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三线九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针刀“三线九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针刀“三线九点”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疼痛、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针刀疗法的作用机制,促进针刀“三线九点”疗法的临床应用。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临床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5年的“临床+X线”诊断标准。自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们采用针刀“三线九点”松解术的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入选符合上述标准的观察病例共54例,全部纳入者知情同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外用药物组,共27例,男12例女15例,共计35膝,平均年龄64.3±7.66岁,病程44±16.9月;治疗组为针刀组,共27例,男11例女16例,共计33膝,平均年龄61.3±6.86岁,病程43±17.6月。单膝关节发病40例,双膝关节发病14例,共计68个膝关节,失访病例2例共2个膝关节,两组各1例,完成试验病例52例共计66个膝关节。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方法,应用外用药物治疗。采用非甾体镇痛抗炎药(NSAIDs)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痛处每次使用本品约4厘米(2g),轻轻揉搓使本品渗透皮肤,1日3次,12日为一个疗程。治疗组方法,应用针刀治疗。采用针刀“三线九点”松解术的方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患者俯卧位,膝关节伸直位,胭窝朝上,胭窝部及周围皮肤常规碘伏消毒、铺巾。术者带无菌手套,在胭窝部位划三条平行标记线,第一根为胭横纹线,第二根线在横纹上约3-5cm,第三根线在横纹下约3-5cm,每根线定位三点,共有9个点,都分布于膝后侧及内、外侧,如图示一所示。根据病情,各点会有不同程度压痛,在“三线九点”上确定1-3个压痛较明显“源点”为进针点。使针刀的刀口线与腱纤维方向平行,再进针刀,针刀经过皮肤、皮下组织,刀下有坚韧感时为肌肉起止点,直达骨面,在骨面上行纵疏横剥、铲剥分离3-5刀,整体松解韧带或肌腱起止点处粘连、瘢痕组织,刀下明显松动后即顺原路出刀,敷料包扎。注意1天内保持术区干燥、清洁,适度活动膝关节。依病情治疗,1-3次为一疗程,每次间隔时间为4天。观察方法,对照组,分别在首诊(第0天)和第4、8、12天各观察评定一次,进行评分。治疗组分别在首诊(第0天)和第1次治疗后三天(第4天),第2次治疗后三天(第8天)、第3次治疗后三天(第12天)各观察评定一次,治疗组未做第2、3次治疗者,第8、12天仍进行评分。疗效评分采用JOA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评价标准,分别在治疗前后以单盲的原则对患者进行评分,双膝算平均值,以记录症状改善指数,并计算改善率。统计学分析,需要统计的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次就诊时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进行统计描述,组间采用t检验,两组治疗前评分、治疗后的改善率采用t检验。结果:大部分病例经过药物治疗或针刀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其中针刀“三线九点”松解术的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治疗前(首诊)两组膝关节功能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药物或针刀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其中针刀“三线九点”松解术的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三次访视均见(P<0.05)。JOA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中50-80%为显效,故两种疗法改善率均值都大于50%,为显效。针刀“三线九点”松解术的方法疗效明显,起效时间短,部分患者经一次针刀治疗可以达到治愈(改善率大于80%为治愈)。在安全观察指标记录中,未发现一例不良反应,失访的2个病例为疗程中放弃治疗的患者。膝关节在“三线九点”上分布的点为“源点”,或称“有价值的治疗点”,“源点”是产生疼痛的软组织损伤的源处,因病情在不同时期而有所变化,表现为压痛,但也可无压痛,可根据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分布及应力学特点进行定位。临床上统计发现“三线九点”中⑧点(胭肌止点)压痛阳性率最高,⑦、⑨、⑤点其次。结论:针刀“三线九点”疗法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是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病位病性的充分理解基础上,进行针刀松解,既可以止痛,又可以改善膝关节活动度,体现针刀医学简、便、廉、验四大特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课题概况和意义
  • 二、课题创新性和实用性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一般情况
  • 3 病例选择
  • 3.1 诊断标准
  • 3.2 X-ray片下病理改变分度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研究方法
  • 1 研究设计
  • 2 方法
  • 2.1 对照组方法
  • 2.2 治疗组方法
  • 2.3 观察时间
  • 2.4 安全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 3、结果分析
  • 3.1 JOA评分即为‘旧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观测结果如下
  • 3.2 临床疗效综合评定
  • 3.3 根据视觉模拟评级法(VSA)等进行疼痛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
  • 3.4 痛点在"三线九点"的分布
  • 3.5 误差控制
  • 讨论
  •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的认识
  • 3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理论依据
  • 4 针刀治疗膝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 5 本课题的不足之处
  • 6 展望与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RF表
  • 附录3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有效率影响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97)
    • [2].导引术防治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12)
    • [3].膝骨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 2019(12)
    • [4].退变性膝骨关节炎中骨髓水肿的研究进展[J]. 新医学 2020(05)
    • [5].膝骨关节炎评分工具国内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实用骨科杂志 2020(04)
    • [6].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7].探讨藏医药浴方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8)
    • [8].膝骨关节炎患者医养结合服务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信息 2020(15)
    • [9].肌肉训练康复治疗膝痹(膝骨关节炎)专家共识[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19)
    • [10].章氏防风膝痹汤治疗膝骨关节炎75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0(05)
    • [11].五方散外敷联合双醋瑞因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0(09)
    • [12].得了膝骨关节炎 该动还是静[J]. 农村新技术 2020(11)
    • [13].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27)
    • [14].巴戟天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20(01)
    • [15].膝骨关节炎保守治疗的研究进展[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01)
    • [16].藏医药浴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12)
    • [17].膝骨关节炎与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1)
    • [18].从“虚、瘀、毒”论治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19(19)
    • [19].中医健康管理对社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36)
    • [20].基于临床科研共享系统建立膝骨关节炎分级模型[J]. 中国骨伤 2018(06)
    • [21].浅谈中西医健康教育在防治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13)
    • [22].推拿与超短波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体会[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15)
    • [23].针刀镜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63)
    • [24].膝骨关节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07)
    • [25].基于肝脾肾三脏的“脏-经-筋-穴”整体观合论膝骨关节炎[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9)
    • [26].从络病理论论治膝骨关节炎[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01)
    • [27].膝骨关节炎的家庭训练[J]. 中国康复 2017(01)
    • [28].膝关节炎治疗仪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04)
    • [29].原发性膝骨关节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 2017(04)
    • [30].刺骨术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7(06)

    标签:;  ;  ;  

    针刀“三线九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