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迎接新世纪中国艺术的更大发展

拜年——迎接新世纪中国艺术的更大发展

一、新年贺辞——迎接新世纪中国美术的更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闫慈[1](2021)在《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文中提出艺术运动社既是一个以林风眠为首、由留法艺术家群体主导的现代社团组织,同时又有着乡缘、学缘等中国传统人际网络成分。它的崛起离不开蔡元培的支持,而“艺术运动”正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具体化实践。与同时代众多艺术团体一样,作为集体势力它昙花一现,但其高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以及人道主义艺术观下的形式语言探索却为中国美术现代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极有意义的路。本文采用艺术社会史和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文献史料扒梳和图像考证基础上,运用交叉比较研究的方式,将社团整体的实践活动与艺术观点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并侧重于艺术思想的文化史研究和阐释,构建艺术风格与社会时代诸因素之间的深切关联。文章整体结构共分五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主体由五章节构成。第一章从民国艺坛之变的角度切入,在纵向上,考察新文化运动前后艺坛思潮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给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潜在影响。在这个转捩多变的时代,有三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美术革命”具有的时代意义。作为旨在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中的一环,在“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思想浪潮下,“美术革命”以激进的战斗式标语强调西方写实主义艺术的价值优势,它象征着一个时代对西方文明的科学主义信仰,更为中国艺术界带来了不可小觑的思想文化冲击,开启了中国艺术大传统由写意走向写实、由精英走向大众、由超轶走向现实的现代之路。二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口号的提出。在蔡氏的人道主义德育观、以德育为中心的美育观与“审美不涉及功利”的现代美学观之间,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中国早期启蒙主义美学的一种重要特征。这种启蒙主义美学观及其中西文化调和论的立场,为艺术运动社成员艺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理论依据,其“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更是艺术运动社开展社会化“艺术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三是勤工俭学运动与欧洲艺术留学浪潮的兴起。它不仅为美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员基础,同时改变了早期留日学人统领艺坛的格局,为中国美术现代化探索吸纳了更为理性系统的西方资源。所有这些因素的书写,皆从文化史的角度,为我们解读艺术运动社的活动、艺术思想的特征与实质、艺术风格的隐喻及其命运走向提供了重要的场域参照。第二章围绕艺术运动社群体活动展开书写。首先,阐述自清末至民初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下的集群结社现象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概述在这一大背景下生成的现代艺术团体“艺术运动社”,论其起源、发展和变迁,针对社团人员的结构性分析,确定其中最具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物个案:林风眠、林文铮、吴大羽和李金发。其次,艺术运动社创建的首要目的和全部努力皆在促成一场社会性的“艺术运动”。这项艺术改革事业具体包括:新时代的新艺术创作、艺术理论研究与宣传、报刊丛书出版、开设研讨会和艺术展览会、建立专业化的艺术学校、组织美术馆、博物院、音乐院、戏剧院等众多方面。因此,本节选取出版、教育、展览三个具有系统性的角度,详细考察该团体的实践活动,把握其主要特征。再次,艺术运动社自其前身霍普斯会时期就是一个目标明确的团体,以“研究和介绍世界艺术,整理中国古代艺术,创造新艺术”为宗旨,而这种艺术立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未曾改变。这就是说,团体成员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艺术观念。通过对史料文本的原境考察,概而述之为“创造民族时代艺术”,具体又包含艺术本体论和艺术价值论两方面内容。第三、四、五章,分别以林风眠、吴大羽和李金发三位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家个案为切入点,透视艺术运动社的多角度色彩及其具有的时代价值。林风眠以创作和文论的双向实践,成为艺术运动社推动“艺术运动”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带领下,旨在用艺术改造社会、启蒙大众、以艺术培养具有“人本”精神之现代国民的“艺术运动”得以全方位实施。“艺术运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虽然发生时间上略显滞后,但从社会学角度看,在“运动”的生成条件和范式上具有结构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二者在艺术精神和文化精神上具有的共同价值取向。这一点,尤其鲜明地体现在林风眠所持的现代人道主义艺术观上。林风眠的早期艺术理想,是包含着艺术社会属性和艺术本体论两个方面内容的:一是,从伦理学上界定艺术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二是,关于艺术本质和艺术创作的艺术思想。这两方面恰恰同构共生于他作为人道主义思想立场的知识分子文化眼光之中,反映在创作实践上就是——把对人类生存命运和普遍人性的关怀融入作品思想内涵,并与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相贯通;将自然人性中的自由等个体性价值追求转化为艺术创作上的个性标准,由此与艺术价值独立和形式语言创新相链接。而这种特点也不为林风眠所独有,可以说是艺术运动社成员的普遍精神诉求,尤其在吴大羽、林文铮、李树化等人的艺术创作中时时流露,只不过他们以各有侧重的不同方式分别实践。以启蒙大众为目标的“艺术运动”虽然湮灭在革命洪流之中,但这场运动所张扬的艺术为人类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新文化运动高倡的“人本”精神交相辉映,将“人类”和“个人”视为鹄的的特殊人道主义思想成为这群艺术家的新文化理想。由此,他们将艺术的内容与探索人性表达联系起来,以艺术家的视角展现出有关“人”的现代性观念思考。