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2007年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及准则制定机构纷纷探索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和应对性措施。美国金融机构认为“按市值计价”计量原则在经济剧烈波动时期,非理性地虚增或剧减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不合理地高估或低估企业利润,最终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危机爆发的主要诱因之一。这种指责迫使美国在随后颁布的经济稳定法案中明确规定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从最初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资产最佳计量属性,进而指责其是诱导危机爆发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最后暂停使用。美国公允价值应用理念的转变,促使会计理论界对公允价值微观技术层面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进行了深度反思。这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公允价值计量理论所探求的真实与公允观理念和会计稳健性对资产与负债、收入与费用不对称会计处理方法的背离,深层次角度上披露了各经济主体利益动态博弈和会计信息经济后果之本质。此次危机所导致的严重经济后果,也引起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和探讨公允价值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顺周期性。我国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China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简称CASC)2006年发布了39项新准则,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等17项具体准则中明确指出了公允价值应用范围。但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会计准则日益趋同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在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和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在危机中导致的严重经济后果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社会各个阶层。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应用公允价值在增强财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兼顾稳健性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此,本文结合我国现实政治和经济体制背景,选取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为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进行探索研究。本文研究共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简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详细归纳与总结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和会计稳健性相关概念,阐述了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特征,简要总结了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方法,梳理分析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在公允价值计量周期统计描述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波动影响会计稳健性水平的传导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下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趋势。第四部分选取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下2007-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综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会计稳健性产生的波动影响。第五部分以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为依据,结合我国特殊的政治和经济体制背景,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和研究展望。本文的创新及特色在于:首先,国内外学者在单一技术层面上对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理论研究可谓汗牛冲栋,但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对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结合研究实属凤毛麟角。本文选取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为视角对会计稳健性进行前瞻性探索研究,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拓展了对会计稳健性研究的新思路,丰富了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的理论研究。其次,本文选取处于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下2007-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并在对盈余-股价回报关系度量模型与Ball和Shivakumar的应计-现金流关系度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所引起的会计稳健性的变动程度,增强了实证分析的严谨性和可比性,使研究结论更具说服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公允价值与稳健性相关理论分析
  • 一、公允价值及其顺周期效应相关概念
  • 二、会计稳健性相关概念及其度量
  • 三、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会计稳健性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公允价值计量周期的统计描述
  • 二、经济繁荣期公允价值计量对稳健性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三、经济紧缩期公允价值计量对稳健性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四章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的选取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模型和变量指标的选取
  • 四、实证检验及分析
  •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控股股东、管理层持股与会计稳健性[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05)
    • [2].财务独立特征与会计稳健性管理探讨[J]. 纳税 2018(35)
    • [3].会计稳健性、真实盈余管理与审计定价[J]. 财会通讯 2019(06)
    • [4].会计稳健性、管理层防御与真实盈余管理[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9(06)
    • [5].董事长上山下乡经历与会计稳健性[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9(07)
    • [6].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会计稳健性的中介作用[J]. 预测 2019(03)
    • [7].“投资收益”的披露形式变更影响会计稳健性吗?——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9(06)
    • [8].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及其限度[J]. 财会学习 2019(19)
    • [9].会计稳健性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分析——基于实证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26)
    • [10].市场化程度、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19(04)
    • [11].制度化视角下会计稳健性问题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05)
    • [12].管理层短视、会计稳健性与企业创新抑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7(06)
    • [13].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必然导致会计稳健性下降吗?[J]. 会计研究 2017(11)
    • [14].会计稳健性文献回顾与展望[J]. 财务研究 2017(06)
    • [15].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计稳健性与公司价值[J]. 证券市场导报 2018(03)
    • [16].会计稳健性对融资成本影响的研究[J]. 经贸实践 2018(05)
    • [17].会计稳健性与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税收征管强度的调节效应[J]. 财会通讯 2018(15)
    • [18].股权特征影响下会计稳健性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07)
    • [19].高管权力与会计稳健性相关性分析——基于法律环境的调节效应[J]. 财会通讯 2018(24)
    • [20].女性高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8(04)
    • [21].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基于沪深A股市场会计稳健性的经验证据[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2].关于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J]. 纳税 2018(26)
    • [23].银行竞争与会计稳健性[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18(05)
    • [24].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8(05)
    • [25].会计稳健性、经济景气度与企业价值[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8(03)
    • [26].会计稳健性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综述[J]. 纳税 2018(33)
    • [27].高管审计背景、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J]. 财会月刊 2018(24)
    • [28].会计稳健性与股价同步性关系实证研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5)
    • [29].风险投资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01)
    • [30].论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融合[J]. 会计师 2017(05)

    标签:;  ;  ;  ;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