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文化动因

浅谈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文化动因

一、浅议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文化动因(论文文献综述)

吴畅畅[1](2021)在《电视综艺“讲好中国故事”与重建青少年文化领导权的可能》文中认为2017年,《朗读者》出现以后,中国电视综艺就进入文化创新和政论类节目快速生产和发展的阶段。本文以央视制作的《朗读者》以及此前就已播出的政论类节目《开卷有理》和之后出现的《这就是中国》等为个案,探讨电视综艺如何从话语实践角度讲好中国故事,由此探讨电视综艺如何在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的层面上,应对网络视频综艺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

林林[2](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刘泳[3](2020)在《讲好中国故事: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故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历来是诸多纪录片所钟爱的言说对象,从1950年中俄合制纪录片《锦绣河山》中出现的对故宫的描述与介绍起,时至今日,故宫题材纪录片已经走过了近70年风雨历程。从1950-2004年的初创与探索期,到2005-2015年的发展与成熟期,再到2016年至今的转型与创新期,回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市场化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和观众群体形成的收视需求等因素,是助推故宫题材纪录片兴起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文本的演化过程中,无论是在叙事对象、叙事结构还是叙事主题上,其变化过程都呈现出了从“宏观叙事”到“微观叙事”的转型趋势。同时,从其叙事手法来看,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场景生活化、叙事视角多元化、叙事节奏故事化的演变过程,所映射的是制作者从“宣扬中国历史”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改进。从视听风格上来看,故宫题材纪录片镜头运用的多样化、色彩光影的诗意化和解说设计的口语化也让其呈现出从“大气磅礴”到“柔美诗意”的风格转变。进而观之,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文本的演化背后必然存在着某些结构性的力量。换言之,正是经济、政治、传媒等力量共同推动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内容、叙事手法以及视听风格的嬗变。首先,故宫题材纪录片文本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在市场中运行,在收视率的指挥棒下,文本增强了故事性,加入了更多娱乐性内容。在传播方面,也开始注重跨媒介传播并强化垂直营销。不过,故宫题材纪录片在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受到政治力量的制约,它需要履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建构集体记忆的职责。与此同时,传媒环境也在影响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在大众文化语境下,融媒体的媒介环境以及全球化进程中跨文化沟通的内在诉求,都需要故宫题材纪录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本叙事以适应形势变化。纵观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历程,尽管当下故宫纪录片的创作较早期而言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选题内容同质化、表现手法套路化和叙事意图相对主观化等一系列问题。故宫题材纪录片必须直面创作瓶颈,通过细分领域开发多元选题、丰富技巧创新文本叙事,以及提倡自由开放的创作理念,来争取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唯有如此,才能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走出一条推陈出新的文化自信之路。

付文静[4](2020)在《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创新研究 ——以湖南卫视“新闻大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电视纪实语言作为电视屏幕上一种独立的语言形态,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电视纪实语言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才走上了完全成熟的历史阶段。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作为传统媒体电视新闻传播形式之一,电视纪实语言也同样面临困境,受到了经济、文化、受众、技术等方面的冲击。因此,电视纪实语言亟需创新。现代科技发展的加速度使电视技术迅速向前发展,电视纪实语言在慢慢获得新的发展方式。目前电视技术正面临着全面更新换代的新时代,正进行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无论是电视纪实语言的前期拍摄技术还是后期制作技术都能够反映电视纪实语言的创新,另外在用人机制和运作团队上也做足了准备。在要素创新上,电视纪实语言通过强化同期语言的使用和解说词应用传播正能量;通过重视“音乐形象”和音乐选择促进人类的感情表达和情感交流;通过注重“风格化”音响和音质优化完善艺术效果;利用画面语言造型和画面语言视觉效果的创新体现创作构思;声音和画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阐释着新媒体时代的电视纪实语言新形态。电视纪实语言在制作上创新了叙事理念,增强了电视纪实作品的感染力;同时,叙事视角也表现出个性化特色,不仅使用全知视角叙事,而且也开始重视大众话语的表达权。以往的电视纪实作品思想性强,节奏较慢,导致观赏性较差,难以吸引受众眼球,也难以进入世界市场。如今湖南卫视“新闻大片”作为能够凸显电视纪实语言创新的“代表作”,对它的深入研究无疑对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发展是有益的。

王晨[5](2019)在《国家文化对国民税收道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早期税收遵从研究建立在预期效用最大化假设基础上,强调税务审计和制裁对纳税人行为的影响。而在现有执法力度下,纳税人实际税收遵从水平远高于预期效用模型(A—S模型)计算出的结果。于是,学者们尝试从纳税意愿或是纳税的道德义务入手对税收遵从行为进行研究,并将这一概念命名为税收道德(Tax Morale)。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化与经济行为的关系,希望从社会风俗、习惯、信念和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入手,探析其对经济发展以及微观个体经济行为的重要作用。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将文化引入到经济研究中,不但可以开阔经济研究的视野,而且有助于寻找人们偏离效用最大化均衡策略的根本原因。当前,文化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已经涵盖宏观经济发展、微观个体和企业行为等多个领域,其中就包括文化对税收道德的研究。文化如何作用于纳税意愿并对其产生影响是一个新的话题,不过当前该领域研究较为匮乏。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传统文化对人们影响深远持久。