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权转换模式及转换价值评估研究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及转换价值评估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综合利用水资源学、法学、经济学、数学、管理学、博弈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水权理论的分析和理解,借助对国外水权市场和水权转换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水权转换模式和水权转换价值评估模型,从而有利地指导我国水权转换,促进我国水权交易市场的形成。 本文首先借鉴西方国家成熟水市场的经验,基于中国的国情,研究和探讨适合中国水市场的运作模式、框架结构,并给出了我国水市场的短期规划模式和长期规划模式,并设计了水权期货交易的组成和交易模式,并多个角度对我国实施水权转换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整体分析水权转换所带来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后,从水资源、工业、农业、生态和经济五个系统方面建立了水权转换外部效应的整体分析模型和五个子模型分析模型,具体分析水权转换与工业、农业、水资源及经济之间的联动关系及各系统内参数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并对水权转换的外部效应结合实例进行了水权转换外部效应分析。第三,在结合资产评估、土地评估、矿业权评估的思想和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权价值评估的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模型,并对转换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探讨。最后以黄河水权转换为例从水权分配,节水、需水,到水权转换、转换定价、转换水量和补偿费用等进行了实证计算。第四,在分析水权转换市场上博弈要素的基础上,从博弈的角度对我国水权转换定价进行了分析,分别建立了初级水权分配的博弈模型和正式水权交易市场的博弈定价模型。第五,基于水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围绕我国水市场的研究,从制度、管理、立法等方面全面探讨了完善我国水权转换的策略,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水市场的完善。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水权转换现状评述
  • 1.2.4 有待研究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论文的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权转换理论分析
  • 2.1 水权体系解析
  • 2.1.1 水权的界定
  • 2.1.2 水权体系
  • 2.2 水市场解析
  • 2.2.1 水市场的建立
  • 2.2.2 水市场的类型
  • 2.2.3 水市场的运作模式
  • 2.3 水权转换解析
  • 2.3.1 水权转换内涵
  • 2.3.2 水权转换特征
  • 2.4 水权转换的必要性分析
  • 2.4.1 水权转换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必然产物
  • 2.4.2 我国水资源日益加重的稀缺性呼唤水权交易
  • 2.4.3 水权转换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 2.4.4 水权转换的巨大效益是我国水权转换的催化剂
  • 2.5 水权转换的可行性分析
  • 2.5.1 我国水权转换的法律和政策支撑
  • 2.5.2 水权转换的前提条件已具备
  • 2.5.3 我国水权转换的实践支撑
  • 2.5.4 国外水权交易的借鉴经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研究
  • 3.1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确立依据
  • 3.1.1 我国水权转换原则
  • 3.1.2 我国水权转换范围
  • 3.2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要素解析
  • 3.2.1 水权转换的主体
  • 3.2.2 水权转换的客体
  • 3.2.3 水权转换方式
  • 3.3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制约因素分析
  • 3.3.1 体制制约
  • 3.3.2 产权制约
  • 3.3.3 规则制约
  • 3.3.4 技术制约
  • 3.3.5 观念制约
  • 3.4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构建
  • 3.5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设想
  • 3.5.1 短期规划模式
  • 3.5.2 长期规划模式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权转换外部效应分析
  • 4.1 水权转换外部效应的总体分析
  • 4.1.1 水权转换的正外部效应
  • 4.1.2 水权转换的负外部效应
  • 4.2 水权转换外部效应总体模型结构
  • 4.2.1 模型的组成
  • 4.2.2 总体结构
  • 4.3 水权转换外部效应子模型结构
  • 4.3.1 工业用水子模型结构
  • 4.3.2 农业用水子模型结构
  • 4.3.3 生态用水子模型结构
  • 4.3.4 水资源子模型结构
  • 4.3.5 经济发展子模型结构
  • 4.4 水权转换外部效应的实证分析
  • 4.4.1 “东阳—义乌”的水权转换决策
  • 4.4.2 “东阳—义乌”水权转换的正外部效应
  • 4.4.3 “东阳—义乌”水权转换的负外部效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研究
  • 5.1 水资源价值内涵
  • 5.1.1 水资源稀缺性与价值
  • 5.1.2 水资源效用性与价值
  • 5.1.3 水资源的产权与价值
  • 5.1.4 水资源的劳动与价值
  • 5.2 水权转换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自然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社会因素
  • 5.2.4 工程因素
  • 5.3 水资源的资产特性分析
  • 5.4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 5.4.1 水权转换定价指导思想和评估原则
  • 5.4.2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成本法
  • 5.4.3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收益法
  • 5.4.4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市场法
  • 5.5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参数分析
  • 5.5.1 转换水量的确定
  • 5.5.2 转换期限的确定
  • 5.5.3 转换收益的确定
  • 5.5.4 贴现率的确定
  • 5.6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博弈分析
  • 5.6.1 水权转换博弈要素分析