一方面,“艺术”超越了隶属宗教、政治或某种意识形态的工具论层面而获得现代本体论意义。另一方面,身处中华民族由王朝共同体向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转型的现实情境,“艺术”又超越了自身“技”的革新层面而突出“道”的建构功能。艺术运动社群体以“人类”和“个人”为鹄的,给予艺术特定的社会功能属性和本体论内涵,将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叠合启蒙大众的思想关怀,它建构出有别于“五四”科学主义思潮介入美术的另一种艺术现代化方案,并为其后坚持不懈的形式创新、东西方艺术融合等造型语言探索奠定了学理基础。这种艺术观既体现了中国美术观念的现代之变,更映射着中华民族在迈向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文化认同的多项选择,展现了中国美术在现代转型中所面临的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复杂交织的独特现代性面貌,其意义也已超出现代主义艺术史叙事的解释框架。

赵跃[2](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路正[3](2019)在《美日手办的艺术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过去,手办多是脱胎自某一特定的动画、电影形象。近年来,随着独立手办原型师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原创手办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手办也渐渐脱离过去单纯的“玩具”、“动漫衍生品”概念而具有了艺术品、收藏品的特征,种类也日益繁多。我国手办市场巨大、爱好者众多,手办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收藏限量的手办甚至成为了一种新的投资理财方式,其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日渐提高。在2018年4月,由日本海洋堂公司主办、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手办展会“wonder festival”也首次离开日本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我国手办热度空前高涨。美国和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手办行业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出自这两个国家的手办艺术家在行业中也如同风向标一般指引着世界手办艺术风格的发展。在总结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的前提下,试将美国和日本现有手办的形式风格进行归纳,将每一种形式风格的具体特征进行分析,并从国家文化历史的角度研究每一种形式风格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手办的特定艺术风格所表达的文化内涵。采用个案研究法,针对两个国家中某一风格下具有代表性的手办作品从造型风格、细节刻画、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重点论述。最后是个人原创手办作品的论述,将归纳总结的美日手办艺术风格应用到个人的创作之中。我国手办行业目前仍然处在发展阶段,现有的作品也大都模仿美日成熟的艺术风格,但相信有手办从业者的努力,中国手办行业未来会更好。

董甜甜[4](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刘雪丽[5](2017)在《市场营销理论对中国民营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启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经营理念从传统的"藏品中心"转化为"观众中心",从以保管和研究为主转向以展示教育和社会服务为主,博物馆将"教育"置于其存在的核心角色,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消费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美术馆体验艺术的魅力。在目前中国公众对于艺术认知的普及阶段,"公共教育"活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连接美术馆与公众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了为公众打开艺术之路的起点。在以展示当代艺术为主的民营美术馆大发展的今天,高质量的公共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观众需求,还有助于民营美术馆拓展更多的人群、吸引商业的赞助。在对西方的博物馆管理与公共教育活动的研究中发现,西方成功的艺术博物馆发展与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学等商业理论的应用密不可分。非营利机构的任务与目标,用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理论工具去达成,是西方博物馆管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部分。基于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与特殊性,市场营销理论的应用对于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尤其对于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来说,可以带来更大的启发和发展空间。

王瑞[6](2017)在《云南边地书写的想象与建构 ——以云南人民出版社“旧版书系”为中心的研究》文中认为云南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始终处于边缘的位置,尤其是1950年以前,主流文化对云南的波及影响十分薄弱。现代中国在建构民族国家的同时,也在建构和开发边地,云南边地的历史文化被不断地整合进国家的历史发展中。文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新文学的观念辐射至云南昆明地区,但对广大的云南边地的影响仍是微乎其微。20世纪30年代,新文学广泛传播,在云南本土仍未出现很有影响力的作家,而是四川的艾芜为沉寂的云南文学带来了新的光彩。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抵御外国列强最大规模的战争,中华民族在血火交织的灾难中经受风雨的洗礼,大量的中原作家、学者南渡至昆明,他们继续创作、培养新人。这时期,书写云南的边地文学层出不穷,作者们深入到云南边地,见证着云南边民边地社会的美丽神秘与荒蛮落后,与边地人民一起感受着苦难与贫穷,真实地反映了战时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本文以云南人民出版社“旧版书系”书写云南边地的现代散文为研究对象,探讨1950年以前云南边地社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挖掘边地人民的生存本相,讨论外来作者作为文化“他者”的边地体验以及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文化认同与反思。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侧重于从文学与社会学的角度来阐释书写云南的散文中的文化意味。与诗歌和小说相比,散文具有更多的自由与开放性,尤其是像《红河之月》、《滇南散记》这些写实性的作品,它们不仅仅只是从表面上书写边地的风光民俗,而且是深层次的挖掘边地人民的生存方式与生命意识,更加注重对人性书写,这才是支撑作品真正的内核。更何况这些“原料”式的滇味书写,是对那个特定地区在特定时空最形象的历史见证。

