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以森林资源分布为主的特殊区域——国有林区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国有林区是否协调发展不仅影响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林业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上一级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国有林改革的进行也离不开国有林区这一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本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将国有林区划分为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子系统,选择吉林省国有林区这一典型区域对其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运行状况进行系统评价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中的线性加权和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动态评价法对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详细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条件;构建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出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方法并建立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吉林省国有林区发展状况及整体水平、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子系统之间协调状态、协调发展水平、影响因子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进行系统评价;并以此提出促进吉林省国有林区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吉林省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科技教育落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但具有良好的资源环境优势。(2)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整体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程度和协调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3)吉林省国有林区各微观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态及协调发展水平的时间演化趋势呈不平衡性;空间演化具有差异性。(4)延边林管区和吉林森工区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协调状态和协调发展水平具有很大差异。(5)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度等级类型与协调发展度等级类型空间分布规律及特征基本相似。(6)影响吉林省国有林区协调发展因子的作用方向及作用程度不同,利导因子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优势上,限制因子较多且不同程度地限制着吉林省国有林区各微观区域的发展。(7)协调发展是形成国有林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以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发展,是一种生态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应更好地发挥吉林省国有林区的资源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吉林省国有林区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外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现状
  • 1.3.2 不同学科对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 1.3.3 协调发展评价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 1.3.4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和模型研究现状
  • 1.3.5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及其关系研究现状
  • 1.3.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思想进程
  • 2.1.2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质特征
  • 2.2 协调发展理论
  • 2.2.1 协调及协调度
  • 2.2.2 协调发展及协调发展度
  • 2.3 系统论
  • 2.3.1 系统理论及发展
  • 2.3.2 复杂系统理论
  • 2.3.3 灰色系统理论
  • 2.4 区域经济理论
  • 2.4.1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2.4.2 区域差异理论
  • 2.4.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2.5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5.1 生态经济学产生与发展
  • 2.5.2 生态经济系统矛盾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分析
  • 3.1 国有林区的界定及特点
  • 3.1.1 区域
  • 3.1.2 国有林区的界定
  • 3.1.3 国有林区的特点
  • 3.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特征及功能
  • 3.2.1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要素分析
  • 3.2.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3.2.3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特征
  • 3.2.4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功能
  • 3.3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特殊性及耦合机制
  • 3.3.1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特殊性
  • 3.3.2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特殊性
  • 3.3.3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耦合机制
  • 3.4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运行机理
  • 3.4.1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之间协调作用关系
  • 3.4.2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机制
  • 3.4.3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内容
  • 3.4.4 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
  • 3.5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3.6 本章小结
  • 4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4.1 区域协调发展测度指标体系
  • 4.1.1 国外有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2 国内有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基本原则
  • 4.2.1 指标及指标体系
  •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4.2.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3 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及程序
  • 4.3.1 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
  • 4.3.2 指标筛选的程序
  •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4.2 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 4.4.3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4.4 指标体系构建中的问题说明
  • 4.5 本章小结
  • 5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 5.1 综合评价方法模型选择
  • 5.1.1 综合指数评价法
  • 5.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1.3 灰色动态评价法
  • 5.1.4 多元统计分析法
  • 5.1.5 层次分析法
  • 5.1.6 评价方法选择
  • 5.2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2.1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5.2.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5.3 本章小结
  • 6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现状评价
  • 6.1 吉林省国有林区历史沿革
  • 6.2 吉林省国有林区发展概况
  • 6.3 吉林省国有林区对吉林省发展的影响
  • 6.3.1 吉林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6.3.2 吉林省国有林区对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6.3.3 吉林省国有林区与吉林省比较
  • 6.4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 6.4.1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 6.4.2 吉林省国有林区社会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 6.4.3 吉林省国有林区环境发展特点及存在问题
  • 6.5 本章小结
  • 7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7.1 数据来源及数据的处理方法
  • 7.1.1 数据的搜集
  • 7.1.2 数据的处理
  • 7.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7.2.1 赋权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7.2.2 指标权重的生成
  • 7.2.3 指标权重最后确定
  • 7.3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 7.3.1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 7.3.2 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7.3.3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水平时间演化趋势
  • 7.4 吉林省国有林区社会发展水平测度及评价
  • 7.4.1 社会发展水平测度
  • 7.4.2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7.4.3 吉林省国有林区社会发展水平时间演化趋势
  • 7.5 吉林省国有林区环境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
  • 7.5.1 环境发展水平测度
  • 7.5.2 环境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7.5.3 吉林省国有林区环境发展状况时间演化趋势
  • 7.6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相关关系回归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 8.1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度测度与评价
  • 8.1.1 协调度测度
  • 8.1.2 协调度范围的确定
  • 8.1.3 协调度评价
  • 8.1.4 协调度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评价
  • 8.1.5 协调度等级类型
  • 8.2 吉林省国有林区协调发展度测度与评价
  • 8.3 协调度、协调发展度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评价
  • 8.3.1 协调发展度及协调度比较分析
  • 8.3.2 协调度、协调发展度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分析
  • 8.4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影响因子评价
  • 8.4.1 模型系数分析
  • 8.4.2 影响因子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9.1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途径
  • 9.1.1 发挥“增长极”效应,带动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
  • 9.1.2 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安全仍任重道远
  • 9.2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影响因子的变革措施
  • 9.2.1 充分发挥吉林省国有林区的资源优势
  • 9.2.2 调整和优化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结构
  • 9.2.3 加强科技教育水平
  • 9.2.4 提高人口发展水平
  • 9.2.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9.3 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协调发展措施
  • 9.3.1 促进协调发展区和失调衰退区的发展措施
  • 9.3.2 延边林管区与吉林森工区的发展措施
  • 9.4 促进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 9.4.1 林业经济发展模式要向林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 9.4.2 封闭式区际关系发展模式要向互利式区际关系发展模式转变
  • 9.4.3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要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 10 结论及主要创新点
  • 10.1 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导师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吉林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