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研究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获取海外企业先进技术和R&D能力逐渐成为我国企业现阶段开展跨国并购的重要动机。所谓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是指企业借助投资并购的形式购买国外公司、研发机构,进而获取企业先进技术,提高母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海外竞争力的一种并购方式。如何顺利地借助跨国并购手段获取先进技术,进而实现企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升级的跨越式发展,是政府和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系统性研究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有效途径推动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发展,对实现我国企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的换代升级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收集和整理了相关文献和理论,基于解释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一般范式-内部化理论,分析确定了技术获取型企业跨国并购三大影响因素(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企业环境)及12个具体影响因素。其次,文章分析了中国企业现阶段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发展状况、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7大因素。最后,根据专家调查问卷,运用AHP层次分析方法针对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发现了东道国政治阻力的大小状况、企业基于技术并购目标研判的准确程度、企业吸收目标技术能力强弱程度是我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时首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文章最后基于前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对于我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活动、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
  • 1.3.1 文章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相关概念
  • 2.2 国外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相关研究
  • 2.2.1 对外直接投资针对技术的理论总结
  • 2.2.2 跨国并购针对技术获取的相关理论研究
  • 2.3 国内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相关研究
  • 2.3.1 界定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涵义
  • 2.3.2 技术获取型企业跨国并购相关研究
  • 2.4 跨国并购影响因素一般范式-内部化理论
  • 第三章 技术获取型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理论析出
  • 3.1 宏观环境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法律环境
  • 3.1.4 文化环境
  • 3.2 行业环境
  • 3.2.1 技术的先进和隐默程度
  • 3.2.2 技术生命周期的不确定性
  • 3.2.3 行业的竞争状况
  • 3.2.4 行业规模经济性
  • 3.3 企业环境
  • 3.3.1 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
  • 3.3.2 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
  • 3.3.3 企业的并购经验
  • 3.3.4 企业的人力资源整合能力
  • 第四章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实践提炼
  • 4.1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状况
  • 4.1.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状况
  • 4.1.2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状况
  • 4.2 中国企业在宏观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
  • 4.2.1 东道国政治阻力大
  • 4.2.2 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人力资源整合困难
  • 4.2.3 对东道国法律熟悉程度不足
  • 4.3 中国企业在微观实践方面存在的不足
  • 4.3.1 企业基于技术并购目标的研判失误
  • 4.3.2 企业吸收目标技术的能力不强
  • 4.3.3 企业的管理整合能力不足
  • 4.3.4 企业的资金实力薄弱
  • 第五章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AHP 层次分析法实际应用概述
  • 5.1.1 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5.1.2 构造两两要素比较判断矩阵并邀请专家评定
  • 5.1.3 统计计算权重
  • 5.1.4 进行一致性检验
  • 5.2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构建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 5.2.2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1.1 完善政府引导和服务职能
  • 6.1.2 对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跨国并购,政府应给予财政支持
  • 6.2 企业层面
  • 6.2.1 对目标技术的匹配性和适用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判
  • 6.2.2 加强R&D 投入,做好目标技术的知识储备
  • 6.2.3 重视目标企业技术人员稳定,防止人才流失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影响因素权重调查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产学研合作视角下企业技术获取协同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17(07)
    • [2].情报·风投资本家·创新企业主——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获取机制“英克特尔模式”探析[J]. 美国研究 2020(05)
    • [3].“二元论”视角下的技术获取战略与吸收能力——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14(02)
    • [4].中国企业在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实践与战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09)
    • [5].外部技术获取与本土企业全球创新:内部研发的中介效应[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03)
    • [6].企业技术获取模式的内在联系——基于关系基的演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4)
    • [7].吉利控股汽车公司的技术获取战略[J]. 商 2013(04)
    • [8].技术获取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文献综述[J]. 管理观察 2018(31)
    • [9].技术获取模式、吸收能力和产业绩效关系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4(06)
    • [10].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量化与评估[J]. 工业技术经济 2014(12)
    • [11].企业技术获取模式与创新产出——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1)
    • [12].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的控制权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 [13].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国际化发展战略[J]. 国际经济合作 2012(09)
    • [14].政府支持对工业企业技术获取策略的差异性影响——基于不同类型创新激励政策的比较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5)
    • [15].外部技术获取下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基于技术国别属性视角[J]. 情报杂志 2017(01)
    • [16].发达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技术获取型投资的特征比较[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 [17].合作方技术获取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 2011(09)
    • [18].应用网络技术获取科技信息资料实践[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9(02)
    • [19].本土软件企业技术获取对创新新颖度提升的影响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06)
    • [20].中国对美国技术获取型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吸收能力视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04)
    • [21].中国企业实现技术获取型国际化的可行模式[J]. 广东科技 2014(01)
    • [22].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企业和韩国企业的对比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6(08)
    • [23].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研究[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13(04)
    • [24].外部技术获取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产品多元化的中介作用研究[J]. 经济管理 2016(05)
    • [25].中美BIT背景下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投资的策略[J]. 对外经贸实务 2015(02)
    • [26].技术获取渠道与我国技术水平实证分析——基于2003—2009年地区面板数据[J]. 滨州学院学报 2012(04)
    • [27].投资高能效驱动技术获取高回报[J]. 现代制造 2008(17)
    • [28].区域社会资本对新企业外部技术获取行为作用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4)
    • [29].我国企业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07)
    • [30].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关注身边的浪费现象》教学案例[J]. 新课程(下) 2012(04)

    标签:;  ;  ;  

    技术获取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