宋薇[7](2016)在《山东当代美术创作特征探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中期建国至今,中国经历了国际“冷战”、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在新世纪之交,随着中国美术“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中国美术更强调中国身份、中国经验,强调地域色彩,以抵抗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一体化。作为地域美术的山东美术,有必要深入思考自身在全国美术发展格局中有怎样的定位、怎样的创作形象,在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历史境遇中,具有怎样的基础文脉、人才积累,面对着怎样的发展空间、现实课题。山东美术对自身形象的自觉,一定源于对山东美术历史的梳理、对艺术特点的提炼之后。本文以建国后山东的主要美术事件和代表性作品为研究对象,旨在梳理山东美术在当代中国美术发展中的创作形象和创作特征,在文化转型中为山东美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启示,为树立山东美术的文化创新自觉做铺垫。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前三章以历时性的视角将山东美术分为三个时段,探究不同时期内,美术生态、文化交流、人才流动等因素如何历史地塑造了山东美术的性格,并梳理主要美术事件和代表性艺术家及其作品,抽绎出不同时期山东美术的时代特征;第四章从共时性的角度探究山东当代美术的创作特征。第一章,将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作为山东美术发展的第一个时段,论述了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时代背景下,“腰斩黄河写生画展”和“山东新年画展”在塑造山东美术形象方面的开拓作用。第二章,以80年代作为山东美术发展的第二个时段,80年代初的“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表现具有浓郁的山东地域特色的乡土生活,淳朴的审美趣味中饱含了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生活的礼赞以及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其在80年代全国以群体方式、先锋艺术追求为显潮的背景中,彰显了自身的创作美学品格。第三章,以90年代到新世纪前10年作为山东美术发展的第三个时段,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山东美术业已形成的整体创作形象被个人经验的“形式探索”所取代,世纪之交更呈现出多元趣味与多样手法的共生局面。第四章,超越线性分界逻辑,以共时性的视角探究山东美术的创作特征,将山东美术创作特征概括为:“写实”、“写生”为主导的语言特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为特征的艺术理念;“紧随主流”的价值特征,并进行分析阐释。总体而言,当代山东美术呈现为三个主要美术历史事件以及90年代之后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对90年代之后代表性作品的研究,主要涉及油画作品,力求通过油画创作透视整个山东美术发展的整体面貌和创作特征。

胡媛媛[8](2015)在《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 ——以动画艺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媒体的变革使得人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类文化的传播从传统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走向了基于互联网技术、3G手机通讯、数字技术的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移动传媒等全新的传播方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碰撞融合使得传统的艺术创作与传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审美性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诸如虚拟性、交互性、非线性、碎片式等等审美特征。以动画艺术为例,传统的动画艺术与新媒体的耦合构成了一种新的动画艺术美学范式:它既有对传统动漫的更新和利用,更有对传统动漫的扩展与超越,其背后的发展动因是技术与艺术之间相互促进转化以及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碰撞,契合了当今消费社会、景观社会,审美经济等多学科文化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传播平台从传统的电影、电视平台拓展到了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与此同时动画的精度和准度有所突破,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影视动画的全新的审美效果,动画艺术也具有了审美趣味世俗化、审美接受的娱乐化,审美表现的技术化、审美叙事的非线性化、审美感兴的互动性、审美表征的虚拟化等几个方面。同时在大审美经济与消费社会多元社会背景下,动画所承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碰撞与融汇,以及失衡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输成为了当今中国动画产业亟待发展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审美经济环境下,动画产业的文化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泛动画产业格局的形成使得各国加大投入,以期在新一轮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创建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与文化影响。

