 2020(01)
    • [4].从语言再出发:本雅明的先锋文体与历史唯物主义[J]. 文艺研究 2020(04)
    • [5].土星、新天使与本雅明的“忧郁”[J]. 外国文学 2020(05)
    • [6].本雅明的童年立场:物的观察、收藏与批判[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2)
    • [7].浅析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中的美学观[J]. 鸭绿江(下半月) 2019(12)
    • [8].“新天使”的注目:论本雅明与现代性的时间维度[J]. 文教资料 2017(08)
    • [9].本雅明的另一种“信史”[J]. 青年文学家 2016(36)
    • [10].记忆里的童年——《柏林童年》荐读[J]. 读写月报 2016(32)
    • [11].阿多尔诺与本雅明之争的哲学意蕴[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2)
    • [12].“灵韵”的消逝:本雅明对现代艺术嬗变的诊断[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2)
    • [13].本雅明艺术生产论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J]. 华中学术 2016(04)
    • [14].拟真时代的视觉文化微探[J]. 唐山文学 2017(02)
    • [15].本雅明的诗(一首)[J]. 江南(江南诗) 2017(02)
    • [16].对话潘小松:译之无文,行而不远[J]. 初中生 2017(14)
    • [17].从艺术生产论看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J]. 明日风尚 2017(14)
    • [18].论本雅明在《单行道》中的批评特征[J]. 北方文学 2017(20)
    • [19].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本雅明的灵光理论与艺术的终结[J]. 人文杂志 2013(12)
    • [20].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变体——读本雅明(上)[J]. 励耘学刊(文学卷) 2009(01)
    • [21].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考辨[J]. 文化与诗学 2015(02)
    • [22].艺术、技术及其救赎——论本雅明的美学思想[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2)
    • [23].从“惊颤体验”论本雅明矛盾的现代性思想[J]. 理论界 2019(06)
    • [24].论本雅明早期的语言与翻译哲学——基于对《论原初语言和人的语言》与《译者的任务》的对读[J]. 名作欣赏 2019(30)
    • [25].从“两面神”思维到救赎史观——试论本雅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根基[J]. 现代哲学 2018(01)
    • [26].现代性视域中的历史概念——本雅明的历史观剖析[J]. 学术研究 2018(06)
    • [27].时空交织下的本雅明“灵晕”概念解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8].本雅明反智思维中的主体性问题[J]. 学术交流 2015(05)
    • [29].“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本雅明流寓海外初探[J]. 长江丛刊 2019(10)
    • [30].本雅明:经验、文学和现代性[J].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 2015(00)

    标签:;  ;  ;  ;  

    机械复制技术对影像艺术大众化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