在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深入研究文化与税收道德内在逻辑关系,从文化角度提出税收治理方案,是对中华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运用,同时也为国家治理、税收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吸收了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最新成果,选取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WVS)、世界银行各国(或地区)GDP数据和国家风险国际指南(ICRG)各国(或地区)法治指数等数据,对文化与税收道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文化对税收道德的影响机理。具体结合我国文化特征,对税收道德进行阐释,提出了提升我国税收道德的文化路径。首先,文章阐述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提出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出发点,即研究文化与税收道德的关系及文化对税收道德的影响机理。同时还提出了研究的落脚点,即从文化视角探寻改善我国税收道德的方法路径。其次,文章对国内外税收道德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税收道德的概念、测量方法,并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社会因素和人口特征三个角度分析影响税收道德的主要因素。同时以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领域的知识图谱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对近年来国内外税收道德的研究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整体把握当前税收道德国内外研究现状。再次,文章运用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和世界价值观调查(WVS)等相关数据,从国家(或地区)和微观个体两个层面,对文化与税收道德的关系进行研究,证实了文化对税收道德的影响。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出文化对税收道德的影响机理,揭示出腐败容忍度的中介作用。通过建立跨层次交互模型得出可以通过改善社会文化环境提升税收道德这一结论。第四,文章对我国税收道德演进与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分析1990—2013年间,我国税收道德发展变化情况,把我国税收道德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国内纵向比较和国际横向比较研究,归纳出我国税收道德特点。通过对有效样本分析,得出腐败容忍度是影响我国税收道德的关键因素。第五,文章先介绍了我国的文化特征,并从文化特征角度阐释了我国的税收环境。而后,全面阐述了税收腐败的概念、类型与危害,综合第三章和第四章实证分析结论,深入分析了我国产生税收腐败的文化动因。研究发现,我国税收环境中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不确定的税收政策、税收管理者权力的短期有限性,分别与文化特征中的高权力距离、弱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取向共同作用容易导致税收腐败。最后,文章对全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本研究的核心观点和研究结论。并从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三个文化特征,提出改善我国税收道德的政策建议。同时,提出了通过研究发现的研究内容不足、数据不足和方法不足的问题和开展后续研究的设想。

汤仕普[6](2019)在《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缘成语是佛教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产物,是指以佛教思想文化为外在条件或机缘,利用汉语词汇材料和组合规则创造的成语,以及被“佛化”了的汉语固有成语。佛缘成语是汉语成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充了汉语成语的数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手段。本文通过文献阅读,以及对《汉语大词典》、《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禅宗大词典》等大型辞书的全面考察,收集佛缘成语1633条,为每条佛缘成语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语料库。论文注重佛缘成语历史过程的考察,结合语言学相关知识,从文化互动融合的角度讨论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揭示其演变过程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深化佛缘成语研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佛缘成语的生成。传统研究注重考察佛缘成语的来源和流变情况,根据佛教文化特征对佛缘成语进行静态分类,本文主要从造词法的角度,考察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以後佛缘成语是如何运用汉语词汇材料组构新形式,经历哪些过程和阶段,如何在文化互动融合的背景下最终演化为汉语常用成语的。根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将佛缘成语的生成分为“在线生成、双音并合、结构改造、化用佛典、比喻凝固、佛化固有”六大类共十四个小类。佛教文化传播是佛缘成语生成的外在动力,在汉语习惯思维和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发生作用。考察佛缘成语的生成,能够从造词法角度讨论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二是对佛缘成语形式变化的考察。成语的形式变化是语言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对成语的临时改造或新创,它是社会文化与语言互动发展的产物和表现,也是人们从不同视角观测事物的结果。根据变化结果的不同,论文分两类进行讨论:一类是“形变义不变”。这类变化主要是个别构成要素的替换(通常是同义、近义或语义相关的语素),有时是组合顺序的调整,或者省略造成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词形。论文将形变义不变一类称为“变体”,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实例,系统总结了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形成原因,同时考察了成语变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时代特征。另一类是“形变义变”,即形式变化语义随之发生变化。这类变化的结果是新的词形记录新的概念,本质上是产生了不同的词。新词形及其意义与原形式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因此论文将这类形式变化称为“分化”,分化的结果是衍生了新成语。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和相关研究成果,对成语分化的类型、原因和生成方式进行了系统概括。三是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符合汉语成语演变的一般规律,但由於佛教思想文化的特殊性,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论文分析了大量实例,认为社会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语境变迁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俗解是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催化剂。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总体特征是佛教文化色彩的淡化、脱落,逐步世俗化,呈现出向字面组合义发展的趋势。由於佛教文化带有鲜明的神秘色彩,不少表义虚灵的佛缘成语,语义发展呈现出从抽象到具体的演变特征。

