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设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

港口建设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近几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跳跃式的发展,“港口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作为运输系统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港口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港口规划、发展和建设的同时,港口的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我国,大规模的港口建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港区海洋水质和水流的变化,破坏海洋鸟类、鱼类等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污染港区内的大气、水等环境质量。因此,开展港口建设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研究,对改善港区环境质量,维持港口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内外关于承载力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土地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城市承载力等,而关于港口对环境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绿色港口,港口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关于港口建设环境承载力研究很少。但也有一些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及计算方法的报道,可为港口建设承载力的研究提供知识储备。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的实际情况,对港口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定义,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最新理论与方法,确定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的原则,建立了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笔者对一些常见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和优缺点分析,发现港口环境承载力具有多个模糊因素与多个评价指标,因而借助于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更为合理。而且,评价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因此,在综合评价时,常用到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定量化处理,为此,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系数,使其更为合理,更符合客观实际并易于定量表示,从而提高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的准确性。笔者采用AHP-模糊评价法对天津港的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津港环境承载力的“港口自然条件”,“软硬件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能源资源条件”,“环境污染水平”六个指标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得分基本上都处于2.5到3.5之间,为“一般”均属于E3级。各分项的评价指标得分比较接近。相对来讲得分较低的是“交通条件”和“能源资源条件”两项,其属于“差”这一评价等级的隶属度高。说明这两项是影响天津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在现阶段发展时,一定要注意对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改善港口腹地的交通条件,来促进天津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通过对天津港环境承载力进行加权计算。发现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结为3.12,在2.5到3.5之间,说明天津港的整体环境承载力状况属于一般等级,即港口发展规模与其自身条件和外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的吻合程度一般。最后,笔者RBF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天津港的承受载体,即渤海湾的海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发现渤海湾海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均值基本都处于1.0到2.0之间,即渤海湾海水水质总体状况达到了二级标准。有少量监测点有评价结果高于2.0的值,但均低于2.25,说明海水水质有时虽劣于二级标准,但各项污染物指标监测浓度离三级标准阈值差距较远,海水水质更接近于二级标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港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1.1.1 产业链向内陆腹地的延伸,带动内陆腹地经济的发展
  • 1.1.2 活跃外贸市场,加速外向性经济的发展
  • 1.1.3 活跃金融市场,为经济发展拓展资金筹集渠道
  • 1.2 我国港口环境污染现状
  • 1.2.1 港口的污染因素
  • 1.2.2 港口的污染类型
  • 1.3 研究港口环境承载力对坚持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1.4 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和内涵
  • 2.1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 2.1.1 港口定义
  • 2.1.2 承载力定义
  • 2.1.3 港口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2.1.4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 2.2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2.2.1 时间演变性
  • 2.2.2 社会经济内涵
  • 2.2.3 可持续发展内涵
  • 第三章 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 港口评价研究现状
  • 3.1.1 当前港口评价的已有研究
  • 3.1.2 当前研究的不足
  • 3.2 港口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3.2.1 科学性
  • 3.2.2 可行性
  • 3.2.3 针对性
  • 3.2.4 动态性
  • 3.3 港口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港口的自然条件
  • 3.3.2 港口自身的软硬件条件
  • 3.3.3 港口周边的交通条件
  • 3.3.4 社会发展情况
  • 3.3.5 资源供给条件
  • 3.3.6 环境污染条件
  • 3.4 本研究建立的指标体系
  • 3.4.1 外部评价指标
  • 3.4.2 内部评价指标
  • 第四章 AHP-FUZZY在港口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1 当前已有评价方法和本研究方法的选择
  • 4.1.1 已有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的分类和优缺点
  • 4.1.2 我国目前适宜的港口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4.2 AHP-FUZZY相关的理论基础
  • 4.2.1 层次分析法(AHP)的理论基础
  • 4.2.2 模糊评价法(FUZZY)的理论基础
  • 4.2.3 AHP-FUZZY联合使用的优点
  • 4.3 实例应用
  • 4.3.1 指标权重求解的层次分析法步骤
  • 4.3.2 港口环境承载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五章 RBF人工神经网络在渤海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5.1 渤海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的重要性及数据基础
  • 5.1.1 渤海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的重要性
  • 5.1.2 渤海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的数据基础
  • 5.2 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的方法介绍
  • 5.3 RBF人工神经网络在渤海湾海水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5.3.1 基于MATLAB7.0的网络对象生成函数的确定
  • 5.3.2 网络层数、传递函数的确定
  • 5.3.3 训练样本的基本构建
  • 5.3.4 输入、输出层、隐层神经元数目
  • 5.3.5 输入数据的前处理和输出数据的后处理
  • 5.3.6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天津港环境承载力
  • 6.2 渤海湾海水水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运营效率高 合作更重要——佛山新港的智慧港口建设之路[J]. 广东交通 2017(02)
    • [2].六大措施强力支撑我国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解读[J]. 大陆桥视野 2019(11)
    • [3].智慧港口建设标准体系架构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02)
    • [4].中国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港口新路径[J]. 中国水运 2020(02)
    • [5].中国与东盟友好港口建设探析[J]. 国际研究参考 2020(02)
    • [6].港口建设工程物资采购所有权转移问题研究[J]. 港工技术 2020(03)
    • [7].广州港智慧港口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3)
    • [8].我国智慧港口建设实践和发展思考[J]. 港口科技 2019(08)
    • [9].1949-2019:中国港口建设与布局变迁70年(上)[J]. 中国海事 2019(10)
    • [10].1949-2019:中国港口建设与布局变迁70年(下)[J]. 中国海事 2019(11)
    • [11].加强港口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管理[J]. 地产 2019(15)
    • [12].新时期港口建设和安全营运管理研究[J].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1)
    • [13].中国参与埃及港口建设:机遇、风险及政策建议[J]. 当代世界 2018(07)
    • [14].印尼港口建设的机遇、挑战与前景[J]. 中国港口 2017(06)
    • [15].港口建设工程中机电设备的质量控制[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10)
    • [16].中国港口建设迎来新机遇[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7(06)
    • [17].信息化引领下的我国智慧港口建设[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08)
    • [18].河北省港口建设投融资的现状与问题[J]. 港口经济 2016(05)
    • [19].“十四五”智慧港口建设的三个目标[J]. 中国航务周刊 2020(38)
    • [20].党组织在港口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J]. 读书文摘 2019(11)
    • [21].港口建设项目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6)
    • [22].确保港口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及建议[J]. 青春岁月 2011(12)
    • [23].“十四五”时期智慧港口建设形势与展望[J]. 港口科技 2020(10)
    • [24].深圳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五年行动方案出台[J]. 广东交通 2016(03)
    • [25].论港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 丹东海工 2010(00)
    • [26].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设 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J]. 中国港口 2019(12)
    • [27].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 水运管理 2020(01)
    • [28].对信息化引领下的智慧港口建设探讨[J]. 通讯世界 2019(05)
    • [29].绿色发展 生态共享——连云港出台生态港口建设三年行动方案[J]. 大陆桥视野 2018(09)
    • [30].中国参与摩洛哥港口建设的前景与风险[J]. 当代世界 2017(06)

    标签:;  ;  ;  ;  

    港口建设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