高航[9](2014)在《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以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后半期,人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以及发展程度和速度的相互比较,除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外,文化这种软实力也成了一个国家评定综合国力、整体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要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使我们在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在抓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建设的同时,不断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相当紧迫。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所具有的生命力、创新力、凝聚力和传播力,以及在此基础上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总和。它主要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存和有效传播,中国发展模式的不断完善,中国民族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认同,良好的国际形象口碑的树立和维护等方面。就目前现状而言,我国在发展文化软实力方面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也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地方。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文化的发展现状的综合分析,指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其路径进行了分析。

孙绍君[10](2013)在《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近百年的宏观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案例分析,结合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规律进行梳理,与此同时,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特点和商业艺术设计的成果与问题加以论述,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近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内容有所助益。绪论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百年历史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和说明。第一章回溯了中国古代原始品牌意识的萌生以及古代至近代中国商业标记的诞生和发展,述清了中国近现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源流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萌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纵向的历史阶段划分和横向的设计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国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述评,突出其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建国后在政治语境下对商业美术进行的改造入手,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的艺术设计转型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影响,并着重以当时的标志设计为例进行了说明。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对此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与反思。同时也尝试从品牌理念的更新以及国内专业品牌形象设计机构的发展等角度入手,挖掘品牌形象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路径。第五章则跳出历史发展的思路,在视觉文化发展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感悟中国百年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启示。结论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基于目前国内缺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现状,本文将研究的侧重点设置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脉络,尝试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当下与未来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可藉此从一个侧面认识和了解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其次,以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背景,从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对我国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切入,对自民国至今我国各历史阶段中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得失与意义加以思考。最后,站在视觉文化发展的高点,以整体性、多维度的视角来俯瞰视觉形象设计与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形象设计在现代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出近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对于促进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二、新年贺辞——迎接新世纪中国美术的更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贺辞——迎接新世纪中国美术的更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论题缘起
    1.2 研究概况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转捩的时代
    1.1 “美术革命”的文化冲击
    1.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
    1.3 艺术留学浪潮和海归
第二章 艺术运动社发展始末
    2.1 集群结社与美术新青年
