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大数据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界限论文

李一凡:大数据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界限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李一凡(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带来的现实难题亟需重新审视"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边界。鉴于本罪保护以信息自决权为核心的双重法益,遵循以信息安全为侧重的二元价值观,因此其概念应直接界定为:可直接或间接识别到特定自然人的各种静态信息以及反映个人活动情况的各种动态信息,其中将识别性的强弱结合数量来界定刑法风险的有无。此外,包括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在内的"公民"一词不应被删除,以及自我公开的公民个人信息尤其对其的整合也应受到保护。

Abstract

da shu ju dai lai de xian shi nan ti ji xu chong xin shen shi "gong min ge ren xin xi "de xing fa bian jie 。jian yu ben zui bao hu yi xin xi zi jue quan wei he xin de shuang chong fa yi ,zun xun yi xin xi an quan wei ce chong de er yuan jia zhi guan ,yin ci ji gai nian ying zhi jie jie ding wei :ke zhi jie huo jian jie shi bie dao te ding zi ran ren de ge chong jing tai xin xi yi ji fan ying ge ren huo dong qing kuang de ge chong dong tai xin xi ,ji zhong jiang shi bie xing de jiang ruo jie ge shu liang lai jie ding xing fa feng xian de you mo 。ci wai ,bao gua wai guo ren he mo guo ji ren zai nei de "gong min "yi ci bu ying bei shan chu ,yi ji zi wo gong kai de gong min ge ren xin xi you ji dui ji de zheng ge ye ying shou dao bao hu 。

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刑法“公民个人信息”独立法益地位的探讨[J]. 田暐,余少威.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
  • [2].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益属性与入罪边界[J]. 于冲.  政治与法律.2018(04)
  • [3].大数据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界定研究[J]. 赵杨.  南方论刊.2018(04)
  • [4].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问题研究[J]. 段恩佳,王娇娇.  现代交际.2018(09)
  • [5].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入罪的边界——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法益为视角[J]. 高富平,王文祥.  政治与法律.2017(02)
  • [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之法益研究[J]. 曾粤兴,高正旭.  刑法论丛.2018(03)
  • [7].论刑法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基于案例与学说的梳理[J]. 姜金良.  刑事法判解.2015(02)
  • [8].大数据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惩治困境及解决路径[J]. 高维,戚佳丹.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6)
  • [9].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之对“个人信息”的界定[J]. 赵岑.  法制与社会.2016(28)
  • [10].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路径探析[J]. 谭诗涯.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4)
  • 论文详细介绍

    论文作者分别是来自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的李一凡,发表于刊物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2期论文,是一篇关于大数据论文,公民个人信息论文,双重法益论文,价值导向论文,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2期论文的文章。本文可供学术参考使用,各位学者可以免费参考阅读下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资料来自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2期论文网站,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  ;  ;  

    李一凡:大数据背景下“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界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