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制度变迁、法治与金融发展 ——以我国银行制度为例的研究

金融制度变迁、法治与金融发展 ——以我国银行制度为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反衬下,中国金融更是辉煌。但是,我国的金融法治缺陷和金融制度滞后是共识,中国的金融发展存在“制度之谜”。在这个时候,冷静地从理论上反思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假设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将研究重点放在寻找决定金融发展的要素之上,而不是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经过对金融发展理论文献的梳理,认为金融机构的增多、金融规模的扩张等金融指标是金融发展的结果,而金融功能的多元化、金融制度的健全是金融发展的本质,从逻辑上论证了对金融发展而言,“制度是重要的”、“法律是重要的”。在“制度是重要的”、“法律是重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制度、法律作用于金融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对成文法系和判例法系的比较,得出判例法系比成文法系更具有动态适应力,但我国属于成文法系,在适应金融市场需要的适应机制上具有独特的路径,即通过规范性文件等低效力层次的制度来满足金融市场对制度的需要,这种模式是“法官造法”的替代机制,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但是,对金融制度体系、法治则具有负面作用,其总成本大于总收益。本文还论证了法治对于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法治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看,法治是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架构,是人类总结出来的一种成本最低的治理社会的模式,通过确认产权来激励公众创造财富,通过法律责任制裁违约、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从而鼓励生产性努力而不是分配性努力。同时,法律应当为制度变迁留下空间,因为制度变迁是一种成本低的制度替代一种成本高的制度,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公众福利改进。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体现为一种效率更高的目标模式替代另一种低效率起点模式过程,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一种组合式的变迁过程,基于转轨经济对于目标模式的已知性,表现为政府供给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回归金融功能对制度的基本需求,是一种兼有制度移植、自生自发秩序和制度创新的变迁的过程。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主要供给产权制度,监管部门供给金融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而法治架构、保护债权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基本法律制度则供给严重不足,法律规范中行政责任远远多于民事责任。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发展的原因在于通过产权改革和法律确认,赋予了商业银行独立的市场地位,将银行功能与财政功能区分开来,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区分开来,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区分开来,从制度上保障了金融功能的回归;同时引入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竞争,并部分将个人利益、金融机构利益一致化。但是,中国金融体系在金融功能的深化上,筛选有效率的客户上,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上依然低下,这种低下是由制度原因造成的。由于法治架构、保护债权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基本法律制度则供给严重不足,产生了贷款向大企业集中等替代现象,而解决中小企业金融供给不足的制度方案就是增加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的法律制度。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发展的历史是沿着银行—保险—证券的路径,与此同时,金融功能历经了从融通资金到信用创造,再到转移风险的发展历程。转移风险越来越成为金融的核心功能。这是由于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最小,验证成本最低,功能简单,对金融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需求最低。随着金融发展和经济体系的需要,一方面商业银行转型,从以大客户为主向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从信贷业务为主、利差收入为主向零售业务为主、手续费收入为主,从资金供给者,到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另外一方面,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这需要以保护债权人利益和投资者利益的角度重构我国的金融法律,实行金融法治。本文将金融制度变迁、法治与金融发展三者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之内。综合运用了制度经济学、演化理论、转轨理论、法金融学等多种理论,分析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制度结构和变迁路径,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独特现象作出了独特的分析,将“法律是重要”的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状况结合,论证了法治对于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对中国金融制度的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方法
  • 1.2.2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三节 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1.3.1 文章的创新之处
  • 1.3.2 文章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发展的理论演进
  • 2.1.1 金融发展理论的界定
  • 2.1.2 金融发展理论的鼻祖: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观"
  • 2.1.3 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
  • 2.1.4 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2.1.5 第三代金融发展理论:制度决定论
  • 第二节 制度、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2.2.1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演变
  • 2.2.2 制度的代表性定义
  • 2.2.3 制度变迁的理论综述
  • 2.2.4 转轨经济学框架下的制度转轨
  • 第三节 法律、法治文献综述
  • 2.3.1 作为正式制度的法律
  • 2.3.2 法治内涵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法治的内在逻辑与理论建构
  •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
  • 3.1.1 金融发展的本质是金融制度发展
  • 3.1.2 金融制度发展的方式是金融制度变迁
  • 3.1.3 从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看金融制度变迁
  • 第二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法治
  • 2.1.1 法治财富效应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 2.1.2 金融对法治的依赖性分析
  • 2.1.3 金融法治的内涵与构成
  • 第三节 法治框架下的金融制度变迁
  • 3.3.1 法治与金融制度变迁的关系
  • 3.3.2 制度变迁模型的扩展
  • 3.3.3 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界定
  • 第四节 金融功能、法治与金融发展
  • 3.4.1 金融功能的内涵
  • 3.4.2 金融功能与法治
  • 第五节 从金融法治角度看法与金融学
  • 3.5.1 法与金融学的理论源流
  • 3.5.2 法与金融学:文献回顾与理论梳理
  • 第四章 适合金融发展的金融制度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制度结构的基本理论与金融制度的结构
  • 4.1.1 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制度的实施机制:一个基本框架
  • 4.1.2 制度的分类、层次及其经济解释
  • 4.1.3 金融制度的结构
  • 第二节 法系与金融发展
  • 4.2.1 法系与金融体系的对应关系
  • 4.2.2 基于理性构建主义的成文法系
  • 4.2.3 基于演化主义的判例法系
  • 4.2.4 判例法系更适合金融发展
  • 4.2.5 金融转型与成文法系的约束
  • 第三节 成文法框架下金融制度的动态适应性分析
  • 4.3.1 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倒金字塔结构
  • 4.3.2 倒金字塔结构下金融制度变迁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 4.3.3 成文法系下金融制度变迁的法治模型
  • 第四节 我国金融法律的内容结构:公法与私法