        2.1.1 转型时代的集群结社现象
        2.1.2 艺术运动社的创立与发展
    2.2 艺术运动社的群体探索
        2.2.1 “理性”精神:学理研究与思想传播
        2.2.2 艺术创作联动的美术教育事业
        2.2.3 现代美术展览会与艺术社会化探索
    2.3 “艺术运动社”理念:创造民族时代艺术
        2.3.1 艺术本体论:个性与创造
        2.3.2 艺术价值论:情感表达与社会美育
第三章 “艺术运动”旗帜:林风眠
    3.1 东方与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现代性
    3.2 一个全盘性的启蒙方案:艺术运动
        3.2.1 艺术运动与“人”的培养
        3.2.2 艺术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范式比较
    3.3 艺术运动学理:林风眠的艺术价值观
        3.3.1 艺术社会属性论
        3.3.2 艺术本质论
    3.4 “人类”与“个人”:艺术创作的两个关注点
        3.4.1 早期绘画语言的演变
        3.4.2 现代主义的视觉表征
        3.4.3 人道主义的思想内核
第四章 “艺术运动”先锋:吴大羽
    4.1 艺术思想中的“人本”精神
        4.1.1 早期艺术活动及其艺术观的形成
        4.1.2 “表现性”艺术思想与“人本”精神
    4.2 多样化的风格探索
        4.2.1 充满张力的色彩表现
        4.2.2 写实性主题创作与表现性人体、风景画
第五章 “艺术运动”游离者:李金发
    5.1 功利与情感并重的艺术观
        5.1.1 家庭与人生观
        5.1.2 “艺术家”:一种文化精英身份的选择
        5.1.3 “诗”:走向个体的内心世界
    5.2 个人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
    5.3 寻求社会机会的写实雕塑
        5.3.1 雕塑学习与实践经历
        5.3.2 写实雕塑与个性表现
结语:“艺术运动”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美日手办的艺术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课题来源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概述
    (一)手办的基本概念
    (二)手办的分类
        1.GARAGE KIT(GK)
        2.PVC人形(PVC涂装完成品/PF)
        3.可动人形
        4.着衣式可动人形
        5.兵人
        6.扭蛋/食玩/盒蛋
        7.景品
        8.潮流玩具
二、美国手办的艺术风格
    (一)美国漫画英雄风格
        1.美国漫画英雄风格的成因与文化内涵
        2.美国漫画英雄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二)美国漫画英雄风格的日本本土化
    (三)美国写实风格
        1.美国写实风格概述
        2.美国写实风格经典手办例证分析
    (四)美国怪物风格
        1.美国怪物风格手办的文化内涵
        2.美国怪物风格手办的经典例证分析
        3.美国怪物风格设计手法分析
    (五)美国经典怪物形象手办的日本风格化
    (六)美国科幻风格
        1.美国科幻风格手办分类
        2.美国科幻风格手办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内涵
三、日本手办的艺术风格
    (一)日本动漫手办行业发达的原因
    (二)日本二次元人物立体化风格
        1.日本二次元人物立体化风格的形成原因与文化内涵
        2.日本二次元人物立体化风格的发展与形式特征
    (三)日本Q版、“萌系”风格
    (四)日本科幻风格
        1.日本科幻风格手办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与发展
        2.日本科幻风格手办的特点
    (五)日本怪物风格
        1.日本最着名的怪物风格手办形象“哥斯拉”
        2.日本传统文化在日本怪物风格手办中的体现
    (六)日本写实风格
四、美日手办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法在个人创作中的应用
    (一)怪物风格的创作应用
        1.《天魁星》创作中的应用
        2.《魔王巧算困心猿全身像及半身胸像》创作中的应用
        3.《水晶女恶魔》创作中的应用
        4.《老妖狐》创作中的应用
    (二)Q版、“萌系”风格的创作应用
        1.童年系列《渔趣》创作中的应用
        2.童年系列《捉蟹》创作中的应用
        3.《动物及幻想生物系列》创作中的应用
        4.《死侍Barbu兔》创作中的应用
    (三)写实风格的创作应用
    (四)日本二次元人物立体化风格与科幻风格的创作应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现存问题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5)市场营销理论对中国民营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启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民营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特殊性
    第一节 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与现状概述
    第二节 公共教育在中国民营美术馆运营中的特殊作用
    第三节 中国民营美术馆公共教育的现状分析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民营美术馆的观众研究与拓展
    第一节 观众研究理论在西方博物馆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中国公众具备艺术文化消费的基础与需求
    第三节 中国民营美术馆的观众人群细分
    小结
第四章 市场营销理论在民营美术馆公共教育中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市场营销对于博物馆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 博物馆公共教育对市场营销基本策略的应用
    第三节 市场营销理论对中国民营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云南边地书写的想象与建构 ——以云南人民出版社“旧版书系”为中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由来、价值与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及思路
    (四) 主要概念界定
一、诗意化的云南边地
    (一) 浑然天成的自然风貌
