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面效应,人类过于频繁的活动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过度追求,很多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突显出来,如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由于在立法方面缺乏完善的救济程序,使得公共利益在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进而损害到了公民个人的利益。在现代社会中,针对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程序制度来保护,这些制度对于现代民事公益诉讼的解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尽管这些制度设计的初衷大多不是为了民事公益诉讼。我国的诉讼构架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是有很大缺陷的,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仅仅规定了代表人诉讼这一群体诉讼制度,虽然其具备一定解决公益问题的功能,但其在民事公益诉讼方面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完全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解决公益问题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原告资格的认定停留在“直接利害关系人”层面,这也成为我国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一大理论障碍。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共利益的案件,但大多因为当事人不适格等原因而得不到法院的支持。面对民事公益诉讼被法院驳回的命运,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民事公益诉讼存在着不同于传统民事诉讼的特点,使得在法制建设相对保守的我国要进行一系列的理论突破还存在很大的现实障碍。故本文提出在我国构建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设想:第一章是民事公益诉讼的概述。包括对公共利益概念的界定以及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第二章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角度对公益诉讼产生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引申出目前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三、四章通过对国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介绍和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诉讼传统,分析现行代表人诉讼制度。第五章从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诉讼形式的选择、案件范围以及相关保障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全方位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构建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关于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笔者主张赋予检察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公民个人提起民事公益诉的资格;诉讼形式方面,笔者主张在我国建立起团体诉讼制度;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限定在纯粹型民事公益诉讼,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国有资产流失、反垄断和环境保护这三类案件;在诉讼费用方面确立了主要由被告承担的原则,同时建立起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对国外制度的分析加上对我国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以期为推动我国民事诉讼法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尽绵薄之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 一、公共利益的界定
  • (一) 公共利益不等同于国家利益
  • (二)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统一
  • 二、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 三、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
  • 第二章 现代公益诉讼产生的必然性——从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角度分析
  • 一、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历史流变
  • 二、现代公益诉讼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 (一) 国家对市民社会的适度干预要求法律手段的介入
  • (二) 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制衡需要国家的适当分权
  • (三) 市民社会利益格局的多元化要求对各种利益的全面保护
  • (四) 市民社会多元利益的冲突推动法律制度的创设与改革
  • 三、建立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
  • 第三章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比较研究
  • 一、英美法系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 (一) 美国
  • (二) 英国
  • 二、大陆法系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 (一) 德国
  • (二) 法国
  • (三) 日本
  • 三、两大法系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比较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四、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诉讼形式的比较与选择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之现状
  • 一、我国公共利益保护之现状
  •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
  • (一) 代表人诉讼制度概述
  • (二) 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与美国集团诉讼之比较
  • 第五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 一、民事公益诉讼之原告资格分析
  • (一) 检察院之原告资格分析
  • (二) 公民个人之原告资格分析
  • (三) 社会团体之原告资格分析
  • 二、民事公益诉讼之诉讼形式
  • (一) 德国团体诉讼的优势
  • (二) 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具体构建
  • 三、民事公益诉讼之案件范围
  • 四、民事公益诉讼之程序保障制度
  • (一) 诉讼费用的负担问题
  • (二)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代表人诉讼制度:分析与评价[J]. 社科纵横 2019(10)
    • [2].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完善[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06)
    • [3].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立法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5(04)
    • [4].从代表人诉讼制度出发谈引进集团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 智富时代 2017(03)
    • [5].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现状研究及建议[J]. 法律与生活 2016(07)
    • [6].试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 民主与法制 2009(23)
    • [7].种子质量纠纷中代表人诉讼制度的适用与反思[J]. 法制与社会 2011(16)
    • [8].试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现状及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1(06)
    • [9].从与美国集团诉讼制度的比较看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J]. 知识经济 2009(02)
    • [10].论群体性纠纷的诉讼机制——以完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为视角[J]. 经济师 2009(04)
    • [11].论复合型代表人诉讼制度在我国的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09(26)
    • [12].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浅探[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6)
    • [13].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J]. 山东审判 2008(06)
    • [14].环境侵害下的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功能局限与制度创新[J]. 河北法学 2008(01)
    • [15].对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建议——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角度谈起[J]. 现代经济信息 2008(02)
    • [16].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完善[J]. 法治论坛 2008(03)
    • [17].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分析与研究——从大规模侵权角度出发[J]. 东方企业文化 2013(19)
    • [18].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9].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以职权型示范诉讼为补充[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
    • [20].证券侵权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制度缺陷及完善途径[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21].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研究[J]. 河南教育(高校版) 2008(09)
    • [22].我国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滥觞与完善[J]. 南方金融 2020(06)
    • [23].由食品安全纠纷论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09(29)
    • [24].论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构建[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5].我国代表人诉讼与美国集团诉讼的比较研究[J]. 商 2015(02)
    • [26].证券民事纠纷代表人诉讼制度的适用性[J]. 法治研究 2013(07)
    • [27].环境侵权案中运用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思考——以河南省19户村民诉高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为例[J]. 环境保护 2014(Z1)
    • [28].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实践困境与对策[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0(05)
    • [29].论我国证券欺诈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 天津法学 2012(03)
    • [30].中英代表人诉讼比较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8(14)

    标签:;  ;  ;  ;  ;  

    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