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

邬秀凤(内蒙古赛立特尔职工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职业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084-02

临床护士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群体,与病人密切接触,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1]。因此,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危害正日趋严重,逐渐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与关注,临床护士应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加强个人防护,维护自身的健康。

1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2]。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引发针刺伤的因素

临床护士对针刺伤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未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工作繁忙等均可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可能造成针刺损伤的情况有:(1)丢弃用过的针头时;(2)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给不配合的病人注射时);(3)针头用完盖帽时;(4)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5)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然后做清洁时不慎被针头刺伤等。

3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3.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改变护士不安全行为

医院对医务人员应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纠正护士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3.2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国外研究[3]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医院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3.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3.4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地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报告,由医院专门组织(如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受伤护士应配合进行各项检测,必要的治疗及流行病学跟踪观察,为医院、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有效的资料,以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护士在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2%碘酊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对于HBV污染的针刺伤可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或乙肝疫苗注射;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5建议

5.1职业安全培训

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研究起步较晚,建议将职业安全作为课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研究。首先进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知识的调查,统计分析现存问题,组织专家编写相关教科书或培训教材,制定使用锐器时的操作规程及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措施,确定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及考核方式、方法。各医疗机构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针刺伤防范、职业安全知识的培训制度及考核制度。此外,各医疗单位在使用新的医用产品之前,提供该产品安全使用的培训,确保人人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后方可投入使用。公布与针刺伤有关的感染数据及与针刺伤发生有关的高危护理操作的数据,并制作、播放相关的宣传片,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

5.2规范操作流程

管理部门制定安全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告知每位护士,确保人人掌握该流程。如预防针刺的操作流程应包括:(1)勿将针帽套回针头,如果一定要套回时,使用单手套法;(2)将使用过的锐器置入耐刺的容器中,容器外有醒目标志,并及时处理(勿将手伸入容器内处理);(3)传递锐器时,勿将锐利面朝向他人和自己,以免误伤;(4)使用过后的物品应由操作者本人处理以降低刺伤的危险性。

5.3提高护理器材的安全性

使用无针头的产品,可使与针头有关的针刺伤减少43.0%,而具有安全保护性装置的产品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减少76.0%,如可回缩针头的注射器[4]。此外,个人保护产品也可减少锐器伤。调查显示针刺伤多发生在操作后的处置过程中,使用不能穿透的、防漏密闭的锐器收集箱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5.4建立健全针刺伤的报告及反馈、回访制度

目前一些国家已建立了卫生人员针刺伤的监测网络,通过对所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高危人群、高危操作及高危产品等信息,不但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和预防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资料,同时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卫生人员,可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5]。建立回访制度包括对感染源的回访及受伤者的回访,不仅可以对针刺伤所致血源性感染及时发现并处理,也可为护士提供一种心理支持系统,及时跟踪感染源的情况可缓解因对感染的恐惧所致的心理压力。

5.5明确界定职业病及职业伤害的范围

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应尽早制定有关卫生人员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及职业保险制度。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均有专门的职业保护法律及保险,这为卫生人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支持体系。目前,我国对卫生人员的职业暴露、职业安全的研究基本集中于防范措施,尚未对职业感染传染性疾病的责任、医疗费用及保险赔偿等问题予以明确界定。医疗卫生工作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职业性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卫生部门的职业病、职业伤害及职业保险作为重要研究课题,出台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卫生工作者的权益。

6小结

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面临严峻的职业暴露的危险,这与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欠缺、人员紧张、医疗废品处理途径和方法不规范,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管理者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到位有关。我们在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及废物处理程序,建立并监督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及医疗单位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制度,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医疗职业安全。

标签:;  ;  ;  

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