    (二) 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
二、荒蛮化的云南边地
    (一) 滇缅边境的沉思与体验
    (二) 红河上游的写意与抒怀
    (三) 滇南边地的亲见与感悟
三、体验“边地世界”的文化“他者”
    (一) “他者”对边地文化的再现与认同
    (二) “他者”对边地文化的现实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山东当代美术创作特征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研究缘起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山东美术”生成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时代主题:文艺为政治服务
        一. 国际冷战格局下的文化无产阶级领导权
        二. 国内百废待兴情境中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第二节 山东美术创作形象的自我塑造
        一. 事件一:“腰斩黄河写生画展”
        二. 事件二:“山东新年画展”
        三. 总结
第二章 审美现代性追求中的地域个性生成
    第一节 群体特征的“风情再现”
        一. 美感趣味:淳朴·乡土
        二. 地域个性比较: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VS四川“伤痕美术”
    第二节 对先锋艺术探索的“不敏感”
第三章 从乡土走向现代的艺术探索
    第一节 个人经验的“形式探索”
        一. 写实语言的形式风格化
        二. 表现性语言对风格样式的丰富
    第二节 多元趣味与多样手法共生
        一. 消费文化的趣味呈现
        二. 都市意象的扮演
        三. 传统符号的现代表达
第四章 山东当代美术的创作特征探析
    第一节 “写实”、“写生”为主导的语言特征
        一. “写实”:从情感归依的路径到新观念的表征
        二. 在“写生”中寻求身份认同与写意美学品格
    第二节“贴近生活”、“关注现实”的创作特征
        一. 深入生活,表现社会主题
        二. 观察生活,再现地域风情
        三. 样式探索,走出地域
    第三节. “紧随主流”的价值特征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 ——以动画艺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既有相关成果与不足
    三 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技术的产物:新媒体新艺术新动画
    第一节 媒体的演变与新媒体的发展
        一、媒介与媒体辨析
        1、媒介与媒体
        2、信息和媒体
        二、媒介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1、前技术时代的媒介发展
        2、印刷技术传播阶段
        3、电子媒介传播阶段
        4、数字媒介传播阶段
        三、新媒体的相关概念及发展历程
        1、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
        2、技术视域下的新媒体的发展历程
        3、新媒体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 新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一、新媒体艺术的概念与起源
        1、新媒体艺术概念
        2、技术与现代艺术思潮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二、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1、数字艺术
        2、网络艺术与移动艺术
        3、数字影像装置艺术
        4、虚拟现实
    第三节 动画概念及新媒体时代动画发展变革
        一、动画的起源与发展——技术与艺术的共同作用
        1、动画艺术的溯源——从原始意象到视觉游戏
        2、动画诞生的理论条件与技术条件
        3、动画的诞生与技术的完善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创作方式与传播方式的变革
        1、创作方式的变革
        2、传播方式的变革
        三、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分类
第二章 变化与超越:新媒体时代动画的审美流变
    第一节 传统动画艺术的审美特性
        一、中国动画艺术的民族审美风格
        1、传统文化在中国美术片中的体现
        2、民族精神的表达
        二、日本动画的美学特点
        1、日本动画之美
        2、日本动画之魅
        三、美国动画中的审美特点
        1、美国精神的含义
        2、动画艺术中的美国精神与美国梦
        3、美国动画艺术的兼容并蓄,为我所用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审美范式的超越
        一、动画的非线性化审美
        1、叙事非线性化
        2、编辑非线性化
        二、审美的动态与交互
        1、传统动画艺术的审美过程
        2、新媒体时代动画审美的动态与互动
        三、审美表象的虚拟与真实
        1、虚拟
        2、真实
    第三节 审美趣味的转变
        一、大众化
        二、娱乐化
        1、动画的娱乐性
        2、碎片式娱乐
        3、娱乐至死
        三、审美趣味商业化
        1、动画艺术的商业美学
        2、审美趣味商业化对动画创作的影响
        四、审美趣味奇观化
第三章 技术与艺术:新媒体时代动画的审美动因
    第一节 技术与艺术的思辨
        一、技术与艺术的历史渊源
        1、“技”与“艺”
        2、艺术的自觉与独立
        3、技术的概念与发展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
        1、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
        2、艺术观念的创新——机械复制和电子复制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的技术属性
        一、动画的技术属性
        1、动画技术属性的内涵
        2、动画技术属性的外延
        二、新媒体时代技术对动画的发展的影响
        1、技术丰富了动画的艺术表现力
        2、技术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的艺术属性
        一、动画的艺术属性
        二、动画艺术属性的外延
