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的构建

论文摘要

温室气体改变全球气候,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中国政府与世界各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与温室效应作斗争。2009年,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40%-45%。对此,中国做出大胆的创新尝试,辽宁、广东、云南、陕西和湖北作为低碳试点省,由此引起了对省级区域的碳足迹核算的需求。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描述和评价我国省级地区的碳足迹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减排工作的计划、控制和考核。通过文献研究,对已有碳足迹核算理论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构建出一套合理的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理论框架。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由规模维度、结构维度和强度维度三个方面构成。并根据我国省级地区数据的特点,设计出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的初始指标。将三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展开,可得到最后指标体系41个初始指标,并对每个指标的定义和计算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通过我国30个省级地区的数据实证分析,运用聚类-复相关系数分析法,筛选出28个指标。并且筛选出的指标基本保存了原设定的理论框架。构建出的最终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通过了聚类分析的验证,证实了其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出来的指标体系进行指标标准化,并运用因子权重法设定权数,构建出区域碳足迹核算综合评价指标。最终得出30个省级区域的综合评分,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的分析,把全国30个省级区域分成4类:标杆省份、先进省份、一般省份和落后省份。并且可以得出各类省份碳足迹表现特点。为我国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理论框架构建
  • 2.1 碳足迹核算研究对象
  • 2.2 碳足迹核算理论综述
  • 2.2.1 从规模维度研究
  • 2.2.2 从结构维度研究
  • 2.2.3 从强度维度研究
  • 2.3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及框架构建
  • 2.3.1 研究模型
  • 2.3.2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的设计、筛选和验证
  • 3.1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设置原理
  • 3.1.1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特征分析
  • 3.1.2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的类型分析
  • 3.1.3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 3.1.4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5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 3.1.6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结构
  • 3.2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的设计
  • 3.2.1 规模指标的定义、说明及计算
  • 3.2.2 结构指标的定义、说明及计算
  • 3.2.3 强度指标的定义、说明及计算
  • 3.3 区域碳足迹核算初始指标筛选
  • 3.3.1 指标筛选的数据说明
  • 3.3.2 指标筛选的方法
  • 3.4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筛选结果及验证
  • 3.4.1 指标筛选的结果
  • 3.4.2 指标筛选结果的验证
  • 第四章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分析
  • 4.1 综合评价指标指标标准化与权重设定
  • 4.1.1 综合评价指标标准化
  • 4.1.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设定
  • 4.2 区域碳足迹核算综合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 4.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合成方法的选择
  • 4.2.2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内外碳足迹评价研究概述[J]. 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2(02)
    • [2].油墨制造业正面临确定碳足迹的艰巨挑战[J]. 中国粉体工业 2010(02)
    • [3].国际标准差异对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影响分析——以胶版印刷纸为例[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2)
    • [4].建筑化石能源碳足迹因子研究[J]. 建筑节能 2020(02)
    • [5].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物化阶段碳足迹测算案例研究[J]. 建筑节能 2020(04)
    • [6].旅游业碳足迹测算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20(03)
    • [7].什么是“碳足迹”[J]. 污染防治技术 2016(02)
    • [8].基于终端消费的山东省旅游碳足迹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1)
    • [9].“碳宝”与你同行[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社教材) 2016(12)
    • [10].擦除碳足迹[J]. 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 2017(08)
    • [11].浅析碳足迹分析方法[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6)
    • [12].计算“碳足迹”让企业了解自己[J]. 华人世界 2010(Z1)
    • [13].追寻机场碳足迹[J]. 中国民用航空 2014(06)
    • [14].从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必要性到减少个人碳足迹[J]. 世界环境 2020(01)
    • [15].旅游碳足迹的测算研究进展与展望[J]. 旅游研究 2018(02)
    • [16].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碳足迹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08)
    • [17].产品碳足迹定义及发展[J]. 居业 2017(07)
    • [18].基于碳足迹模型的旅游碳排放实证研究——以海南省为案例[J]. 经济管理 2016(02)
    • [19].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比较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20)
    • [20].碳足迹核算的国际标准概述与解析[J]. 生态学报 2014(24)
    • [21].循着“碳足迹”,遇见绿色[J]. 包装财智 2013(12)
    • [22].华孚获得碳足迹绿叶标签认证[J]. 纺织服装周刊 2013(21)
    • [23].基于物联网的产品碳足迹测算体系改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4)
    • [24].1996-2010年中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8)
    • [25].我国啤酒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研究[J]. 啤酒科技 2013(02)
    • [26].产品碳足迹评价简化方法与技术探讨[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3(03)
    • [27].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北京市居民消费碳足迹研究[J]. 资源科学 2012(03)
    • [28].追寻家具的碳足迹[J]. 家具 2012(02)
    • [29].减少碳足迹,你我须努力[J]. 创新科技 2012(05)
    • [30].论我国开展纺织产品碳足迹认证的必要性[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2(03)

    标签:;  ;  ;  

    区域碳足迹核算指标体系的构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