  • 4.4.1 公法与私法:国家与市场的边界
  • 4.4.2 公法、私法结构与金融发展
  • 第五节 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看金融制度的微观结构
  • 4.5.1 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 4.5.2 法律规范分类及其金融学内涵
  • 4.5.3 金融法律责任的制度内涵与守法模型
  • 4.5.4 我国金融法律规范的现状和缺陷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治转轨条件下我国金融制度供给主体的分析
  • 第一节 制度供给的文献回顾与金融制度供给的一般理论
  • 5.1.1 制度供给理论的经典文献
  • 5.1.2 国内学者对制度供给的分析
  • 5.1.3 中国金融制度供给的一般理论
  • 5.1.4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动力
  • 第二节 政府作为中国金融制度供给的主体
  • 5.2.1 政府效用函数
  • 5.2.2 国家强金融控制的经济学分析
  • 5.2.3 从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看政府金融制度供给的演变
  • 5.2.4 以产权为主的政府金融制度供给
  • 5.2.5 政府金融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
  • 5.2.6 我国政府金融制度供给的评价
  • 第三节 金融监管主导下的制度供给
  • 5.3.1 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制度供给中的主导地位
  • 5.3.2 从主管到监管:金融监管部门的效用函数与角色转换
  • 5.3.3 法治、金融审批与金融发展
  • 5.3.4 监管竞争与金融制度供给
  • 5.3.5 为何会出现制度供给不足和供给过剩
  • 第四节 金融制度供给的两个典型案例:资产证券化和理财
  • 5.4.1 案例之一:资产证券化
  • 5.4.2 案例之二:理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金融功能回归
  • 第一节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概述
  • 6.1.1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
  • 6.1.2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区分与制度逻辑
  • 6.2.1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阶段
  • 6.2.2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制度逻辑
  • 第三节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新解:金融功能的视角
  • 6.3.1 金融机构的去非金融功能与金融功能的回归
  • 6.3.2 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
  • 第七章 金融发展的制度需求演进、制度替代与金融法治指数
  • 第一节 金融发展的制度需求演进
  • 7.1.1 银行、保险、证券的制度需求差异分析
  • 7.1.2 金融功能演变的历史与制度需求差异
  • 第二节 制度替代的理论与案例分析
  • 7.2.1 制度替代理论
  • 7.2.2 制度替代的金融现象
  • 7.2.3 我国金融发展中制度替代
  • 第三节 金融法治指数指标选取的初步研究
  • 7.3.1 LLSV模型中股东权利指标和债权人权利指标
  • 7.3.2 法治指数的实践
  • 7.3.3 对金融法治指数的初步设想
  • 第四节 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法治之间的逻辑
  • 7.4.1 从规模上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 7.4.2 中国金融体系的格局与制度缺陷
  • 7.4.3 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法治之间的关系
  • 第五节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法治提升:趋势与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政治因素[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3)
    • [2].基于农业价值链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5)
    • [3].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 时代金融 2014(03)
    • [4].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 吉林金融研究 2014(02)
    • [5].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4)
    • [6].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制度变迁探析——基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 2011(03)
    • [7].经济转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10(02)
    • [8].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创新的路径选择[J]. 经济师 2009(11)
    • [9].非正规金融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12)
    • [10].中外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研究动态与新进展——“十八世纪以来中外货币金融制度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2)
    • [11].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5)
    • [12].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J]. 世界经济情况 2009(01)
    • [13].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分析:基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09)
    • [14].从路径依赖视角初探中国金融制度变迁[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07)
    • [15].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反思与评价[J]. 科学与管理 2008(06)
    • [16].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历程、规律与趋势[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02)
    • [17].美国及德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分析及思考[J]. 河南科技 2014(01)
    • [18].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J]. 商业时代 2010(01)
    • [19].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基于农村社会资本视角[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01)
    • [20].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9(12)
    • [21].中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研究的文献综述[J]. 特区经济 2013(04)
    • [22].从外生到内生:基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J]. 南都学坛 2008(05)
    • [23].经济史学研究范式探索——兼评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4)
    • [24].大分流与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研究新动态——“大分流与货币金融制度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2)
    • [25].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研究——以温州金融改革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8)
    • [26].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研究[J]. 未来与发展 2012(01)
    • [27].20世纪上半叶陕西金融制度变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
    • [28].全球化视域下新中国70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开放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5)
    • [29].创新是金融制度变迁的主线——访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孔祥毅[J]. 中国金融 2011(24)
    • [30].中俄金融制度变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评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标签:;  ;  ;  ;  

    金融制度变迁、法治与金融发展 ——以我国银行制度为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