        三、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属性的发展与走向
        1、动画的艺术的二维与三维之争
        2、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属性的重新定位
        四、动画艺术属性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1、艺术属性与技术属性的相互作用
        2、国产动画在技术与艺术定位的利弊得失
第四章 创造与接受:新媒体动画的审美评价
    第一节 创作主体的广泛与创作主题的狭窄——以flash动画为例
        一、创作主体的广泛
        1、动画创作人群的广泛
        2、参与方式的广泛
        3、技术背景下创作主体的广泛的原因
        二、创作主题的狭窄
        1、早期Flash动画的创作主题
        2、当下Flash动画创作主题的狭窄与重复
        三、Flash动画的双重美学特性——艺术性与游戏性
        四、消费社会中Flash动画的发展与局限
    第二节 形式主体审美范式的跨文化的与民族文化承载
        一、审美范式的跨文化
        1、文化
        2、跨文化
        3、审美范式的跨文化
        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三、民族文化的承载与创新
        四、失衡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输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的审美需求与商业需求
        一、艺术动画和商业动画的分流
        二、主流动画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调和
        三、新媒体时代商业需求与艺术审美的表现
        四、新媒体时代商业化发展的失控
第五章 现在与未来—经济审美视域中的新媒体动画发展路径
    第一节 经济审美化视域下的动画产业
        一、经济审美化
        1、什么是经济审美化
        2、经济审美化的理论发展与实践
        二、经济审美视域下的世界动画产业的发展
        1、美国动画产业发展
        2、欧洲动画产业的发展
        3、日韩动画产业的发展
        4、中国动画产业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数字动画产业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动画产业发展路径
        一、数字动画发展现状分析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产业发展路径
        1、全局定位
        2、内容生产模式
        3、传播模式
        三、新媒体时代中国动画发展的趋势和走向
总结
参考文献
图片
致谢

(9)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以及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及文化软实力的基本问题
    2.1 基本概念解析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2.2 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容
        2.2.1 中华民族意识形态即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和有效传播
        2.2.3 中国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2.2.4 良好的国际形象口碑的树立和维护
    2.3 文化软实力的特征
第三章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3.1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3.2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3.2.1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我国整体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2.2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保障
    3.3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繁荣科技、稳定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3.4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
第四章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4.1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目前所取得的成绩
        4.1.1 文化产业成为新兴产业
        4.1.2 中华民族的文化逐步得到了价值认同
        4.1.3 良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4.2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4.2.1 优质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4.2.2 我国的文化对外贸易出现严重的逆差
        4.2.3 我国文化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
        4.2.4 文化体制创新不够,缺乏活力
第五章 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和对策
    5.1 发展国家经济政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前提
    5.2 实现传统优秀文化的保存与现代转化
    5.3 加强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以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4 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5.5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5.6 完善民族的意识形态体系,以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认同
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三、 选题研究的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相关概念的厘定
    六、 对于研究资料的说明
