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金青顶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

胶东金青顶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

论文摘要

金青顶金矿床位于胶东牟乳成矿带中部,矿体产于中生代昆嵛山二长花岗岩中,受NNE向将军石-曲河庄断裂控制。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作者结合矿体及围岩蚀变特征,对该矿床成因矿物学和矿床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Ⅱ号矿体深部成矿前景进行了预测。该矿床是多期多阶段形成的,深部矿石类型以黄铁矿石英脉为主。围岩蚀变范围和强度从地表到深部呈反复膨大收缩的豆荚状变化趋势。蚀变过程中与Au相关的成矿元素以带入为主,说明与成矿相关的元素主要为热液携带而来,并非都从围岩中萃取而来。黄铁矿的形成受岩浆热液控制,浅部受地下卤水淋滤作用影响,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而不是直接来源于围岩昆嵛山岩体;黄铁矿形成温度集中在130~310℃;P%间接指示成矿热液由NNE下方沿断裂向SSW上方运移;热电性参数填图显示,Ⅱ号矿体-785m以下很可能已到根部,向下延深可能趋于尖灭;用热电导型变化梯度估算矿体的延伸规模是可行的;黄铁矿电阻率值与矿石金品位、矿化度和矿体产状变化程度成反相关关系;S、Pb、He和Ar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并与深部幔源流体发生不同程度的壳幔混合。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45345℃,盐度6.35%12.5%,流体密度0.800.97g/cm3,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且随着成矿流体从早期到主成矿期演化,呈逐渐降低趋势。成矿压力集中于5075MPa,成矿深度集中于5.17.0km,与前人研究的从矿床形成至今胶东地区的剥蚀程度约为5.83km基本吻合。流体液相成分主要为Na+、Cl-、SO42-、Ca2+、Mg2+、K+,气相成分主要为H2O、CO2、H2,基本属于CO2-H2O-NaCl体系。F/Cl、Na/K、Na/(Ca+Mg)研究表明矿体具有岩浆热液和热卤水的双重特性,且浅部受地下卤水作用较大。成矿热液属于中酸性还原介质,fO2普遍较低,随着成矿从早到晚演化fO2先升高后降低,fCO2逐渐降低。热爆曲线显示:起爆温度低、低温区起爆频数较高、主爆裂峰较强往往指示金矿化的有利部位。热释光分析显示:热释光曲线呈双峰型、单峰峰位的温度值集中在230~250℃之间、半峰宽较大均能代表富矿段特征。深部预测研究表明:Ⅱ号矿体-785m已到根部,矿体向下延伸趋于尖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工作区范围与完成工作量
  • 1.4.1 工作区范围
  • 1.4.2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4 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结构构造
  • 3.2.2 矿物组合及形成顺序
  • 3.2.3 矿石类型
  • 3.3 金矿物赋存状态及相关性分析
  • 3.3.1 金矿物赋存状态
  • 3.3.2 矿石金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 3.4 成矿阶段
  • 3.5 围岩蚀变与矿化
  • 3.5.1 围岩蚀变类型
  • 3.5.2 蚀变分带
  • 3.5.3 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
  • 3.5.4 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 3.5.5 小结
  • 第四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4.1 产出特征
  • 4.2 成分标型
  •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2 主量元素
  • 4.2.3 微量元素
  • 4.2.4 稀土元素
  • 4.2.5 硫同位素特征标志
  • 4.2.6 铅同位素特征标志
  • 4.2.7 氦氩同位素特征标志
  • 4.3 热电性标型
  • 4.3.1 测试原理
  • 4.3.2 测试结果
  • 4.3.3 热电性参数的时间分布特征
  • 4.3.4 热电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5 热电系数对成矿温度的标定
  • 4.3.6 热电性参数对成矿流体运移方向的标识
  • 4.3.7 热电性参数对富矿段的标识
  • 4.3.8 热电导型组合对矿体延伸规模的标识
  • 4.4 电阻率标型
  • 4.4.1 不同标高电阻率特征
  • 4.4.2 电阻率对富矿段的标识
  • 4.5 小结
  • 第五章 石英成因矿物学
  • 5.1 产出特征
  • 5.2 流体包裹体
  • 5.2.1 样品采集及测试条件
  • 5.2.2 类型与组合
  • 5.2.3 均一温度
  • 5.2.4 盐度、密度和压力
  • 5.2.5 流体成分
  • 5.2.6 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 5.3 爆裂温度
