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极学说源流研究

六极学说源流研究

论文题目: 六极学说源流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医学史

作者: 闫晓宇

导师: 梁峻

关键词: 六极学说,源流,学术史,中医学

文献来源: 中国中医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六极”作为病证的名称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桑根白皮:……主伤中、五劳六极……”。《金匮要略》中也有:“……,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则明确指出六极的概念是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南北朝时代的《删繁方》完整地论述了对六极疾病治疗的理法方药,建立了独特的辨证治疗方法。 论文采用了对相关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主要研究六极疾病的演变情况、学术文献思想的形成以及衰落的原因。 《删繁方》中对“六极”的治疗已作系统论述,将筋、脉、肉、气、骨五极与肝、心、脾、肺、肾五脏紧密联系在一起,借用《内经》中五体的概念来构建“六极”概念的理论框架。但是,“六极”理论又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五体学说。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点,“气极”来替代“皮极”是适合医学应用的选择。第二点,“精极”的出现。第三点,“髓极”与“肺极”的出现。但论述也过于简单,在概念的解释上也不够明确,因此这两种说法对后世的影响很小。 文献研究表明,“六极”学说很可能与活跃于汉魏之际的扁鹊学派有着很大的联系,而扁鹊的“六绝”理论则很可能是六极理论另一个重要来源。此外,在《删繁方》中提出了“善疗病者,病在皮毛肌肤筋脉而疗之,次疗六腑;若至五脏,则半死半生矣”的治疗总则,与《史记》中记载扁鹊见齐桓侯时所采用的“腠理——肌肤——肠胃——骨髓”,由浅入深传变的认识与治疗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六极”属于虚劳病中的一种,是形体虚衰到非常严重程度的一种表现。对“六极”症状的描述,以《诸病源候论》中的记载最具代表性。其中,“精极”则与其他脱胎于“五体”概念的五极有很大的区别,是一种更加严重的虚损。有关其病因与病机,六极病在宋代以前以外感病因学说为主,由《内经》中的五痹“复感于邪”的理论发展而来的。“精极”与其他五极不同,比其他五极虚衰的程度更深。精极是在其他五极虚衰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肾藏精”,精极的概念也是后世“久病及肾”理论之先河。 古代中医有一种通过形体的不同层次来辨证的方法,即将形体分为从表到里的不同层次,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病位也逐步

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0 前言

1.六极学说演变

1.1."六极"病的早期记载

1.2.魏晋隋唐时期对"六极"学说的系统阐述

1.2.1."六极"的名称

1.2.2."六极"病的症状

1.2.3."六极"病的病因与病机

1.2.4."六极"病的治疗原则与证候分型

1.3.宋元明清时期对"六极"学说的简化

2.六极学说的研究

2.1.六极的六分思想探源

2.1.1.人事的六分思想

2.1.2.自然六分思想

2.1.2.1.《周易》六爻观念

2.1.2.2.事物六分法

2.1.3.疾病六分思想

2.1.3.1.六淫

2.1.3.2.六气

2.1.3.3.六脏器

2.1.3.4.六气病症

2.1.4.六腑之应

2.1.5.《伤寒论》六经病证

2.1.6.扁鹊六绝病症

2.2 六极病传思想探源

2.2.1.生成有序

2.2.2.病传有序

2.2.3.《周易》六爻模式与《伤寒论》六经传变观

2.2.4.《内经》疾病传变思想

2.2.4.1.形体病传

2.2.4.2.形体病传途径

2.2.4.3.疾病传变的因素

2.2.5.《难经》的虚损病传理论

2.3.六极伏邪致病思想

2.3.1 伏气致病学说萌芽于先秦时代

2.3.1.1.提出"故邪留而未发"的伏气观

2.3.1.2.宿疾伏邪论

2.3.1.3.寒热伏邪论

2.3.1.4.邪伏正虚

2.3.1.5.伏气致病发生发展机理

2.3.2.伏气致病学说创立于西晋时期

2.3.3.伏气致病学说发展于隋唐时代

2.4.六极病因病机源流

2.4.1.《内经》论痹

2.4.1.1.痹证内伏于脏腑

2.4.1.2.痹伤形体

2.4.1.3.痹证内传的机理

2.4.2.风邪致病

2.4.3.诸病源候论对痹症的认识

2.4.3.1.形体痹症

2.4.3.2.痹客机体的病机

2.4.4.《诸病源候论》对中风的认识

2.4.4.1.中风致虚

2.4.4.2.五脏中风

2.4.5.《中藏经》对于痹证的认识

2.4.6.《中藏经》的风中思想

2.5.形体辨证探源

2.5.1.《内经》形体病症学说

2.5.1.1.形体的天人相应观

2.5.1.2.人体内外整合观

2.5.1.3.病因病机学理论

2.4.1.4.病证

2.5.1.5.形体病证诊断思想

2.5.1.6.形体疾病治则

2.5.1.7.形体疾病治法

2.5.2.《难经》形体病证观

2.5.2.1.失眠

2.5.2.2.寒热

2.5.2.3.虚损

2.5.2.4.六绝

2.5.2.5.诊法

2.5.2.6.治法

2.6.六极理论中的精本思想探源

2.6.1.自然精本思想概述

2.6.1.1.诸子对"精气"概念的认识

2.6.1.2.精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根本

2.6.1.3.精气的特点

2.6.2.人体精气为本思想概说

2.6.2.1.人体的精气理论

2.6.2.2 精气为人概述

2.6.2.2.1.气是人体构成的基本元素

2.6.2.2.2 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2.6.2.3 阴阳构精,化生成人

2.6.2.4.精气充盈,升降出入有序

2.6.3.精气与脏腑

2.6.4.精气与形体

2.6.5.人体精气贵动恶滞

2.6.6.人体精气虚藏恶扰

3.六极学说述评

3.1.内因:理论自身的缺陷

3.1.1.理论过于烦琐,不切临床实用

3.1.2.理论表述混乱,缺乏系统性

3.1.3.理论牵强,缺乏独创性

3.2.外因:时代的变迁

3.2.1.医学发展方向的变化

3.2.2.新理论的冲击

4.结语

5.致谢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六极辑佚

发布时间: 2005-07-28

相关论文

  • [1].北京四大名医研究[D]. 李岩.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2].北京御医学派研究[D]. 徐江雁.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3].《黄帝内经》病证源流及名实考[D]. 刘光华.辽宁中医学院2005
  • [4].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D]. 郝先中.华东师范大学2005
  • [5].民国时期的北平中医药发展史研究(1912-1949)[D]. 董泽宏.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 [6].近代中医防治重大疫病史[D]. 吴文清.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
  • [7].《内经》病因病机学说源流研究[D]. 马小兰.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8].《金匮要略》内科杂病学术思想研究[D]. 孔立.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 [9].《灵枢经》的文献研究[D]. 成建军.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
  • [10].玛雅医学及其与中医学的初步比较[D]. 郑毓新.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标签:;  ;  ;  ;  

六极学说源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