第一章 中国古代标记设计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标记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业标记设计与视觉传达体系
        一、 古代商业标记的设计
        三、 古代商业活动中的标记视觉传达体系
    第三节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萌生
        一、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传统商业标记的比较
        二、 “洋货”的渗透与近代中国商标、广告的萌生
        三、 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图像传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一、 近代商业城市的崛起和品牌传播媒介的发展
        二、 商标管理的法制化和广告行业的发展
        三、 民族工商业的勃兴与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
    第二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初期
        二、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繁盛期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衰败期
    第三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一、 多样化的内容题材
        二、 中西融通背景下的多元设计风格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分析
        四、 设计机构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商业美术改造
        一、 从月份牌画到新年画的改造
        二、 宣传画的创作与流行
    第二节 倍受抑制的广告业与产品品牌的缩减
        一、 广告业的衰退
        二、 品牌数量的缩减
    第三节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产品标志设计
        一、 产品标志设计的内容题材
        二、 产品标志设计的风格形式
        三、 代表性产品标志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恢复与探索
        一、 政策方针的革新、实施与社会经济的起飞
        二、 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复兴
    第二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与成长
        一、 稳定社会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浪潮
        二、 企业 CI 战略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三、 国内品牌形象构建的要素与问题
    第三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走向成熟
        一、 数字、信息时代的设计变革
        二、 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成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思考
    第一节 视觉文化演变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一、 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释读
        二、 视觉文化的发展对审美需求的满足
        三、 视觉文化的繁盛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四、 视觉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审美趋向转变
    第二节 品牌形象的视觉化构建
        一、 商业社会中的视觉消费与品牌形象
        二、 品牌形象视觉化构建的必然性
    第三节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反思
        一、 对中国品牌文化的思考
        二、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历程的思考
        三、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影响力的归纳与思考
        四、 对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结论
征引书目
图片来源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附录
    附录一·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相关大事(1912——2012)
    附录二·民国至今中国品牌标志设计演变典型案例图汇
致谢

四、新年贺辞——迎接新世纪中国美术的更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运动社研究(1920-30年代)[D]. 闫慈. 上海大学, 2021
  • [2]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3]美日手办的艺术风格研究[D]. 路正. 云南艺术学院, 2019(01)
  • [4]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5]市场营销理论对中国民营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启发与应用[D]. 刘雪丽.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6]云南边地书写的想象与建构 ——以云南人民出版社“旧版书系”为中心的研究[D]. 王瑞. 云南大学, 2017(05)
  • [7]山东当代美术创作特征探究[D]. 宋薇.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8]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 ——以动画艺术为例[D]. 胡媛媛. 东南大学, 2015(08)
  • [9]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以及提升路径研究[D]. 高航. 西北大学, 2014(09)
  • [10]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孙绍君. 苏州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拜年——迎接新世纪中国艺术的更大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