陈醉[7](2019)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是连接我国东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中间地带,也是苏秉琦先生提出的史前六大区系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本文即以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对资料全面、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聚落变迁及其所反映的早期社会演进情况,探讨变迁与演进的背景、动力,并通过比较的方式得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区域特性,同时从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对区域特性的形成原因进行阐释。全文共分十章。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回顾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考古实践及研究简史,分析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研究目的、思路、方法,并对一些关键术语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年代框架的构建。通过对以往考古学文化分期成果的梳理,确立本研究的年代框架和主要聚落遗址的时间位置。结合考古发现情况,将本文涉及的聚落遗存划分为五个时期,从而为接下来的聚落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分期和年代上的依据。第三章至第七章为各时期聚落形态的具体分析。通过聚落构成要素、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区域聚落形态三个方面,对各时期聚落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厘清聚落内遗迹的形制和性质、单个聚落的布局和演变、区域聚落的分布和组织等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同一时期内不同阶段聚落的变迁和不同地域聚落的差异。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时期经济形态、陶器生产专业化和与精神文化生活有关的遗存,为后文早期社会的探讨奠定基础。第八章为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研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发生期之后,辽西地区历经了由简单逐步复杂并最终突然衰落的四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发育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繁荣阶段、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衰落阶段,分析、总结各阶段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的特点。根据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的区域性,以西拉木伦河为界,分为南部中心区和北部边缘区,两区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个聚落的构成和聚落类型、单个聚落布局形态及其演变、区域社会组织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北部边缘区与南部中心区虽然时段上是同步的,但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没有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自然环境背景、经济形态背景和内在动力、外在动力。第九章为比较研究。通过与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分析,明确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并认为经济形态、文化区位和精神领域三个方面共同决定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和早期社会的特性。在辽西地区的发展兴衰进程中,文化传统贯穿始终,具有持续性;南北区位文化兼容并蓄,具有特殊性;狩猎采集经济形态特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精神文化底力,具有根本性。总之,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与早期社会走过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狩猎采集型的发展道路。根据比较研究结果,本文将黄河中下游地区、辽西地区、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的变迁归纳为两种发展模式。第十章为结语,对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主要收获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宋宗仁[8](2018)在《民族集镇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以花垣县边城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们在基本生活物资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与之而来的精神消费项目也与日俱增,旅游消费已成为普通民众消费的重要方式。本文所指的民族集镇即多民族杂居,极具少数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边界小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些极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纷纷涌现,民族集镇地区旅游经济也得到了不断的催生和高速的发展。湘西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拥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秀美的自然资源,但是依然没有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如何依托民族文化旅游,加快边界集镇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从如何加快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出发,采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为例,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对田野点进行描述,对区域概况、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特别是对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几方面的文化旅游现状进行了逐次梳理。然后在总结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边城地区旅游发展面临的几大主要难点:发展环境不佳;文化旅游参与度不高、发展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规划不科学、旅游产品缺乏创新。最后结合之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实例法,提出了关于如何发展边城旅游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一是提炼旅游文化内核;二是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三是集成发展全域旅游;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推动发展机制深度转型。