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法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法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题目: “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法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内科学

作者: 李曦明

导师: 周学文

关键词: 以脾论治,内清外柔,脂脉康方剂,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细胞凋亡,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基因表达

文献来源: 辽宁中医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疾病,病因复杂。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冠心病和脑卒中仍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工业化国家人群的两大主要死亡原因。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疾病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也由1957年的12.07%升高到1997年的39.4%,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机理一直是医学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课题。经过科学家们百余年的努力,虽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中的很多环节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其确切的始动原因尚未清晰和确定。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学说甚多,如脂质浸润学说、血栓源学说、血液动力学学说、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学说、内膜损伤学说及受体缺失学说等,现逐渐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较长过程。尽管每个学说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但了解各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创立依据和背景,对于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发展过程和指导预防治疗都有很大的益处,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学说,有几大假说,分别是血栓形成学说,脂质浸润学说、炎症学说、氧化学说和损伤反应假说等。目前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的药物,除少数中药外,绝大多数均来自国外或合资企业,其专利权仍属国外,价格昂贵,而且这些药物对肝、肾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长期服用。研制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具有多靶点综合治疗效应的中药复方制剂,不仅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也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实验所用中药脂脉康是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周学文教授的临床经验处方,在临床上应用数年,在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防治上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周学文教授在治疗法则上提出了“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治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病的思想,为指导中医药治疗本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从基础医学出发探讨中药脂脉康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按照比较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从多角度探讨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理。 目的:通过建立新西兰家兔高脂血症模型,探讨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通过对家兔血脂、免疫及基因指标的检测,探讨脂脉康方剂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机理,并同血脂康、辛伐他汀进行比较,为脂脉康在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阐明“以脾论治,内清外柔”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学术思想。 方法:1、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家兔模型;2、分别通过六组实验观察脂脉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水平,血清载脂蛋白,主动脉及内皮细胞形态学,免疫功能,肝细胞LDLR基因表达,平滑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1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后的家兔血脂检测结果及主动脉病理变化,表明已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家兔模型;2、脂脉康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3、通过电镜及光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腹主动脉病理形态,表明脂脉康具有较好的防止内皮细胞损伤,减轻血管内膜脂斑形成的作用。4、通过对C反应蛋白、可溶性细胞闯粘附分子-1的检测,表明脂脉康方剂可调节家兔的免疫功能5、脂脉康可有效上调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表达6、脂脉康可通过调节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抗AS的作用。 结论:脂脉康方剂能在导致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多种环节上从整体水平及基因分子水平等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调整机体脂质代谢和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功能,在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的防治中可起重要作用。

论文目录:

中英文名词术语对照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实验部分

实验一:脂脉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水平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造模方法

1.2 脂脉康方药的制备

1.2.1 方药组成

1.2.2 脂脉康颗粒的制剂研究

1.2.2.1 剂型选择

1.2.2.2 药材的鉴定与前处理

1.2.2.3 提取工艺路线

1.3 实验分组和给药方法

1.4 药品和试剂

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1.6 血脂指标检测

1.7统计学分析

二、实验结果

2.1 一般情况观察

2.2 血脂水平变化

2.2.1 用药前血脂水平变化

2.2.2 用药后血脂水平变化

实验二:脂脉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清载脂蛋白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实验三:脂脉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实验四:脂脉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肝细胞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实验五:脂脉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及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实验六:脂脉康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讨论

一、正确认识血脂失调的概念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二、现代医学对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四、“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法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理论的提出

五、中药脂脉康的组方特点与动物实验作用机理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发布时间: 2005-07-27

参考文献

  • [1].降脂消斑片对高脂血症痰瘀互结证的临床观察及对高脂血症鹌鹑的实验研究[D]. 江曙光.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
  • [2].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刘军莲.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3].清脂六通丸治疗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多中心临床研究[D]. 孟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4].脐疗结合饮食疗法对台湾地区高脂血症患者的康复干预疗效及其评价[D]. 庄晨.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 [5].高脂血症中医“血脉微型症瘕”论及其软坚散结法方药的研究[D]. 韩荣.新疆医科大学2011
  • [6].台中地区高脂血症虚实主次关系及其理化基础的研究[D]. 林利娟.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
  • [7].针刺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 江丽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 [8].自拟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 王育徽.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 [9].银曲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脾气虚弱、痰瘀阻滞证)临床研究[D]. 岑依蓓.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10].艾灸足三里丰隆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干预及临床验证研究[D]. 许辛寅.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动脉粥样硬化“痰瘀”病理机制的研究[D]. 王东生.湖南中医学院2002
  • [2].脂脉康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庞剑.辽宁中医学院2004
  • [3].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临床研究及健脾消痰化瘀法对动脉粥样硬化HSPG调节作用[D]. 秦建国.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4].疏肝清脂颗粒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机制的实验研究[D]. 于睿.辽宁中医学院2005
  • [5].邪毒内侵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作用[D]. 刘煜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6].清热化湿消瘀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D]. 杨开清.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7].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刘军莲.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 [8].脂脉宁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 刘应柯.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9].降脂宁调节胆固醇代谢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效应机制的研究[D]. 李晋生.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10].益气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 田昕.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  ;  ;  ;  ;  

“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法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