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成因的实证研究

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成因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金融机构存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金融机构的存差,在单个金融机构和整体金融体系中反映的分别是资金运用效率和资金投向渠道的转移,因此它具有不同的微观和宏观经济效应。存差的形成是经济运行结果在金融领域的集中反映,也是金融体制加快改革和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重要表现。本文将在简要分析存差经济效应的基础上,主要从存差的成因角度出发来进行详细阐述。本文以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成因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和金融机构存差现状的实际情况,阐述存差的内涵及其对经济与金融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对存差的形成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另一方面,选取11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存差的形成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1995年以来金融机构存差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对存差的涵义以及现状和发展状况的概述。并指出了存差总额不断扩大、存差率逐年提高、存贷比逐年递减和金融机构中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差规模居首位的存差现状。第二部分,针对存差的存在对经济与金融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对经济与金融的宏观调控、金融机构业务发展、金融市场资金运营效率、金融机构风险、区域性经济、资本市场对资金产生的各种效应的角度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三部分,从理论的角度结合我国国情对存差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经济总量的扩张、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占用、金融机构资金运用中外汇占款的比重上升、金融机构资产多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下非信贷资产(如有价证券投资)业务量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对不良贷款的剥离与核销及经营理念、方式的转变以及现金需求趋缓成为存差扩大的原因。第四部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存差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得到第一主成分因子和第二主成分因子及其相应所包含的变量因子。第五部分,在双重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最后的结论。存款余额的递增是存差的不断攀升的直接原因;由于资金运用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使证券投资比例的递增成为存差扩大的间接原因;不良贷款率是金融机构存差存在的内在原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问题提出的背景
  • 2、文献综述
  • 3、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4、论文的结构
  • 第1章 95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差的发展情况
  • 1.1 存差的定义
  • 1.2 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现状
  • 1.2.1 存差总额不断扩大
  • 1.2.2 存差率逐年提高
  • 1.2.3 存贷比逐年递减
  • 1.2.4 金融机构中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差规模居首位
  • 第2章 存差对金融与经济的影响
  • 2.1 存差对金融及经济的积极影响
  • 2.1.1 存差具有宏观调控作用
  • 2.1.2 存差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2.2 存差对金融及经济的消极影响
  • 2.2.1 降低了调控成效,加大调控难度
  • 2.2.2 降低金融市场资金运营效率,加大金融机构风险
  • 2.2.3 加剧区域性经济失衡
  • 2.2.4 对资本市场产生资金溢出效应
  • 第3章 存差形成的原因
  • 3.1 经济总量的扩张带来存差扩大
  • 3.2 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占用
  • 3.3 资金运用的变化带来存差扩大
  • 3.4 金融机构对不良贷款的剥离与核销及经营理念、方式的转变
  • 3.5 现金需求趋缓使存差扩大
  • 第4章 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成因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4.1 综合评价
  • 4.1.1 综合评价概述
  • 4.1.2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4.2 实证研究
  • 4.2.1 评价指标的同向化处理
  • 4.2.2 指标的选择
  • 4.2.3 主成分分析模型
  • 4.2.4 数据选取的说明
  • 4.2.5 综合评价结果及说明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金融机构竞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 科技与经济 2019(06)
    • [2].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12)
    • [3].银行业金融机构降成本难点[J]. 中国金融 2019(22)
    • [4].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法律特征与风险规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0(01)
    • [5].关于金融机构社区活动策划的几点思考[J]. 中外企业家 2020(06)
    • [6].浅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J]. 中外企业家 2020(06)
    • [7].5G时代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智能安防[J]. 智能建筑 2019(11)
    • [8].银行金融机构远程签约法律问题分析及建议[J]. 金融科技时代 2020(04)
    • [9].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时代金融 2020(09)
    • [10].新型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10)
    • [11].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消保工作难点及建议分析[J]. 商讯 2020(12)
    • [12].外资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中国战“疫”[J]. 中国外资 2020(05)
    • [1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05)
    • [14].抵债资产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及策略分析[J]. 现代商业 2020(12)
    • [15].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成金融机构生死大考[J]. 中国金融电脑 2020(05)
    • [16].金融机构如何开展依托平台经济的创新服务[J]. 金融电子化 2019(11)
    • [17].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四川省农村金融机构:影响、措施与对策[J]. 农村金融研究 2020(05)
    • [18].浅谈农村金融机构敏捷转型[J]. 广东蚕业 2020(01)
    • [19].构筑监管科技生态体系 破解金融机构合规难题[J]. 当代财经 2020(06)
    • [20].河南能源携手金融机构加快高质量发展[J].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20(06)
    • [21].金融机构强制性自救的中国价值及法律因应[J]. 现代法学 2020(04)
    • [22].“金网哨”:金融机构的网络哨兵[J]. 中国农村金融 2020(01)
    • [23].类金融机构研究[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0(04)
    • [24].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农村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9)
    • [25].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美国农村金融机构比较分析[J]. 农家参谋 2019(01)
    • [26].县级农合金融机构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12)
    • [27].英国若无协议脱欧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J]. 国际金融 2019(02)
    • [28].美国社区发展金融机构借鉴[J]. 中国金融 2019(08)
    • [29].全国各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排名[J]. 决策 2019(04)
    • [30].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 南方农业 2019(26)

    标签:;  ;  ;  ;  

    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成因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