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国内外对文化旅游的研究,运用田野调查与理论思考相结合的模式对边城地区旅游资源及旅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充分调查,分析该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如何加快民族集镇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水斌[9](2017)在《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问题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化和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物价也越来越贵,房价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于一个普通的民众来说买房是一个难题。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虚高的房价和微薄的工资之间的落差更大,买房更困难。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买房啃老”的现象屡见不鲜,已从个别的家庭问题逐渐演变成了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不仅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而且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社会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而住房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刚性需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虚高的房价不仅使得青年大学生的结婚年龄不断的推后,而且高额的房贷也影响了他们生育期望,这会使得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加快,对于社会和家庭都是消极的影响。因此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问题,不仅是单个家庭因素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青年大学生正是处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特殊时期,易受到买房压力、结婚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久而久之,不仅给社会上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而且不利自身的成才发展。对大毕业生“买房啃老”问题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基本原理,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角度,分析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结果进行论证和总结,试图提出对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针对性强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政府应该改善恶劣的就业环境,提供更多公平就业的机会,推行廉租房,提高国民收入,改善企业住房公积金;其次加强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群体的教育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改善家庭的教育模式,学校与家庭联合度过大学生的“断奶期”;培养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毕业自立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大学毕业生的责任感。促使“买房啃老”人数趋于稳定甚至减少仍然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发挥作用。高校毕业生“买房啃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现象,与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都息息相关,所以消减高校毕业生“买房啃老”现象是极其艰难的过程。

李延政[10](2017)在《“入”与“出”的辩证:互助土族D村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而促进农民的发展、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也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收入与消费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生活,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县一个土族聚居村庄的个案研究,从收入与消费的视角来研究农民的生活,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D村土族农民家庭的收入状况。指出土族农民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包括以农业为主、以务工为主、以经营为主、以工资和多途径均衡收入等多种形式,具有来源多元化、来源不稳定性、收入相对均衡性等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土族农民家庭收入的原因。第二部分描述了D村土族农民家庭的消费状况。从基本消费状况、文化特色消费状况和生产投资消费状况三个方面分析D村农民家庭消费结构。其中基本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费、教育等发展消费、房屋和轿车等家庭重大消费以及娱乐消费等;文化特色消费包括宗教活动消费、节日消费和婚丧嫁娶消费;农业生产投资消费包括种子、化肥与农药消费、农具消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D村土族农民家庭消费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探讨了土族农民家庭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分析了土族农民家庭的收入对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倾向的影响,以及土族农民家庭的消费决策、消费的延时效应、消费习惯对收入的影响,揭示了收入与消费的相互作用关系,并突出论述了民族文化对土族农民家庭收入与消费的具体作用。第四部分阐释了优化土族农民家庭经济结构的建议和思考。首先提高家庭收入,其次克服攀比心理,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注重家庭消费的长远性计划。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具体建议,以期推动土族农民家庭经济良性发展。

二、浅议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文化动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文化动因(论文提纲范文)

(1)电视综艺“讲好中国故事”与重建青少年文化领导权的可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性质与定位
二、文化创新类节目的“强内容”路线,与中国综艺节目生产“拐点”的到来?
三、《朗读者》之后,电视综艺节目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四、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生意,或综艺节目生产的未来属于视频网站吗?
