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探究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福建农林大学35000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的汽车制造业也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部分车辆制造技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并处在世界一流的位置。可以预见,随着未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车辆作为出行工具。因此,车辆生产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现如今,我国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车辆工程专业,以期为我国培养出一支兼具创造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的车辆生产团队。本文将从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入手,对其定位以及专业发展方向进行介绍。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专业定位;发展方向

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16年底,我国每年汽车生产总量以高达23%的速度增长着,2015年我国汽车生产总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汽车生产工艺与世界顶尖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没有自主研发能力、汽车生产核心技术匮乏、未建立专业化汽车生产线等方面,而这些是决定汽车价值的关键因素。因此,为全面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加速消弭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培养更多优质、具有创新能力的汽车制造专业人才,就需要从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做起,改变当前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重点和培养目标,在进行人才的培养时多进行思路的拓展,加强与世界先进汽车生产企业以及高校的交流学习,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车辆工程专业的学习,从而使得我国高校汽车工程专业转型成为多专业结合、与国际接轨、高技术水平的新型专业。

二、我国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定位

2.1根据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定位

我国高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该专业的课程重点,主要是进行轿车、拖拉机、卡车等的零件研发以及整体构造,同时进行各个零件的装配以及整体车辆的维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开始呈现出流水线生产以及工业化生产的趋势。在这种生产大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发生了变化,从原来进行轿车以及拖拉机生产转变成了电子技术进行汽车生产。同时,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人才也开始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转型,为达成该类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车辆工程专业又开设了汽车运用工程课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因此对于汽车生产以及汽车制造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人才培养需求,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也进行了对应的改革。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了生物工程学、人体力学、心理学等多领域以及测绘技术、艺术设计技术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将车辆工程专业学科转型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综合性学科。

2.2结合当前汽车生产制造现状进行课程改革

现阶段,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来源。在当下汽车生产越来越注重科技以及质量的情况下,完善我国汽车生产制造行业生产线,加快提高汽车生产核心技术以及自主研发能力已经成为了我国汽车生产制造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将课程重点从汽车的生产制造方面转型到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培养出更多局域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汽车行业生产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实现我国汽车生产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最终实现我国汽车自主生产研发能力的进步,提升我国汽车生产的核心竞争力。

2.3遵循汽车市场人才需求进行车辆工程专业定位

车辆工程专业,不仅仅是要进行汽车的设计、生产制造,还要对汽车销售领域以及汽车市场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就要求车辆工程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定位时,需要紧密结合汽车行业的市场现状。在实际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汽车生产以及设计,对于汽车维修,汽车贸易甚至汽车保险业务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因此,人才培养要遵循市场需求,充分尊重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意愿,在培养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基础上,对于汽车维修、汽车保险等行业领域也要进行专门的人才培养。

三、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

3.1结合市场发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上文提到,现阶段全球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开始转向智能化、便捷化,汽车生产制造理念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等相吻合的。同时,由于其他行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于汽车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要求,这一点在园林车、观光车、军用车上可窥得端倪。基于以上各种情况,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必须适应汽车发展趋势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优化汽车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与自主研发能力,运用汽车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结合我国汽车市场人才需求进行全面、充分地课程改革,从而培养出适用于汽车行业多领域、多环节的对应人才,最终实现我国汽车生产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3.2改进车辆工程专业结构

现阶段,各国汽车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然而由于我国汽车生产制造业起步较晚,目前与国外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加速培养高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便成为了我国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我国的车辆工程专业,需要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结构、综合近些年来汽车行业相关研发科技研究,从而培养出具有先进创新能力的车辆研发制造人才。

3.3加强高校企业合作以及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意识到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我国高校车辆工程专业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增加与国企以及外企的合作,开阔该专业学生眼界,通过实习观摩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现阶段,我国与德国大众企业、日本本田企业等一系列企业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成立了一些合资企业,因此,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可以积极地与这些企业进行沟通,为学生争取到实地参观学习的机会。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想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从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做起,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明确自身培养要求和人才定位,通过改进专业结构、加强校企合作以及结合市场专业人才需求等手段,切实提升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孟浩东,廖旭晖,廖连莹,张凤娇,桑楠,陈乐乐.地方应用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8,31(03):84-87.

[2]宁佐归,伏军,张彬,李光明.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在地方院校的定位与发展思路探讨[J].时代农机,2017,44(06):165-166.

[3]刘世通.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J].化工管理,2017(02):32.

[4]王海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6):68-69.

标签:;  ;  ;  

探究车辆工程专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