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研究

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研究

论文摘要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身的和谐三部分,其中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指人的心灵和谐,心灵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培育人们心灵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工作。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总是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有时甚至会上演令人扼腕的校园悲剧。那么,什么是大学生心灵和谐?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灵和谐?如何培育心灵和谐的大学生?本文正是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培育方法。以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灵健康水平与和谐水平,最终以和谐的心灵走上社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和培育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①总结了前人对心灵和谐以及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研究,并且阐述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涵义;②例举了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现状,并深刻的剖析了原因;③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和目标。④指明了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途径和内容。本文的重点是:①总结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情况及影响因素;②提出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③指出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途径。本文的创新点有:①将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②提出了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内涵;③有重点的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育途径。通过文献阅读和调查分析,笔者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学生心灵和谐既包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又包括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的要求相符,是大学生个体的生活,教育和心理等因素在良好态势下运作的过程。大学生心灵和谐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等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②影响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因素有大学生本身的不成熟性、家庭教育观念偏差、高校教育片面化和社会不良因素四个方面,主要原因是高校教育片面化,但是不能忽视其它因素的影响。③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培育应该是一个以高校培育为重点的全面培育,高校应从树立精神支柱、提升道德品质、加强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人文关怀五个方面培育大学生心灵和谐。但是,仅靠高校的培育是不够的,在高校培育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大学生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培育。总之,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问题已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夯实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中外学者关于“心灵和谐”的研究及评价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内涵
  • 2.1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含义
  • 2.2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目标和标准
  • 2.2.1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目标
  • 2.2.2 大学生心灵和谐的标准
  • 2.3 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的意义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 3.1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现状
  • 3.1.1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基本情况
  • 3.1.2 当代大学生心灵不和谐的情形
  • 3.2 当代大学生心灵和谐的影响因素
  • 3.2.1 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性
  • 3.2.2 家庭教育观念偏差
  • 3.2.3 高校教育片面化
  • 3.2.4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 第四章 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途径
  • 4.1 增强自我意识
  • 4.1.1 认识自我
  • 4.1.2 悦纳自我
  • 4.1.3 实现自我
  • 4.2 优化家庭教育
  • 4.2.1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 4.2.2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
  • 4.2.3 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 4.3 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 4.3.1 树立精神支柱
  • 4.3.2 提升道德品质
  • 4.3.3 增加实践活动
  • 4.3.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 4.3.5 加强人文关怀
  • 4.4 改善社会环境
  • 4.4.1 培育和谐氛围
  • 4.4.2 深化高校改革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宋明理学“明明德”心灵和谐[J]. 朱子学刊 2010(00)
    • [2].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个体心灵和谐过程中的作用[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6)
    • [3].试论心灵和谐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兼论庄子心灵和谐思想的德育价值[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05)
    • [4].创新高校党建工作 构建大学生心灵和谐[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9(02)
    • [5].庄子的心灵和谐境界探析[J]. 理论观察 2010(04)
    • [6].倡导和谐理念 培育和谐精神[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08(11)
    • [7].心灵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诉求[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0)
    • [8].领导干部如何实现“心灵和谐”[J]. 人事天地 2010(20)
    • [9].领导干部如何实现“心灵和谐”[J]. 领导科学 2010(24)
    • [10].试论庄子心灵和谐思想及对现代人的启发[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1].心灵的和谐[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8(10)
    • [12].心灵和谐的内涵和途径之探析[J]. 江汉论坛 2012(03)
    • [13].宁静 大气 个性[J]. 中国天主教 2015(03)
    • [14].相互赏识,为孩子植入“偶像感”[J]. 家长 2018(12)
    • [15].河之洲[J]. 领导科学 2008(10)
    • [16].心灵和谐视野下的和谐语言构建[J]. 贵州社会科学 2009(02)
    • [17].历史嬗变中的心灵和谐问题解读[J].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8)
    • [18].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心灵和谐建设的思考[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6)
    • [19].漫谈音乐艺术的魅力[J]. 剧作家 2009(04)
    • [20].注重人文关怀 促进心灵和谐[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4)
    • [21].让身体流起来[J]. 半岛新生活 2009(08)
    • [22].辞境五问[J]. 读写月报 2019(07)
    • [23].心灵和谐: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向和发展向度[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24].现代性语境中审美教育的和谐思想[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21)
    • [25].让心灵和谐照亮中国[J]. 商周刊 2009(06)
    • [26].从失衡到和谐:人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冲突中的心灵解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7].心灵和谐的社会实现途径和建构价值[J]. 求索 2008(10)
    • [28].心灵和谐: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的基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 2008(03)
    • [29].心灵和谐:人生幸福的源泉[J]. 师道 2012(Z1)
    • [30].冲突与博弈:现代人心灵失衡的文化因素探微[J]. 求索 2012(07)

    标签:;  ;  ;  

    大学生心灵和谐之培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