五、作为社会讲述方式的电视综艺节目,与重建青少年文化领导权的可能

(2)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色彩
        1.3.2 意象
        1.3.3 城市色彩意象
        1.3.4 模式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2.2 模式理论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3.1.1 汉建城邑
        3.1.2 石筑山城
        3.1.3 辽南方城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4.1.3 色彩调研内容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4.2.1 色彩调查方法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5.1.2 相关理论阐述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5.3.1 调查目的
        5.3.2 调查设计
        5.3.3 数据采集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5.4.1 过程分析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6.3.1 视觉感知
        6.3.2 美学符号
        6.3.3 文化经历
        6.3.4 共情体验
        6.3.5 多维融合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6.5.1 理论层面
        6.5.2 实践层面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讲好中国故事: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初创与探索期(1950-2004):《锦绣河山》开启宣教之路
        二、发展与成熟期(2005-2015):《故宫》打开市场局面
        三、转型与创新期(2016-至今):《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文化热潮
    第二节 故宫题材纪录片兴起的原因
        一、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需要
        二、市场化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
        三、观众群体产生的收视需求
第二章 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路径
    第一节 叙事文本: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
        一、从“故宫”到“匠人”:叙事对象的变化
        二、从“线性叙事”到“散点叙事”:叙事结构的变化
        三、从“大国形象的彰显”到“日常生活的回归”:叙事主题的变化
    第二节 叙事手法:从“宣扬中国历史”到“讲好中国故事”
        一、叙事场景:从“历史场景”到“生活场景”
        二、叙事视角:从“全知视角”到“多元视角”
        三、叙事节奏:从“冗长宣讲式”到“精简故事式”
    第三节 视听风格:从“大气磅礴”到“柔美诗意”
        一、镜头运用的多样化
        二、色彩光影的诗意化
        三、解说设计的口语化
第三章 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演化背后的结构性力量
    第一节 经济力量:市场主导的收视率竞争
        一、内容:突出文化娱乐增强传播效果
        二、平台:涉足新媒体的跨媒介传播
        三、营销:细分受众群体强化垂直营销
    第二节 政治力量:政府主导的国家形象建构
        一、重温历史:传承传统文化
        二、观照当下:弘扬时代精神
        三、凝聚认同:建构集体记忆
    第三节 传媒力量:电视创新的内在需求
        一、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纪录片转型
        二、融媒体时代创作理念的革新
        三、全球化进程中跨文化沟通的内在诉求
第四章 对故宫题材纪录片叙事演化的反思
    第一节 故宫题材纪录片影像叙事的不足
        一、选题内容趋于同质化
        二、表现手法走向套路化
        三、叙事意图相对主观化
    第二节 对故宫题材纪录片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细分领域开发多元选题主体
        二、丰富技巧创新文本叙事手法
        三、转换思维提倡开放创作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创新研究 ——以湖南卫视“新闻大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关于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新闻大片”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电视纪实语言
        (二)“新闻大片”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创新的社会语境
    第一节 国内电视纪实语言的发展历程
        一、电视纪实语言的起步阶段
        二、电视纪实语言的探索阶段
        三、电视纪实语言的变革阶段
    第二节 电视纪实语言创新的动因
        一、经济动因:行业竞争压力
        二、文化动因:视觉文化影响
        三、受众动因:受众多样性需求
        四、技术动因:媒介融合冲击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技术创新
    第一节 物理技术的创新
        一、前期拍摄技术创新
        二、后期制作技术创新
    第二节 社会技术的创新
        一、用人机制创新
        二、运作团队创新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要素创新
    第一节 声音要素的创新
        一、强化同期语言和解说词应用
        二、重视“音乐形象”和音乐选择
        三、注重“风格化”音响和音质优化
    第二节 画面要素的创新
        一、画面语言造型创新
        二、画面语言视觉效果创新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叙事创新
    第一节 叙事理念的创新
        一、以史为镜,彰显时代主流价值
        二、以情动人,凸显创作者主观意识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创新
        一、全知视角叙事:多重凝视
        二、多元视角叙事:大众话语的表达权
    第三节 叙事策略的创新
        一、开门见山:表达事件主题
        二、强化节奏:掌控事件进程
        三、动态性呈现:推动情节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国家文化对国民税收道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税收道德概述
    2.1 基本概念与测量方法
        2.1.1 税收道德概念
        2.1.2 税收道德测量方法
        2.1.3 世界价值观调查
    2.2 税收道德的影响因素
        2.2.1 公民与国家关系对税收道德的影响
        2.2.2 社会因素对税收道德的影响
        2.2.3 人口特征对税收道德的影响
    2.3 税收道德实证分析文献综述
        2.3.1 国际研究
        2.3.2 国内研究
第3章 税收道德与国家文化
    3.1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介绍
        3.1.1 六种文化维度
        3.1.2 理论应用
    3.2 研究假设与变量介绍
        3.2.1 研究假设
        3.2.2 数据与变量
    3.3 实证分析
        3.3.1 文化维度与税收道德的关系
        3.3.2 文化对税收道德的影响机理
        3.3.3 文化影响税收道德的路径
