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地巫文化与《楚辞》的关系研究

巴地巫文化与《楚辞》的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从汉代王逸的《楚辞章句》开始,历朝历代不乏对它的研究,现在仍有很多人对它进行研究。有从注释方面研究的,有从释义方面研究的,有从翻译方面研究的,有对《楚辞》中的人物进行研究的,还有对《楚辞》中的植物进行研究的等等。近年来又有很多学者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有华夏中原文化与《楚辞》的关系,东夷文化与《楚辞》的关系,吴越文化与《楚辞》的关系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春秋战国时期与楚国交往甚密的巴的文化与《楚辞》的关系也是很有意义的。本论文分为前言和正文两部分,正文又分为四个部分。前言主要讨论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文化的界定,根据目前对于文化的各种分类进行整理,并能对文化的涵义加以认定。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巫文化的具体内涵,以及巫文化的内容和在社会中的作用。巫文化是一种以巫术为主要手段并辅之以某些特定内容的民俗文化。巫文化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宗教、艺术、文学、风俗和综合。巫文化除了在部落中具有凝聚作用外还在客观上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第三部分介绍了巴地的巫文化,其中包含了巴文化的界定,巴文化的内容及特征,最后是巴地巫文化的内容。巴文化是一个包括巴国文化、巴地文化和完整意义上的巴文化的综合概念。巴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巴地的巫文化包含了鬼教、艺术和文学、虎崇拜、巫师崇拜、人祭和禁忌等内容。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巴地的巫文化对《楚辞》的影响。首先是介绍了巴楚两国的地域,然后具体介绍了巴楚两国的交往史,并对《楚辞》中有巫文化因素的篇章加以分析。最后对巴地巫文化对《楚辞》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巴地巫文化在文学艺术和神话传说两个方面影响了《楚辞》的创作。《楚辞》的内容借鉴了巫师口中的巫词形式,也借鉴了巫文化中的神话传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关于文化的内容
  • 一、文化的界定
  • 二、文化的特征
  • (一) 文化的共享性
  • (二) 文化的习得性
  • (三) 文化的变迁性
  • (四) 文化的互溶性
  • 第二节 关于巫文化的内容
  • 一、巫文化的涵义
  • 二、巫文化的内容
  • 三、巫文化的特征
  • 四、巫文化的作用
  • (一) 社会凝聚作用
  • (二) 文化传承作用
  • 第三节 巴地的巫文化
  • 一、巴文化的界定
  • (一) 巴的涵义
  • (二) 巴人的来源
  • (三) 巴文化的定义
  • 二、巴文化的内容及基本特点
  • (一) 物质文化
  • (二) 非物质文化
  • (三) 巴文化的基本特点
  • 三、巴地巫文化的内容
  • (一) 鬼教
  • (二) 艺术和文学
  • (三) 虎崇拜
  • (四) 巫师崇拜
  • (五) 人祭,禁忌
  • 第四节 巴地巫文化对《楚辞》的影响
  • 一、巴文化与楚文化的地域
  • (一) 巴文化的地域
  • (二) 楚文化的地域
  • (三) 巴与楚的交往史
  • 二、《楚辞》中的巫文化因素
  • (一) 《离骚》中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思想
  • (二) 原始祭祀歌曲《九歌》
  • (三) 《大招》、《招魂》与招魂仪式
  • 三、巴地巫文化对《楚辞》的影响
  • (一) 巴楚文化的相同因素
  • (二) 巴地巫文化对《楚辞》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楚巫文化对华夏文明的影响[J]. 长江论坛 2020(04)
    • [2].苗族巫文化起源及其功能研究[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3].巫文化与中国新时期小说[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4].三峡巫文化的审美阐释[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02)
    • [5].“巫文化”传承中体育元素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4)
    • [6].博物馆巴渝巫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 传媒论坛 2019(10)
    • [7].基于楚巫文化的《楚辞》插画研究[J]. 艺术教育 2020(07)
    • [8].历史的影子:探索中国古史的“巫文化时代”[J]. 上海文化 2016(02)
    • [9].屈原自沉的巫文化解读[J]. 贺州学院学报 2009(02)
    • [10].历史的影子:探索中国古史的“巫文化时代”[J]. 社会科学文摘 2016(05)
    • [11].巴渝巫文化衍生品研发策略探析[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15)
    • [12].巫文化之辨 《山海经》里的“极乐世界”[J]. 城市地理 2017(19)
    • [13].试析《楚辞》巫文化形成的地域文化背景[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7)
    • [14].壮族护佑身体的师巫文化[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 [15].新学术视域下的巫、巫文化与传统女性研究——读方燕《巫文化视域下的宋代女性》[J]. 妇女研究论丛 2009(04)
    • [16].楚巫文化的盛行与审美特性[J]. 名作欣赏 2019(08)
    • [17].探寻民间宗教与小说关系研究的新路径——评易瑛《巫文化与中国现当代小说》[J]. 中国文学研究 2015(03)
    • [18].屏邊苗族的巫文化探究[J].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18(01)
    • [19].灵之研究:中国原巫文化六题[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4)
    • [20].论《离骚》中的巫文化特质[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 [21].汉儒对巫文化的吸纳[J]. 史学月刊 2013(02)
    • [22].试论苗族巫文化对苗族舞蹈的影响[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3].巫楚文化:沈从文与屈原[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4].巫术、巫师和中国早期的巫文化[J]. 宁夏社会科学 2009(02)
    • [25].邪气和仙气 中国巫文化小考[J]. 东方养生 2012(09)
    • [26].关于巫文化源流与创新之管见[J]. 中华文化论坛 2011(01)
    • [27].浅谈巫文化的美学内涵及其艺术创作[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01)
    • [28].从楚文化诞生的香草美人观——《离骚》对后世的影响[J]. 汉字文化 2018(13)
    • [29].巴渝巫文化数字资源产业开发SWOT分析[J]. 东西南北 2019(08)
    • [30].巫文化视域下的先秦楚绘画审美探析[J]. 文化发展论丛 2017(03)

    标签:;  ;  ;  ;  

    巴地巫文化与《楚辞》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