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房短缺问题研究

我国住房短缺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满足居民基本的住房需求是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居民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满足的基础,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意义上,妥善解决居民住房问题是现代社会存续和发展的前提。虽然我国已经走出了短缺经济理论中所描述的全面短缺时代,但商品和服务的极大丰富并不意味着短缺现象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住房短缺便是一例。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住房的短缺问题值得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给予关注。过快上涨的住房价格、不佳的居住体验、居民住房保有量差距的日渐扩大以及低收入居民住房需求的难以满足,彰显出住房短缺问题的现实存在。经笔者简单估算,如果维持我国目前的住房建设增速,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至本世纪中叶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供需缺口将增至目前的三倍,届时由住房短缺引致的经济社会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我国住房建设的发展速度必须明显加快,住房市场的政策体系必须逐步改善。要明确住房市场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何为住房市场发展的根本目的;住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居民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作用在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如何权衡取舍;政府在住房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界定;金融体系对住房市场的支持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等等。在此基础上,应当着力推进住房市场发展中的政策体系建设,包括法律、财税、土地以及金融等内容。在这一体系下,分别从供给层面、需求层面和供需匹配层面入手,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从而使住房短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现实意义及研究对象
  • 一、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本文总体框架
  • 三、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短缺经济基本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短缺经济基本理论
  • 一、短缺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
  • 二、短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对短缺经济理论的基本认识
  • 第二节 我国的短缺经济问题
  • 一、建国后我国经济的全面短缺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总体过剩
  • 三、当前我国经济总体过剩与局部短缺并存
  • 第三节 经济短缺的解决途径
  • 第三章 我国住房市场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我国住房市场发展历程
  • 一、住房市场初步成型时期(1978-1991年)
  • 二、住房市场投资过热时期(1992-1993年)
  • 三、住房市场低迷时期(1994-1997年)
  • 四、住房作为经济新增长点时期(1998-2002年)
  • 五、住房市场宏观调控时期(2003-2007年)
  • 六、金融危机下深度调整时期(2008-2009年)
  • 七、加大调控力度平抑房价时期(2010-2011年)
  • 第二节 我国住房市场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住房市场的基本状况
  • 二、我国住房市场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住房市场的短缺经济表现
  • 第四章 我国住房短缺性质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住房短缺的定性分析
  • 一、住房市场价格过快上涨是住房短缺的明显信号
  • 二、住房成套率水平较低是住房短缺的直接反映
  • 三、居民住房保有量的分布不均隐藏了住房短缺的真实程度
  • 四、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无法满足是住房短缺问题的集中体现
  • 第二节 我国住房短缺的定量分析
  • 一、我国住房市场需求水平的定量分析
  • 二、我国住房市场供给水平的定量分析
  • 三、我国住房市场供需缺口的定量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住房短缺问题的总体分析:供给需求一体两面
  • 一、文化根源性因素与社会发展阶段特点带来了旺盛的需求
  • 二、生产要素的稀缺性与住房产业发展滞后造成了供给不足
  • 三、住房供需匹配程度较低加剧了短缺矛盾
  • 第五章 世界各国住房市场发展经验
  • 第一节 市场基础上政府引导支持的美国模式
  • 一、基本情况:住房供给较为充足,政府干预分步演进
  • 二、政府作用:金融财税手段引导,支持住房贷款二级市场发展
  • 三、政策评价:政策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 第二节 以住房市场发展助推经济的日本模式
  • 一、基本情况:人多地少情况突出,住房产业曾是国民经济支柱
  • 二、政府作用:泡沫破灭转变政府理念,以非营利机构为载体实施干预
  • 三、政策评价:控制保障性住房价格卓有成效
  • 第三节 "居者有其屋"的新加坡模式
  • 一、基本情况:居者有其屋理念下的二元化住房体制
  • 二、政府作用:基本垄断住房市场,支持居民拥有住房
  • 三、政策评价:政府垄断与严格管理取得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
  • 第四节 积极干预的香港模式
  • 一、基本情况:地价高昂,保障性住房租售并举
  • 二、政府作用:积极干预解决住房问题
  • 三、政策评价:间接开发促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效率提高
  • 第五节 审慎干预的发展中国家模式
  • 一、基本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导致住房短缺形势严峻
  • 二、政府作用:借鉴发达国家,实施审慎干预
  • 三、政策评价:实施力度有待加强,需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
  • 第六节 国外住房市场发展模式对我国解决住房短缺的启示
  • 一、将商品房与保障房双轨制作为解决住房短缺的主要模式
  • 二、政府承担保障房责任应当以法律形式加以明确
  • 三、大力发挥非营利机构在保障性住房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 四、科学合理地选择住房政策工具
  • 第六章 解决我国住房短缺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解决住房短缺问题的必要性
  • 一、住房是居民实现生存发展的必需品
  • 二、住房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 三、满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
  • 第二节 进一步发展我国住房市场的基本框架
  • 一、进一步发展我国住房市场的总体思路
  • 二、进一步发展我国住房市场的政策体系
  • 第三节 解决我国住房短缺问题的政策建议
  • 一、着力扩大有效住房供给,建立多层次住房供给体系,保持住房价格稳定
  • 二、合理引导居民住房需求,扶持自住和改善性购房,抑制住房投机行为
  • 三、大力促进住房供需匹配,推进存量住房市场建设,缓解住房结构化短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住房短缺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