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萎康胶囊的作用机理研究

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萎康胶囊的作用机理研究

论文题目: 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萎康胶囊的作用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学

作者: 韩哲

导师: 田德禄,李军祥,朱建华

关键词: 回归分析,萎康胶囊,胃癌前期病变,细胞凋亡,因子分析,中医证候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胃癌前期病变是指具有胃粘膜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和在此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最常见的胃癌前期病变。由于胃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病因学预防难以大规模实施,因此,对胃癌前期病变的研究和防治成为当前胃粘膜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课题通过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医对胃癌前期病变的认识和机制,为临床更好地防治胃粘膜癌变做了有益的尝试。 1 理论研究: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探讨了古代医家对胃癌前期病变(痞满)的辨治规律;总结了导师田德禄教授对胃癌前期病变的学术思想。 2 临床研究: 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和原则,以北京地区多家医院 286 例胃癌前期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对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中医证候规律进行探索。 结果:1.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 8 个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分类:类脾阳虚、类脾胃湿热、类瘀阻肾虚、类脾胃气虚、类胃气壅滞、类肝热脾虚、类虚火灼胃、类寒热错杂;2.患者年龄、性别、饮食嗜好、诱因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胃镜下粘膜色泽、血管网透见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镜下色泽中以红为主的以类脾胃湿热为最多见,红白相间的以类脾胃湿热、类脾阳虚、类瘀阻肾虚为多见,以白为主的以类脾胃气虚为最多,灰白或苍白的以类脾阳虚最多;4.粘膜水肿、糜烂、呈颗粒状、胆汁返流、合并浅表性胃炎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以类脾胃湿热为多见;6.不同程度萎缩性胃炎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以“类脾胃湿热”“类脾阳虚”“类脾胃气虚”“类虚火灼胃”为主,而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以“类瘀阻肾虚”“类脾阳虚”“类脾胃湿热”为主。7.单纯萎缩性胃炎与伴有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类胃气壅滞与类虚火灼胃与单纯萎缩性胃炎显著相关(P=0.020,OR=3.238 和 P=0.027,OR=2.732);8.有无肠化生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类脾阳虚和类瘀阻肾虚与肠化生显著相关(P=0.030,OR=3.170 和 P=0.014,0R=3.154);9.有无异型增生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类瘀阻肾虚与异型增生显著相关(P=0.008,OR=3.049)。 结论:1.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特点为虚实夹杂,病位主要在于脾、胃,涉及肝、肾;初期以邪实为主,实多虚少,以脾胃湿热、肝郁、脾气虚、胃阴虚为中心证候;中后期以本虚为主,虚多实少,以脾阳虚、肾虚、瘀血为中心证候;2.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饮食嗜好无关;3.胃粘膜色泽能反映证候的寒、热、虚、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1 胃癌前期病变中医证候学研究概况

综述2 中药干预胃粘膜癌变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3 细胞凋亡与胃粘膜癌变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历代医家对痞满的认识概述

田德禄教授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经验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章 萎康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胃癌前期病变的治疗作用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萎康胶囊对胃癌前期病变大鼠胃粘膜Bcl-2,Bax 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表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胃癌前期病变中医证治及相关基础研究[D]. 刘华一.天津中医学院2004
  • [2].基于浊毒学说应用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D]. 孟宪鑫.河北医科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治疗的疗效研究[D]. 刘赓.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 [2].仁术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陆为民.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
  • [3].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规律的探讨[D]. 郭琳.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4].加味左金丸治疗胃癌前病变大鼠的作用机理研究[D]. 胡运莲.湖北中医学院2005
  • [5].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实质研究和中药的干预作用[D]. 吴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6].萎胃复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D]. 延卫东.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标签:;  ;  ;  ;  ;  ;  

胃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萎康胶囊的作用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