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逼近红外预警技术分析

导弹逼近红外预警技术分析

一、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敬民,杨帆[1](2020)在《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发展浅析》文中提出首先从系统组成、改进与升级以及系统装备平台等三个方面对美国典型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的发展现状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介绍。然后,对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列装、持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最后,阐述未来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的发展趋势[1]。

白小叶,张建宇[2](2020)在《国外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电对抗技术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各种光电对抗装备已经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光电对抗已成为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战手段。论文主要介绍了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国外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并对电对抗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邓文林[3](2020)在《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这两种告警体制的原理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对其在直升机上的应用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目前国内外对于紫外告警及红外告警的研究、使用和评估情况来看,两种告警体制各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同时蓬勃发展。

郑海晶,白廷柱[4](2017)在《紫外告警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讨论了紫外告警技术原理,研究了导弹紫外辐射特性和导弹紫外辐射相关的发动机尾焰高温物质以及尾焰中可燃性物质二次燃烧,介绍了国内外紫外告警装备的发展及现状,论述了从第一代概略型紫外告警装备到第二代成像型紫外告警装备的发展过程。最后,分析总结了紫外告警技术的发展动向。

张元生[5](2015)在《机载光电告警系统技术发展分析》文中指出介绍了机载光电告警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国外机载光电告警系统的最新装备与研制情况,指出了机载光电告警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焦广伦[6](2014)在《预警机自卫系统现状与发展建议》文中认为对预警机自身目标特性、面对的主要威胁和预警机自卫系统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预警机自卫系统存在告警手段单一、自卫手段不足的差距。指出预警机自卫系统要向配备多元化的告警手段、形成复合对抗体系,信息综合处理、形成综合告警信息,有源和无源干扰结合、配备主动攻击手段和加强结构防护等方向发展,可为今后预警机自卫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王玺[7](2014)在《美军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定向红外对抗技术是当前发展最快的红外对抗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各军事强国的普遍重视。美军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其先进、完善的装备体系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分析了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其发展现状及趋势。

张爱珍,王延新[8](2013)在《机载红外告警技术分析》文中提出机载红外告警技术是随着红外制导导弹对飞行平台日趋严重的威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电告警技术,对来袭导弹、战斗机或其他重要威胁源进行逼近告警,能有效提高飞机的战场生存能力,是飞机平台重要的防御设备。分析了机载红外告警系统的合理工作方式、技术指标需求与发展以及在研制过程中需攻克的关键技术,以期对机载红外告警系统的研制有一定借鉴作用。

于远航[9](2012)在《日盲紫外导弹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战争中如何及早发现导弹的威胁,避开攻击,成为了导弹告警技术面临的新课题。由于紫外告警技术具有环境适应性强、虚警率低、体积小巧等优势,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文中研究了紫外探测技术的原理,以及紫外探测器的结构组成和性能,介绍了紫外告警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设计了导弹模拟系统和导弹告警系统中的紫外物镜。导弹模拟系统应用了阿基米德螺线的性质和像面照度公式,在实验室中保持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导弹接近速度和导弹与告警系统之间距离的模拟,并详细叙述了速度和距离值的确定过程;紫外物镜的设计采用了透射式的结构形式,使系统的能量集中度高、像面照度均匀,弥散斑尺寸小于紫外CCD的像元尺寸,视场角较大,满足了系统的使用要求。

郭劲,陈兆兵[10](2010)在《车载光电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陆军车载光电探测告警系统的应用需求及发展现状,文章重点从车载红外告警、紫外告警、激光告警、雷达告警以及复合告警的特点、国内外在此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各类车载光电告警系统研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总结了各种光电告警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其关键技术。

二、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发展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发展现状
    1.1 AN/AAQ-24(V)大型飞机红外对抗系统
        1.1.1 系统组成
        1.1.2 改进与升级
        1.1.3 采办与装备
    1.2 AN/ALQ-212(V)先进威胁红外对抗/通用导弹告警(ATIRCM/CMWS)系统
        1.2.1 系统组成
        1.2.2 改进与升级
        1.2.3 采办与装备
    1.3 通用红外对抗(CIRCM)系统
        1.3.1 系统组成
        1.3.2 试验与测试
    1.4 战术飞机红外对抗(TADIRCM)系统
        1.4.1 系统组成
        1.4.2 改进与升级
        1.4.3 采办与装备
2 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发展过程
    2.1 战争需求加快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列装
    2.2 促进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持续发展
        2.2.1 一体化
        2.2.2 全数据融合
        2.2.3 协同
    2.3 技术创新促进装备持续改进与升级
3 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发展趋势
    3.1 向通用化、小型化发展,提升综合性能,适应多型飞机平台需求
    3.2 具有标准接口,兼容原有或新型导弹告警设备,提升威胁目标告警评估能力
    3.3 构型采用整流罩+反射镜扫描方式,较原有的转塔构型提升了响应速度,具备对多目标的干扰能力
    3.4 采用多波段、高效率、环境适应性强和小型化的激光器
    3.5 采用“分布式”安装方式,满足未来红外对抗系统的要求
    3.6 应用平台将由已有平台扩大至包括战术战斗机、海军舰船、地面车辆、无人机等平台

(2)国外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光电对抗技术及应用
    2.1 光电侦察告警技术
    2.2 光电干扰对抗技术
3 国外光电对抗技术发展动向
4 光电对抗技术发展分析
5 结语

