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联系社会政治、时代文化和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昆曲的定位,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昆曲的传承和发展情况进行整体研究。论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昆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论文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前,昆曲在古代的发源及盛极而衰、昆曲在近代的衰而未亡现象进行理论总结并分析原因,继而对新中国成立以后昆曲的现实处境进行剖析,展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政府、知识分子、演艺人员是传承和发展昆曲的三大主体;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显著。在政府引导下,昆曲剧目、昆曲舞台艺术、昆曲理论研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部分论述昆曲剧目的传承和发展。论文将当代昆曲剧目划分为四类:传统戏、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和其他新创戏,并以这四类昆曲剧目为专题,根据政府政策导向、流行文化的影响等社会背景,分别对四类昆曲剧目的历史和现实发展状况进行论述,展示昆曲剧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思考不同类型昆曲剧目的传承、发展方式及其意义,探讨昆曲剧目的传承、创作中的不成熟之处并尝试对相关问题作出解答。第三部分论述昆曲舞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论文以昆曲舞台表演艺术的直接传承人——演员为重点,首先论述南、北各地一代代昆曲传承人的培养情况,并从国家制定的演艺人才培养方面的新举措上,指出人们关于昆曲传承人的认识误区.然后,论述当代昆曲演员如何运用传统美学思想塑造新的昆曲人物,以此体现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第四部分论述昆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探索.论文首先概述20世纪前期昆曲研究情况,再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昆曲研究情况,以体现学术传统的延续。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研究情况,依据社会背景和学术研究自身特点,划分为三个时期。最后论述昆曲理论对艺术实践的影响,以突出昆曲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传承和发展昆曲的现实意义
  • 二、关于“昆曲在当代生存状况之研究”的概述
  • 三、本论文的研究构想与意义
  • 第一章 昆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昆曲的历史兴衰(新中国成立以前)
  • 一、昆曲的发源及盛极而衰
  • 二、昆曲衰而未亡
  • 第二节 昆曲的现实处境(新中国成立以后)
  • 一、1949年——1958年
  • 二、1958年——1976年
  • 三、1976年——2001年
  • 四、2001年以后
  • 第二章 昆曲剧目的传承和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戏
  • 第二节 整理改编传统戏
  • 一、20世纪50年代的整理改编传统戏
  • 二、20世纪80年代的整理改编传统戏
  • 三、20世纪90年代的整理改编传统戏
  • 四、21世纪以来的整理改编传统戏
  • 第三节 新编历史戏
  • 一、20世纪50、60年代的新编历史戏
  • 二、20世纪80年代的新编历史戏
  •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编历史戏
  • 第四节 现代戏和其他新创戏
  • 一、历史溯源
  •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昆曲现代戏创作
  • 三、昆曲能否演现代戏
  • 第三章 昆曲舞台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 第一节 艺术薪火代代传
  • 一、新中国的首批昆曲演员
  • 二、昆曲接班人的培养
  • 三、关于昆曲传承人的思考
  • 第二节 继承与发扬昆曲表演艺术的传统
  • 一、表演贵乎传神,传神重在入情
  • 二、演员对“传神”、“入情”美学的继承与发扬
  • 第四章 昆曲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探索
  •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昆曲研究
  • 第二节 20世纪50、60年代的昆曲研究
  • 一、戏曲史料、文献的搜集整理
  • 二、戏曲史论研究
  • 三、昆曲艺术论著
  • 第三节 1979——1999年的昆曲研究
  • 一、曲本、曲论、曲家的辑录、校注和考证
  • 二、戏曲史、论研究
  • 三、昆曲的专门研究
  • 第四节 21世纪的昆曲研究
  • 第五节 昆曲理论对艺术实践的影响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结论
  • 二、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昆曲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