        3.3.4 内生性检验
        3.3.5 实证分析结论
第4章 我国税收道德演进与主要影响因素
    4.1 我国税收道德演进分析
        4.1.1 数据选择
        4.1.2 发展阶段
        4.1.3 国内纵向比较
        4.1.4 国际横向比较
        4.1.5 我国税收道德特点
    4.2 我国税收道德主要影响因素
        4.2.1 腐败容忍度
        4.2.2 政府信任和国家自豪感
第5章 我国文化特征与税收腐败
    5.1 我国文化特征概述
        5.1.1 我国文化特征
        5.1.2 个体文化特征与税收道德
        5.1.3 我国税收环境的文化阐释
    5.2 税收腐败概述
        5.2.1 税收腐败的概念
        5.2.2 税收腐败的类型
        5.2.3 税收腐败的危害
    5.3 产生税收腐败的文化动因
        5.3.1 自由裁量权与纳税人高权力距离特征
        5.3.2 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与纳税人的弱不确定性规避
        5.3.3 税务管理者权力有限性与长期取向
第6章 全文总结、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6.1.1 全文总结
        6.1.2 政策建议
    6.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 A 税收道德与腐败容忍度相关性分析
    附录 B 世界治理指数介绍
    附录 C 中国社会调查介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麽是佛缘成语
    第二节 佛教文化传播对汉语成语发展的影响
        一、扩大词法模式范围
        二、丰富成语构造素材
        三、化用陈言形成新语
        四、固有成语产生新义
        五、佛语俗化变为成语
    第三节 佛缘成语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佛缘成语来源与形成的研究
        二、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研究
        三、佛缘成语与佛教文化的研究
        四、综合性研究与辞书编纂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佛缘成语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词汇学价值
        一、形式变化的多样性
        二、语义变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 辞书学价值
        一、厘清成语发展脉络
        二、纠正辞书释义偏误
        三、提供较早用例
    第三节 文化学价值
        一、探索佛缘成语生成的文化根据
        二、揭示佛缘成语蕴寓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佛缘成语的生成
    第一节 在线生成
        一、翻译生成
        二、撰述新创
        三、中土新创
    第二节 双音并合
        一、并合中土双音词
        二、并合梵汉双音词
        三、并合佛教双音词
    第三节 结构改造
        一、増加语素
        二、缩减整合
        三、结构调整
        四、改字换形
    第四节 化用佛教典故
    第五节 比喻凝固
        一、由一个比喻凝固生成
        二、由两个比喻凝固生成
    第六节 佛化固有成语
        一、沿用固有用法
        二、沾染佛教文化色彩
第四章 形式演变(上):变体
    第一节 概述
        一、什麽是成语变体
        二、成语变体的形成方式
        三、变体与同义成语的区别
        四、汉语成语变体的成因
    第二节 变体的时代特徵
        一、“经年累月”的来源及其变体的整理
        二、优势变体的成因
        三、变体的不平衡性与时代特徵
    第三节 变体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一、“韬光晦迹”的来源与变体
        二、统计与成因分析
第五章 形式演变(下):分化
    第一节 概说
        一、什麽是分化成语
        二、分化成语与变体的区别
    第二节 成语分化的成因及类型
        一、分化成语的形成原因
        二、成语分化的类型
    第三节 分化成语的形成方式
        一、结构调整
        二、语素替换
        三、增加语素
        四、省略语素
        五、新造词形
第六章 佛缘成语的语义演变
    第一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语义演变的根本原因
        二、语境变迁:语义演变的直接动力
        三、俗解异构:语义演变的催化剂
    第二节 佛缘成语语义演变的特徵
        一、语义泛化:语用范围扩大
        二、语义俗化:佛教文化色彩脱落
        三、逆向引申:从抽象到具体
        四、改变方向:从隐含义向字面义转化
        五、隐喻类推:语义演变的重要方式
第七章 佛缘成语演变专题研究
    一、佛经比喻:“心猿意马”的生成
    二、认知差异:“水乳”喻与“风浪”喻的分化
    三、文化互动:“改邪归正”变体的衍生
    四、语境变迁:“刀山剑树”的语义演变
    五、社会动因:“点铁成金”的生成与演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引用古籍书目
附录:佛缘成语参考条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辽西地区聚落考古实践与研究进展
        1.2.1 聚落考古实践进展
        1.2.2 聚落形态研究进展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1.5.1 “聚落”的定义
        1.5.2 经济形态研究中的基本概念
        1.5.3 陶器生产专业化的演变模式
第二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年代框架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
    3.1 燕山南麓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发现
        3.1.1 南庄头遗址
        3.1.2 于家沟遗址
        3.1.3 东胡林遗址
        3.1.4 转年遗址
        3.1.5 西庙遗址
    3.2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形态
    3.3 遗迹概况
    3.4 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的特征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聚落遗址
    4.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4.1.1 房址分析
        4.1.2 墓葬分析
        4.1.3 灰坑分析
        4.1.4 其他遗迹
    4.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4.2.1 典型聚落
        4.2.2 其他聚落
        4.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区域差异
    4.3 区域聚落形态
    4.4 经济形态分析
        4.4.1 小河西文化
        4.4.2 兴隆洼文化
        4.4.3 西梁类型
    4.5 陶器生产专业化
        4.5.1 直接证据
        4.5.2 间接证据
    4.6 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的聚落遗址
    5.1 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5.1.1 房址分析
        5.1.2 墓葬
        5.1.3 灰坑
        5.1.4 陶窑
        5.1.5 其他遗迹
    5.2 聚落形态及平面布局
        5.2.1 典型聚落