  • 5.3.1 测温原理
  • 5.3.2 样品的挑选和测试
  • 5.3.3 热爆曲线与金矿化关系
  • 5.4 热释光标型
  • 5.5 氢氧同位素标型
  • 5.6 小结
  • 第六章 矿床成因
  • 6.1 成矿年代学
  • 6.2 成矿物质来源
  • 6.2.1 矿体地质特征标识
  • 6.2.2 围岩蚀变标识
  • 6.2.3 矿物标型标识
  • 6.2.4 同位素标识
  • 6.3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6.3.1 成矿温度
  • 6.3.2 成矿压力
  • 6.3.3 成矿介质的性质
  • 6.4 成矿深度
  • 6.5 矿床成因模式
  • 6.6 小结
  • 第七章 找矿标志与深部预测
  • 7.1 找矿标志
  • 7.1.1 地貌学标志
  • 7.1.2 地质学标志
  • 7.1.3 矿物学标志
  • 7.2 深部预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青玄七丸(散、膏)对5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9(16)
    • [2].金青顶矿区深部开采诱发岩爆倾向性分析[J]. 有色矿冶 2016(02)
    • [3].蔡金青:我们能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J]. 中国慈善家 2019(05)
    • [4].山东金青顶矿区深部高应力急倾斜矿体开采方法研究[J]. 采矿技术 2019(02)
    • [5].山东金青顶矿区深部矿体开采诱发微震活动分析[J]. 黄金科学技术 2016(01)
    • [6].金青顶金矿床深部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J]. 黄金科学技术 2009(04)
    • [7].蔡金青 和佳士得一起跨界[J]. 市场周刊(艺术财经) 2013(04)
    • [8].山东金青顶矿区地压控制方法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1(01)
    • [9].金青顶矿区节理对采场底部结构稳定性的影响[J]. 有色矿冶 2009(02)
    • [10].胶东金青顶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与金矿化[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2(01)
    • [11].山东金青顶金矿区成矿规律综合研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1(03)
    • [12].自拟三金青花芪菔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00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2)
    • [13].山东金青顶金矿床Ⅱ号矿体成矿特征[J]. 山东国土资源 2015(11)
    • [14].胶东金青顶金矿深部采矿地压形成机理及预防措施[J]. 矿产勘查 2013(03)
    • [15].应用电子探针技术研究%山东金青顶金矿床碲化物特征[J]. 岩矿测试 2018(03)
    • [16].山东乳山金青顶金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方向[J]. 矿床地质 2010(S1)
    • [17].姚书记巧做“菜文章”——记沂水县人大代表、马站镇姚洼村党支部书记姚金青[J]. 科技致富向导 2009(09)
    • [18].金青醇沉生产工艺的关键质控风险因素辨识[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03)
    • [19].山东金青顶金矿床控矿构造特征及深部预测[J]. 矿产与地质 2010(05)
    • [20].山东乳山金青顶金矿成矿构造和应力场研究[J]. 现代地质 2011(06)
    • [21].金青利咽颗粒制备吸湿性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4)
    • [22].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金青顶金矿碲化物矿物的特征及沉淀机制[J]. 地质通报 2010(09)
    • [23].新丰金青村小赛事展新貌[J]. 源流 2020(08)
    • [24].豹子的盛宴[J]. 参花(下) 2015(04)
    • [25].金青顶矿采场回采过程采场中应力演化过程分析[J]. 采矿技术 2009(05)
    • [26].勘误[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06)
    • [27].构造叠加晕在山东金青顶金矿深部找矿应用[J]. 黄金科学技术 2010(03)
    • [28].乳山金青顶、三甲、英格庄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预测[J]. 黄金科学技术 2009(04)
    • [29].好村官朱凯英[J]. 源流 2010(18)
    • [30].中国抢攻艺术市场[J]. 时代金融 2018(16)

    标签:;  ;  ;  ;  

    胶东金青顶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