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主体资格若干问题研究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单位犯罪在我国呈现出蔓延之势,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危害性。鉴于此,现行刑法一改原刑法否认单位犯罪的立法态度,采用总则性规范与分则性规范相结合的立法方式全面规定了单位犯罪问题。单位犯罪主体,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另一类犯罪主体,处理单位犯罪案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要界定单位犯罪主体。但由于我国现行刑法对单位犯罪主体采取的是以单位的客观存在形式为标准的列举方式,而没有对单位本身的法律含义进行诠释,没有对单位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界定。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单位存在形式复杂多异,从而使单位犯罪主体的界定存在诸多难题。所以,明确那些单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主体,不仅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正是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单位犯罪主体资格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阐述了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单位犯罪主体资格是指单位成为犯罪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笔者认为,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包括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对于刑法分则所规定的部分具体犯罪,还必须具备一些特殊要件。第二部分探讨了具备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单位”的范围。笔者以单位犯罪主体资格构成要件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具备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情形,明确了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第三部分分析了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结构。针对学界单位犯罪是一个主体还是两个主体的争论,笔者从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角度出发,认为自然人是单位犯罪主体资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并不具有独立的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在单位犯罪情形下,刑法处罚自然人是统治者功利主义的表现。第四部分明确了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司法否定之情形。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为了实现犯罪目的或逃避法律的惩罚,往往利用单位的名义实施犯罪,或出于犯罪的目的设立公司、或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个人私分,如果此类犯罪也以单位犯罪对待,无疑违背了刑法设立单位犯罪的初衷。因此,在特定情形下,应否定这些单位的犯罪主体资格,直接追究幕后操纵犯罪之人的刑事责任,实现刑法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部分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
  • 一、“单位犯罪”还是“法人犯罪”称谓之争
  • 二、单位的概念和特征
  • 三、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
  • (一)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形式要件
  • (二)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实质要件
  • (三)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特殊要件
  • 第二部分 具备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单位”的范围
  • 一、公司
  • (一) 总公司与分公司
  • (二) 母公司和子公司
  • (三) 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多国公司
  • (四) 一人公司和多股东公司
  • 二、企业
  • (一) 独资企业的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
  • (二) 合伙企业的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
  • 三、事业单位
  • 四、机关
  • (一) 学界关于国家机关能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争论
  • (二) 国家机关应该成为单位犯罪主体的理由
  • (三) 刑法将国家机关规定为犯罪主体的意义
  • 五、团体
  • 第三部分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结构
  • 一、学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结构的争论
  • (一) 两主体说
  • (二) 复合主体说
  • (三) 单一主体说
  • 二、自然人是单位犯罪主体资格不可缺少的要件
  • 三、自然人行为归因于单位犯罪主体的条件
  • (一) 行为的职务性
  • (二) 动机的单一性
  • (三) 犯罪的法定性
  • (四) 单位的意志性
  • 四、在单位犯罪情形下刑法处罚自然人是统治者功利主义的表现
  • 第四部分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司法否定之情形
  • 一、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司法否定的含义
  • 二、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司法否定的理论基础
  • 三、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司法否定之情形
  • (一) 以虚假手段骗取法律确认的“合法单位”
  • (二) 单位成立后丧失单位主体资格
  • (三) 公司财产与公司成员个人财产混同的公司
  • (四) 名为集体,实为个人的单位
  • (五) 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中饱私囊
  • (六) 利用企业法人的设立、变更逃避债务
  • (七) 以违法犯罪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在成立后主要从事犯罪活动的公司
  • (八) 一人公司犯罪主体资格司法否定之情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单位犯罪主体地位及其责任追究——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为中心[J]. 河南社会科学 2019(12)
    • [2].合伙企业不是单位犯罪主体的法律逻辑[J]. 法律适用 2019(23)
    • [3].单位犯罪主体问题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05)
    • [4].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探析[J]. 法学杂志 2016(06)
    • [5].浅议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1)
    • [6].目的论视角下论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定的限制适用[J]. 法制与经济 2015(02)
    • [7].一人公司及“机关”的单位犯罪主体性质略议[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8].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认制度问题研究——以刑事责任能力为分析路径[J]. 刑事法评论 2011(02)
    • [9].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条件及其认定[J]. 毕节学院学报 2014(05)
    • [10].一人公司的单位犯罪主体的适格性探析[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9)
    • [11].单位犯罪主体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3(17)
    • [12].司法实务中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J]. 学理论 2010(31)
    • [13].论单位犯罪主体的认定[J]. 人民论坛 2010(36)
    • [14].我国刑法单位犯罪主体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07)
    • [15].单位犯罪主体范围的认定问题[J]. 法制与社会 2009(20)
    • [16].单位犯罪主体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J]. 太原大学学报 2009(03)
    • [17].单位犯罪主体面临的新挑战——由“新疆一法院涉嫌单位受贿案”切入[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8].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主体之否定[J]. 法制与社会 2008(20)
    • [19].单位犯罪主体若干问题探讨[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8(07)
    • [20].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资格新探[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1].试论单位犯罪的主体认定[J]. 消费导刊 2008(03)
    • [22].单位犯罪主体资格否认之情形分析[J]. 人民检察 2011(07)
    • [23].单位犯罪及其主体研究——兼议"国家机关"非犯罪主体化[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4)
    • [24].论刑法犯罪中国家机关的主体资格[J]. 知识经济 2012(19)
    • [25].浅析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及司法会计侦查对策[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5)
    • [26].浅谈单位犯罪认定问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11)
    • [27].论单位犯罪的法定主体[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05)
    • [28].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资格之思考[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4)
    • [29].论单位犯罪的主体[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
    • [30].境外企业能否成为我国单位犯罪主体 以走私犯罪案件为分析视域[J]. 中国检察官 2008(11)

    标签:;  ;  ;  ;  

    单位犯罪主体资格若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