        5.2.2 其他聚落
        5.2.3 单个聚落形态的历时演变与地区差异
    5.3 区域聚落形态
    5.4 经济形态分析
        5.4.1 赵宝沟文化
        5.4.2 富河文化
        5.4.3 红山文化早中期
    5.5 陶器生产专业化
        5.5.1 直接证据
        5.5.2 间接证据
    5.6 精神文化生活
第六章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的聚落遗址
    6.1 居住址分析
        6.1.1 居住址构成要素分析
        6.1.2 居住址布局形态
    6.2 礼仪遗址分析
        6.2.1 礼仪遗址构成要素
        6.2.2 礼仪遗址平面布局
    6.3 总结
    6.4 区域聚落形态
    6.5 经济形态分析
        6.5.1 红山文化晚期
        6.5.2 哈民文化
    6.6 陶器生产专业化
        6.6.1 一般性陶器生产
        6.6.2 特殊性陶器生产
    6.7 祭祀活动
第七章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聚落遗址
    7.1 聚落形态与平面布局
        7.1.1 石棚山墓地
        7.1.2 南宝力皋吐墓地
        7.1.3 哈啦海沟墓地
        7.1.4 南台地遗址
    7.2 区域聚落形态
    7.3 经济形态
        7.3.1 小河沿文化
        7.3.2 南宝力皋吐类型
    7.4 精神文化生活
第八章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
    8.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阶段性
        8.1.1 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育
        8.1.2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发展
        8.1.3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聚落与早期社会的繁荣
        8.1.4 新石器时代末期聚落与早期社会的衰落
    8.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区域性
    8.3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与动力
        8.3.1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背景
        8.3.2 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演进的动力
第九章 比较研究:辽西地区聚落形态特性与成因
    9.1 辽西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比较研究
        9.1.1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变迁
        9.1.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9.2 辽西地区与北方以远地区的比较研究
        9.2.1 北方以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形态
        9.2.2 聚落形态的区域共性与特性
    9.3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特性及成因
    9.4 两种模式的提出
第十章 结语
    10.1 本文的收获
        10.1.1 聚落形态研究方面
        10.1.2 早期社会研究方面
    10.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8)民族集镇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以花垣县边城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章 田野点介绍
    第一节 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一、区域概况
        二、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文化
        一、历史沿革
        二、民族文化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人口
        二、经济发展现状
第二章 边城地区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一、地域饮食文化
        二、码头建筑文化
        三、民俗文化
    第二节 旅游开发的有力条件
        一、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二、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四、区位条件好,交通较便利
第三章 边城民族集镇旅游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发展环境欠优化
        一、外来文化冲击较大
        二、环境资源的破坏
    第二节 旅游参与度不高,发展程度低
        一、小镇居民发展文化旅游意识单薄,参与度不高
        二、旅游产品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游客的参与性不高
        三、发展程度较低
    第三节 基础设施欠发达
        一、交通通达性不够,软硬件条件需优化
        二、城镇建设落后
        三、卫生状况较差
    第四节 发展规划不科学,旅游产品缺乏创新
        一、发展规划不科学
        二、旅游产品缺乏创新
第四章 加快边城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第一节 提炼文化旅游内核
        一、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二、挖掘历史文化名人精神财富
        三、赋予传统民俗新价值
    第二节 打造文化旅游品牌
        一、整体规划景区建设
        二、打造重点龙头项目
        三、丰富文化旅游项目
        四、强化品牌宣传效应
    第三节 集成发展全域旅游
        一、加强大湘西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二、依托项目建设带动发展
        三、推进大湘西精品文化旅游共同体
        四、深化产业融合打造文旅产业链
    第四节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
        三、完善大湘西地区交通网络
    第五节 推动发展机制深度转型
        一、优化旅游开发机制
        二、加强旅游行业管理
        三、积极创新运作机制
        四、拓宽旅游投资渠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茶峒镇基本信息调查统计表

(9)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的转变及负面影响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啃老族”的定义
        2.1.2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的定义
        2.1.3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的转变过程
    2.2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产生的负面影响
        2.2.1 对社会的影响
        2.2.2 对家庭的影响
        2.2.3 对自身的影响
第3章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的实证分析
    3.1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的现状调查
        3.1.1 调查设计
        3.1.2 调查范围的确定及调查对象的选取