(3)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紫外告警
    2.1 第一代--概略型紫外告警系统
    2.2 第二代--成像型紫外告警系统
3 红外告警
4 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优劣对比分析
    4.1 紫外告警的优缺点
    4.2 红外告警的优缺点
5 结语

(5)机载光电告警系统技术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红外告警。
    2)紫外告警。
    3)激光告警。
    4)综合告警。
2 国外机载光电告警系统装备与研制情况
    2.1 多光谱导弹告警系统
    2.2 101KS-U导弹发射探测系统
    2.3 多色红外告警系统
    2.4 AN/AAR-59导弹告警系统
3 机载光电告警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3.1 关键技术
        1)目标威胁评估技术。
        2)大视场低畸变光学系统设计技术。
        3)超大面阵红外探测器技术。
        4)空地复合背景红外小目标检测技术。
        5)激光宽动态范围接收技术。
        6)环境适应性技术。
    3.2 发展趋势
        1)告警视场向超大视场方向发展。
        2)告警方式由单一方式向综合告警发展。
        3)产品由专用化向通用化方向发展。
4 结束语

(6)预警机自卫系统现状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预警机的目标特性
3 预警机面对的主要威胁
4 现役预警机自卫系统现状与差距
    4.1 告警系统
    4.2 干扰系统
        4.2.1 电子干扰
        4.2.2 红外对抗措施
        4.2.3 无源干扰
    4.3 差距
5 预警机自卫系统发展建议
    5.1 建立多元化的告警手段, 形成复合对抗体系
    5.2 信息综合处理, 形成综合告警信息
    5.3 有源和无源干扰结合, 配备主动攻击手段
    5.4 加强新材料等结构防护手段
6 结束语

(7)美军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美军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AN/ALQ-212(V)先进威胁红外对抗(ATIRCM)系统
    1.2 AN/AAQ-24(V)复仇女神定向红外对抗系统
    1.3 大型飞机红外对抗(LAIRCM)系统
    1.4 战术飞机定向红外对抗(TADIRCM)系统
2 美军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的发展趋势
    1)采用大功率激光器作为新型干扰源,发展“一击致命”的能力。
    2)发展多光谱综合告警,提高探测能力。
    3)积极发展多种应用平台。
3 结束语

(8)机载红外告警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机载红外告警系统工作方式
    1.1 分布探测式
    1.2 超大视场凝视式
2 机载红外告警技术指标
3 机载红外告警关键技术
    3.1 光学系统设计
    3.2 高灵敏度大面阵红外探测器
    3.3 点目标检测算法
    3.4 轻小型与环境适应性技术
4 结束语

(9)日盲紫外导弹告警光学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紫外导弹告警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小结
第二章 紫外探测技术在导弹告警系统的应用
    2.1 导弹告警系统的分类及原理
    2.2 紫外辐射的在大气中的传输特性
    2.3 紫外探测器
    2.4 目标源和背景环境的紫外辐射特性
    小结
第三章 导弹模拟系统的设计
    3.1 导弹模拟系统的实现过程
    3.2 导弹模拟系统的光学系统模拟设计
    3.3 导弹接近速度的估算
    3.4 导弹与告警系统之间距离的的估算
    小结
第四章 紫外告警系统的紫外物镜设计
    4.1 紫外物镜系统的技术指标
    4.2 紫外物镜的光学系统选型
    4.3 紫外物镜的像差校正过程
    4.4 紫外物镜的设计结果及像质评价
    4.5 紫外物镜设计结果的规划
    小结
第五章 公差分析
    5.1 光学系统公差的基本概念
    5.2 制定公差的方法
    5.3 公差分析结果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10)车载光电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车载光电告警技术发展历程
3 国内外车载光电告警装备发展现状
    3.1 车载主动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
        3.1.1 雷达告警
        3.1.2 主动式复合告警
    3.2 车载被动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
        3.2.1 红外告警
        3.2.2 紫外告警
        3.2.3 激光被动告警
        3.2.4 被动式复合告警
4 我国在车载光电告警系统研制中的问题
5 总结

四、导弹逼近红外告警技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红外定向对抗系统装备发展浅析[J]. 刘敬民,杨帆. 光电技术应用, 2020(06)
  • [2]国外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J]. 白小叶,张建宇. 舰船电子工程, 2020(06)
  • [3]紫外告警与红外告警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对比[J]. 邓文林.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4)
  • [4]紫外告警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J]. 郑海晶,白廷柱. 红外技术, 2017(09)
  • [5]机载光电告警系统技术发展分析[J]. 张元生. 电光与控制, 2015(06)
  • [6]预警机自卫系统现状与发展建议[J]. 焦广伦. 电讯技术, 2014(08)
  • [7]美军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研究综述[J]. 王玺. 飞航导弹, 2014(07)
  • [8]机载红外告警技术分析[J]. 张爱珍,王延新. 航天电子对抗, 2013(06)
  • [9]日盲紫外导弹告警光学系统设计[D]. 于远航. 长春理工大学, 2012(02)
  • [10]车载光电告警装备的发展现状与分析[J]. 郭劲,陈兆兵. 光机电信息, 2010(09)

标签:;  ;  ;  ;  ;  

导弹逼近红外预警技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