  • 5.6.2 准市场上水权转换博弈评估定价
  • 5.6.3 正式水市场上水权转换博弈评估定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权转换价值评估实证分析
  • 6.1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基本情况
  • 6.2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供需分析
  • 6.2.1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供需现状分析
  • 6.2.2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供需预测分析
  • 6.2.3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6.3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节水潜力分析
  • 6.4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可转换水量及水资源价值分析
  • 6.4.1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可节水量
  • 6.4.2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可转换水量
  • 6.4.3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水资源价值分析
  • 6.5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水权转换费用分析
  • 6.5.1 节水工程建设费用
  • 6.5.2 节水工程运行维护费用
  • 6.5.3 风险补偿费用
  • 6.5.4 经济利益补偿和生态补偿费用
  • 6.6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转换期限确定
  • 6.7 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转换水权转换价值确定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我国水权转换的策略分析
  • 7.1 完善政策法规,推进水权制度建设
  • 7.1.1 明确水资源国家所有
  • 7.1.2 完善水使用权界定
  • 7.2 完善水权初始分配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
  • 7.2.1 完善水权初始分配制度
  • 7.2.2 积极培育水市场
  • 7.3 加快立法步伐规范水权转换
  • 7.3.1 增设水资源开发权
  • 7.3.2 实行听证制度
  • 7.3.3 明确水资源的有偿使用
  • 7.3.4 规范水权转换的主体、条件、程序
  • 7.3.5 建立可操作的水权交易条件与规则
  • 7.4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健全管理机构职能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本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交流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权利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评《水权—政策、治理和社会之争》中译本[J]. 灌溉排水学报 2019(12)
    • [2].推进山东省农业水权水市场建设的建议[J]. 山东水利 2020(04)
    • [3].农业水权确权及交易模式研究[J]. 水利发展研究 2020(07)
    • [4].黄河下游生态水权侵蚀与保障制度研究[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06)
    • [5].我国储备水权的作用与配置模式[J]. 水资源保护 2019(03)
    • [6].日本水权的功能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19)
    • [7].宁津县水权水市场建设支撑体系应用初探[J]. 山东水利 2018(01)
    • [8].持之以恒将水权改革推向深入[J]. 中国水利 2018(19)
    • [9].积极开展水权试点探索 加强水权制度建设[J]. 中国水利 2018(19)
    • [10].我国水权试点经验总结与深化建议[J]. 中国水利 2018(19)
    • [11].水权改革要注重区域性与阶段性探讨[J]. 中国水利 2018(19)
    • [12].国外水权水市场建设的经验借鉴[J]. 中国水利 2018(19)
    • [13].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流域分配调整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12)
    • [14].朱来友副厅长赴高安、新干、东乡调研全国水权试点工作[J]. 江西水利科技 2016(06)
    • [15].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的流域分配研究[J]. 节水灌溉 2016(11)
    • [16].紧紧抓住水价关键环节 全面深化我区水权水价改革——在全疆水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新疆水利 2017(01)
    • [17].美国的水权体系:原则、调适及中国借鉴[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 [18].河南省水权收储转让中心有限公司揭牌仪式隆重举行[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04)
    • [19].塔里木河流域绿洲生态水权县团分配研究[J]. 新疆财经 2017(03)
    • [20].我国水权建设的现状与方向[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7(02)
    • [21].塔里木河流域可转让农用水权及其供给计量研究[J]. 中国水利 2016(02)
    • [22].缺水地区农用水权置换实践比较与优化研究[J]. 节水灌溉 2016(07)
    • [23].我国农业水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陕西农业科学 2015(01)
    • [24].灌溉水权转换与农户利益的关联度[J]. 重庆社会科学 2015(01)
    • [25].农用水权置换价格的构成与形成机制研究——以河套灌区为例[J]. 节水灌溉 2015(09)
    • [26].全国水权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河南省召开[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19)
    • [27].新疆水权改革实践与探索[J]. 吉林水利 2020(10)
    • [28].对黄河水权转换的思考[J]. 治黄科技信息 2010(01)
    • [29].临沂市水权水市场建设现状及对策[J]. 治淮 2020(02)
    • [30].黑龙江省水权试点综述[J].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8(12)

    标签:;  ;  ;  ;  

    我国水权转换模式及转换价值评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