        3.1.3 调查方法
        3.1.4 调查结果分析
    3.2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类型
        3.2.1 父母“包办”型和自己“还贷”型
        3.2.2 “无业享乐”买房型和“盲从”买房型
    3.3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的原因分析
        3.3.1 城市化进程中高房价的影响
        3.3.2 家庭“溺爱”子女的影响
        3.3.3 学校素质教育的欠缺
        3.3.4 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的原因
第4章 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困境的对策
    4.1 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
        4.1.1 政府对“买房啃老”问题进行规定
        4.1.2 政府对房价的调控
        4.1.3 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4.1.4 政府推行廉租房
        4.1.5 提高居民收入
        4.1.6 改善住房公积金
    4.2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素质的教育
        4.2.1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的教育
        4.2.2 改变就业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4.2.3 高校重视大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
    4.3 改变家庭的教育方式
        4.3.1 改善家庭“溺爱”
        4.3.2 发展学习型家庭
    4.4 大学毕业生的自我教育
        4.4.1 增强个人的心理素质
        4.4.2 树立正确的观念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入”与“出”的辩证:互助土族D村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农民消费结构的研究
        (二)少数民族消费结构研究
        (三)当代土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消费结构
        (二)恩格尔定律
    五、理论论述
        (一)消费符号象征性理论
        (二)绝对收入假说
        (三)相对收入假说
        (四)其他消费理论
    六、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D村土族农民家庭收入状况
    第一节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分析
        一、以务农为主
        二、以务工为主
        三、以经营或创业为主
        四、以工资为主
        五、多途径均衡收入
        六、经营民族特色产品收入
    第二节 家庭收入来源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家庭收入来源的特点分析
        二、影响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D村土族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现状
    第一节 基本消费状况
        一、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费
        二、教育等发展消费
        三、房屋、轿车、医疗等重大消费
        四、旅游等娱乐消费
    第二节 文化特色类消费状况
        一、宗教活动消费
        二、节日消费
        三、婚丧嫁娶消费
    第三节 农业生产投资消费状况
        一、种子、化肥与农药消费
        二、农具消费
    第四节 消费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D村家庭消费的特点分析
        二、D村家庭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土族农民家庭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探析
    第一节 土族农民家庭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具体分析
        一、土族农民家庭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二、土族农民家庭消费对收入的影响
    第二节 民族文化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对土族农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二、民族文化对土族农民家庭消费的影响
    第三节 D村土族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突出问题
        一、部分家庭消费结构单一
        二、家庭消费结构比例失调
第四章 优化土族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的思考
    第一节 持续增收,激发经济活力
        一、调整家庭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挥经济精英的示范效应
        三、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
        四、政府助力
    第二节 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品质
        一、克服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重视长远家庭消费规划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浅议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文化动因(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视综艺“讲好中国故事”与重建青少年文化领导权的可能[J]. 吴畅畅. 东方学刊, 2021(04)
  • [2]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3]讲好中国故事:故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演化研究[D]. 刘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新媒体时代电视纪实语言的创新研究 ——以湖南卫视“新闻大片”为例[D]. 付文静.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国家文化对国民税收道德的影响研究[D]. 王晨.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6]佛缘成语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 汤仕普. 贵州师范大学, 2019(12)
  • [7]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变迁与早期社会[D]. 陈醉. 吉林大学, 2019(10)
  • [8]民族集镇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以花垣县边城镇为例[D]. 宋宗仁. 吉首大学, 2018(02)
  • [9]大学毕业生“买房啃老”问题探究[D]. 水斌. 武汉轻工大学, 2017(06)
  • [10]“入”与“出”的辩证:互助土族D村农民家庭消费结构研究[D]. 李延政. 兰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浅谈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文化动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