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近郊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域。城市发展进入城市区化时代,郊区进入其发展的高级阶段,称作城市近郊。首先,国外学者对郊区的研究背景是城市进入城市化发展高级阶段,城市郊区化现象产生和大都市区形成。城市由单中心向分散化发展,中心城区外围的郊区成为重点发展对象,成为城市区综合发展的关键区域。城市区内中心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分合问题,以及其间的政治、服务、规划、居住、产业等各方面的空间分异和协调关系尤为重要,郊区成为大都市区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城市郊区的发展渐渐受到重视,对城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应用土地产权与地租理论、土地市场理论和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分析了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开发现状,提出了我国城市近郊区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及存在的矛盾。其次,在总结归纳了我国城市近郊发展的基本模式和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路径和产业发展路径。本文认为,目前城市近郊的经济发展单纯靠扩大制造业规模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发展战略上将受到很大局限,况且制造业通常需要较多的土地、自然资源等低级要素的投入,长此以往当这些资源被使用殆尽时,城市近郊的制造业成长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以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为特色的服务产业已经成为城市近郊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此城市近郊需要不断加大服务产业的发展力度,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发展,达到城市近郊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再次,构建了城市近郊土地利用系统集约度综合评价体系和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最后,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东丽区以宅基地换房的土地集约利用路径;并以东丽区华明镇为例对城市近郊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进行评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5.1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土地产权与地租理论
  • 2.1.1 土地的概念
  • 2.1.2 土地产权
  • 2.1.3 土地使用权
  • 2.1.4 地租理论
  • 2.2 土地市场理论
  • 2.2.1 土地与土地利用
  • 2.2.2 土地市场结构
  • 2.2.3 土地市场机制
  • 2.3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2.3.1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定义与定位
  • 2.3.2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方法与途径
  • 2.3.3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控制指标和评价方法
  • 2.4 城市化理论
  • 2.4.1 城市及城市化内涵
  • 2.4.2 城市化基础理论
  • 2.4.3 城市化的动因
  • 2.4.4 城市化发展阶段
  • 2.4.5 城市化发展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分析
  • 3.1 城市近郊的内涵
  • 3.1.1 城市郊区的类型
  • 3.1.2 城市郊区的特性
  • 3.1.3 郊区的功能
  • 3.1.4 城市近郊特点
  • 3.1.5 城市近郊社会环境特征
  • 3.2 近郊城市化过程存在的问题
  • 3.2.1 近郊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 3.2.2 我国城市近郊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 3.2.3 近郊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 3.2.4 城市近郊招商引资问题分析
  • 3.3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城市近郊土地开发现状
  • 3.3.2 土地征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3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3.4 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及存在的矛盾
  • 3.4.1 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
  • 3.4.2 失地农民安置存在的矛盾
  • 3.4.3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模式的反思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途径
  • 4.1 近郊区城市化建设发展路径
  • 4.1.1 城市化是郊区发展的实质
  • 4.1.2 城市近郊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分析
  • 4.1.3 城市近郊土地利用特征
  • 4.1.4 城市近郊土地利用合理的原则
  • 4.1.5 城市近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保障措施
  • 4.2 城市近郊产业发展路径
  • 4.2.1 城市近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路径
  • 4.2.2 城市近郊第二产业发展路径
  • 4.2.3 城市近郊第三产业发展路径
  • 4.3 完善土地利用政策,促进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
  • 4.3.1 探索土地国有制权益的最佳实现方式
  • 4.3.2 经营性土地价格形成完全市场化
  • 4.3.3 建立促进集约用地的激励约束机制
  • 4.3.4 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的财政收入分配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5.1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 5.1.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 5.1.2 评价方法与模型的应用
  • 5.2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
  • 5.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5.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5.2.3 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
  • 5.2.4 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综合评判的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
  • 5.2.5 土地集约利用与转变增长方式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测度模型
  • 5.3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
  • 5.3.1 经济预测模型一般性描述
  • 5.3.2 土地利用的预测模型比较
  • 5.3.3 城市近郊建设用地总需求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支撑体系
  • 6.1 实施城市郊区化战略,促进城市近郊经济协调发展
  • 6.1.1 充分发挥城市近郊新的聚集效应优势
  • 6.1.2 搞好城市近郊新城建设
  • 6.1.3 完善城市近郊基础设施
  • 6.1.4 高度重视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的客观要求
  • 6.1.5 完善工业用地建设项目审批机制
  • 6.2 完善建设用地证后管理
  • 6.2.1 建设用地证后管理的内涵
  • 6.2.2 建设用地证后管理的范围
  • 6.2.3 建设用地证后管理的特点
  • 6.2.4 加强建设用地证后管理的意义
  • 6.2.5 建设用地证后监管体系的构建
  • 6.3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控制对策
  • 6.3.1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规划控制措施
  • 6.3.2 提高建设用地证后管理的监管效率
  • 6.3.3 建立建设用地全过程管理的保障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证分析: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
  • 7.1 东丽区以宅基地换房建设城市近郊路径分析
  • 7.1.1 基于钱纳里—库兹涅茨体系对东丽区工业化程度的基本评价
  • 7.1.2 提出以宅基地换房建设城市近郊的背景
  • 7.1.3 “宅基地换房”破解东丽区经济社会建设的资源瓶颈
  • 7.1.4 以宅基地换房的主要内容
  • 7.1.5 实施制度政策创新建设城市近郊
  • 7.2 东丽区农民需求分析
  • 7.2.1 农民生活水平判断
  • 7.2.2 东丽区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分析
  • 7.2.3 “宅基地换房”实现效应分析
  • 7.2.4 城市近郊失地农民保障机制
  • 7.3 城市近郊农民宅基地置换可行性评价:以华明镇为例
  • 7.3.1 指标确定及指标体系构建
  • 7.3.2 模糊综合评价
  • 7.3.3 实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