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效果观察

郝世辉(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51014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方式及抢救处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早期诊断方式、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患者的抢救处理方法。结果46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中包括:35例宫缩乏力导致,5例前置胎盘,4例胎盘粘连、滞留和植入、2例巨大儿,经过多因素分析,其均与产后出血性休克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经过早期的抢救,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9.02±1.88)天。结论导致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较多,其需要医生给予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临床处理,争分夺秒地对患者抢救。

【关键词】产后出血性休克早期诊断抢救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114-02

孕产妇死亡是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其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病学统计,每年约有14.000.000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约占孕产妇死亡的1/4左右[1]。而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53/10万,产后出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则占30%左右[2]。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技术的不断提高,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正逐年下降,但其仍为我国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产后出血性休克是产后出血的严重情况,我院为提高其治疗效果,现进行了本次回顾性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46岁,平均年龄为(30.14±4.02)岁。其中25岁以下患者15例,25岁~34岁患者16例,30岁以上患者15例。初产妇32例,经产妇14例。21例患者有流产史或引产史。

阴道顺产20例,产钳助产12例,剖宫产14例。产后2小时内发生产后出血者40例,发生在2~24小时之内6例。产后出血量在500~4000ml之间。

1.2观察指标

观察45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

1.3治疗措施

当产后出血性休克发生后,立即为患者进行扩容治疗,包括为患者输注全血和血制品,给予胶体和晶体溶液治疗。补充其血容量的数量和速度,要根据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判断。当患者出血量在1000ml以内时,可以保持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及外周血液灌注的稳定即可。当患者出血量在1000ml以上且有血压下降(80mmHg左右)时,应立即为患者补充全血。如失血量在1500ml以上,血压下降为50mmHg时,需要输注全血和晶体等进行补液[3]。如患者出血量在2000ml以上,需要快速输注全血。扩容速度应超过丢失量。当患者生命体征好转,且血压恢复正常,尿量每小时在30ml以上,则认为患者血容量充足。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并给予血管收缩药物。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止血治疗方式,包括宫腔纱布填塞手术、盆腔血管结扎手术、盆腔血管造影栓塞手术、子宫切除手术等。

1.4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ɑ=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的相关性检验采用回归分析。

2结果

46例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中包括:35例宫缩乏力导致,5例前置胎盘,4例胎盘粘连、滞留和植入、2例巨大儿,经过多因素分析,其均与产后出血性休克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经过早期的抢救,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9.02±1.88)天。详细结果见表1.

表1.46例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发生原因分析

3讨论

3.1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

产后出血性休克是一种低血容量休克,一旦发生,如不能及时给予纠正,会导致死亡。从我院本次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和巨大儿等。产后宫缩乏力,多由于难产等导致的产妇体力消耗,其精神紧张,或者宫缩剂使用不当等。而胎盘因素,则主要是由于胎盘组织影响了子宫的收缩,导致胎盘剥离处的血管开放发生产后出血[4]。

3.2产后出血的诊断

正确对患者的失血量进行评估,是早期进行产后出血性休克诊断的关键。临床研究发现,对经验不足的医务工作者,其目测的出血量一般仅为实际出血量的50~60%左右[5]。因此,目测对出血的判断并不准确。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休克指数对患者进行诊断,并注意早期探查患者的阴道和宫腔情况,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有胎盘植入等,给予对症对因处理。此外,还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尿量、末梢充盈实验等结果。

3.3产后出血的治疗

当出血性休克发生时,患者出现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绝对不足,且会随后出现微循环衰竭。因此,对患者早期补充血容量是临床抢救的关键。一旦患者有阴道出血量增加,或者出现了休克症状,要立即为其开放静脉通路,并合理地补充血容量,消除病因,防止产后出血性休克。休克时补液一般选择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血液。其中晶体溶液能够为其补充足够的钠,以达到补充血容量的效果,并有利于蛋白质的转移。晶体可以选择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等。胶体与血液,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输注[6]。

同时,要注意为患者纠酸,给予血管解痉药物、血管收缩药物等。在治疗时还要注意,发生产后出血性休克还要排除凝血机制异常,对患者进行外周涂片和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维持血小板数量。

而对急诊入院的患者,首先要为为其检查血常规和血型,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及时补充血容量和输血,给予抗休克治疗。针对出血的原因对其进行治疗。

总之,导致产后出血性休克的原因较多,其需要医生给予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临床处理,争分夺秒地对患者抢救。

参考文献

[1]田丽花,赵梅芳,何蔚莹等.米索前列醇配伍缩宫素用于治疗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0):131-133.

[2]胡鹏,李玉伟,李云辉等.剖宫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介入治疗的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8):613-616.

[3]陈霞,朱玉莲,梅吉等.髂内动脉栓塞治疗产后难治性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2):1782-1783.

[4]曾玉华,周洪贵,李佳平等.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运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4):312-313.

[5]王淑然,唐晓娣.卡前列甲酯栓防治高危产妇产后出血200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2):445-445.

[6]Yu,PC,Ou,HY,Tsang,LLetal.Prophylacticintraoperative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tocontrolhemorrhageinabnormalplacentationduringlategestation.[J].FertilityandSterility,2009,91(5):1951-1955.

标签:;  ;  ;  

产后出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