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南黄海浮游细菌的分布特点与水文现象的影响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海洋生态学
作者: 李洪波
导师: 肖天
关键词: 聚球藻蓝细菌,异养细菌,黄海,水文现象,分布,下行控制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和分级稀释培养技术对我国南黄海聚球蓝细菌和异养细菌在各个季节的分布特点、摄食压力的来源以及物理水文现象对其分布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浮游细菌的年际变化进行了探讨。1.春季三个航次中聚球蓝细菌平均丰度为3.71×104 cells/ml,生物量为10.91μg Cl-1;异养细菌平均丰度为3.86×105 cells/ml,生物量为17.72μg Cl-1。在垂直方向上,聚球蓝细菌一直表现为中层>表层>底层,而异养细菌在每个航次中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仍是中上层丰度较大。春末夏初,海区多种水团的存在导致水域水文现象复杂,其中潮汐锋、层化现象等对浮游细菌的分布产生很明显的影响。聚球藻(Synechococcus)蓝细菌生物量最大值主要分布于潮汐锋区及层化区表层和水体中层,异养细菌生物量最大值则多出现在混合区的表、底层和层化区的表层。2.夏季对黄海冷水团鼎盛时期的浮游细菌的生态学研究表明:(1)垂直方向上聚球蓝细菌生物量和异养细菌的表现特点不同,聚球蓝细菌生物量的分布情况是中层>表层>底层;异养细菌丰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状况是表层>中层>底层。(2)聚球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为299%(平均为42.5%),异养细菌生物量与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比值为0.056.37(平均为0.85)。(3)浮游细菌的分布于水体温度和盐度变化有一定关系,冷水团中的浮游细菌生物量最低。(4)小型浮游动物对聚球藻蓝细菌的捕食率为0.200.42/d。3.秋冬季节,11月份黄海沿岸流比暖水流对聚球蓝细菌分布的影响要大,聚球蓝细菌主要分布在黄海沿岸流经过的南黄海北部水域;而异养细菌的分布在此时与聚球蓝细菌的分布恰恰相反。1月份,异养细菌的分布与暖流水的入侵有很好的相关性,主要分布在暖流水的舌锋位置34°N附近;聚球蓝细菌主要分布在暖流水经过的区域3334.5°N。秋、冬季,海区突出的水文特征为沿岸流及黄海暖流,它们的强弱、流向及分布直接影响了浮游细菌的分布状况。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前言
一、水生系统中的原核和真核微生物
二、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
三、经典食物链与微食物网之间的联系
四、浮游细菌分布的制约因素
五、海洋异养浮游细菌几个参数的测定方法和估算
六、浮游细菌生长速率和被摄食率的常用测定方法
七、黄海水文特征
第二章 黄海鳀鱼产卵场中的浮游细菌分布状况
第一节 浮游细菌的生态分布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2 浮游细菌的丰度和生物量调查
1.3 浮游细菌的昼夜变化
1.4 叶绿素
1.5 浮游细菌的稀释试验
2 结果
2.1 水文环境
2.2 浮游细菌水平分布
2.2.1 2002 年 6 月浮游细菌分布
2.2.2 2003 年 6 月浮游细菌分布状况
2.2.3 2004 年6 月浮游细菌分布特征
2.3 浮游细菌的昼夜变化
2.4 浮游细菌的摄食研究
2.5 添加小型桡足类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生长率的影响
2.6 浮游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
3. 讨论
3.1 浮游细菌的分布与南黄海春季水团的关系
3.2 海洋跃层对浮游细菌分布的影响
4.小节
第二节 潮汐锋对浮游细菌分布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黄海潮汐锋位置的确定
2.2 叶绿素a 浓度分布及其与潮汐锋的关系
2.3 潮汐锋对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2.4 潮汐锋对异养细菌生物量分布的影响
2.5 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生物量(CB)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PB)中所占比值分布以及其与潮汐锋的关系
3 讨论
3.1 潮汐锋对异养细菌的分布的影响
3.2 潮汐锋对聚球藻(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及其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中所占比值分布的影响
4 结语
第三章 浮游细菌在黄海冷水团中的分布状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取样站位
1.2 海洋浮游细菌的计数方法及生物量换算
1.3 聚球蓝细菌分级培养试验方法及其生长率的计算
2 结果
2.1 浮游细菌的大面分布
2.2 浮游细菌的垂直分布
2.3 浮游细菌昼夜变化
2.4 浮游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
2.5 浮游细菌中的聚球蓝细菌分级培养试验
3 讨论
3.1 黄海冷水团对浮游细菌分布的影响
3.2 聚球蓝细菌的分级培养结果
3.3 蓝细菌生物量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
4 小结
第四章 南黄海鳀鱼越冬场浮游细菌分布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和取样站位
1.2 海洋浮游细菌的计数和生物量的计算
1.3 叶绿素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文状况
2.2 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
2.2.1 2000-12-28~2001-1-10 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
2.2.2 2001.11.15~11.29 浮游细菌分布状况
2.2.3 2002.1.4~1.19 浮游细菌分布状况
2.2.4 2002.11.18~11.27 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
2.2.5 2003.1.5~1.17 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
2.2.6 2003.12.30~2004.1.10 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
2.3 浮游细菌的摄食压力来源
2.4 聚球蓝细菌对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贡献
3 讨论
3.1 浮游细菌分布与黄海暖流水的关系
3.2 异养细菌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4 小结
第五章 浮游细菌在南黄海的年际分布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时间和海域
1.2 浮游细菌的丰度和生物量的计算
1.3 叶绿素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文资料
2.2 浮游细菌丰度与温度的关系
2.3 浮游细菌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2.3.1 聚球蓝细菌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2.3.2 异养细菌与浮游植物的关系
2.4 浮游细菌Q_(10) 的计算
2.5 浮游细菌被摄食的季节变化
3 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4-12
参考文献
- [1].典型海洋环境中浮游细菌多样性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D]. 曾永辉.厦门大学2008
- [2].山东近岸海域浮游细菌、病毒生态学调查及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研究[D]. 张喆.中国海洋大学2008
- [3].黄、东海海洋浮游细菌的生态学研究[D]. 赵三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
- [4].太湖浮游细菌分子生态学及溶藻细菌的研究[D]. 田川.上海交通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山东近岸海域浮游细菌、病毒生态学调查及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研究[D]. 张喆.中国海洋大学2008
- [2].黄、东海海洋浮游细菌的生态学研究[D]. 赵三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
- [3].典型海洋环境中浮游细菌多样性及环境适应机制的研究[D]. 曾永辉.厦门大学2008
- [4].胶州湾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及菌群时空分布规律研究[D]. 刘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
- [5].黄海和东海微微型浮游生物分布研究[D]. 赵苑.中国海洋大学2010
- [6].北大西洋典型海湾浮游异养细菌群落特征研究[D]. 曲良.中国海洋大学2010
- [7].我国黄、东海典型生态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D]. 刘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
- [8].应用流式细胞计研究超微型浮游植物在中国东、黄海典型水域的分布[D]. 晁敏.华东师范大学2002
- [9].渤海湾近岸海域的细菌学研究及其在海岸带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D]. 肖慧.中国海洋大学2005
- [10].海洋典型功能细菌群的生态过程研究[D]. 张瑶.厦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