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一、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鑫[1](2021)在《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城市与景观环境一直以来以一种互动关系共生于一个系统之中,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创造了不同的城市类型,其中山水城市模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城市典范。中国古代营城往往离不开山水环境,视其为城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的城市研究却往往与古人营城所展示出来的山水人居环境思想有所偏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容易被忽视,过度人工化趋势明显,伴随着地域文化特色的逐步衰微,使得城市风貌特色逐步衰退,出现千城一面的城市趋同现象。桂林是我国国际旅游名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桂林城市的风景建设一直与城市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对山水景观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指导桂林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其城市与风景建设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城市规划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研究桂林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对城市特色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城景一体化理论为依据,以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以及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基于城景交互的视角,将建国以后桂林的城市规划划分为城景决择期、城景协调期、城景创新期三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的城市性质、城市结构、城市布局、建筑风貌、风景建设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各个时期城市发展与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具有“街巷对景”、“建筑隐景”、“城市融景”、“人文点景”四个规律,总结出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同时,依据桂林的城景交互规律和模式,探讨桂林城市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未来发展构想,以期延续和强化桂林山水城市特征,为桂林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与桂林类似的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李小龙[2](2020)在《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营城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的本土实践探索积淀形成了博大深厚的历史营建基因,这是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然而,优秀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核心价值尚未得到应有揭示,并因与地区规划实践的长期脱节而几近断裂,致使现代城市缺乏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挖掘和揭示渐遭遗忘的本土历史营建基因,使之具有恒久价值的部分传承于今、弘扬于世,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城市营建理论与方法体系、促进城市文化复兴与人居提质皆具重大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中国营城的地区性发展规律,聚焦数量多、影响大、覆盖面广且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矛盾问题较为突出的传统基层人居单元“县城”,以陕西关中地区的31座传统县城为对象,研究探索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以期为中国城市本土历史营建基因的继承与创新积累一定的地区成果。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文化基因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是特定地域环境作用影响下城市格局外在表现形式、内在结构组织、深层营建法则“多层次价值有机统一体”的概念认知,遵循从外在性状识别到内在结构组织揭示、深层遗传法则凝炼的基因研究逻辑链,搭建“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的层进式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新史学、共时性与历时性分析、文献比较与实地调研、归纳和演绎等方法,依次围绕关中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作用影响下的县城营建基因要旨辨析、县城历史格局及其形式特征识别、县城本土结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揭示、地域性营城观念与方法凝炼等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从基因生成与所在环境的交互关系入手,梳理提炼关中山水人文环境的地区特质,归纳总结关中县城的十种定址环境类型及其定址后的营建沿革特点,揭示了特有城址环境影响下关中县城长期致力于创造地域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其次,立足关中不同典型县城,探寻其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分析揭示了历史格局在“空间组织的层次性”、“内外环境的关联性”、“人文结构的凸显性”、“新老秩序的承续性”和“城市格局的协同性”五个方面的本土形式特征;并提炼出县城历史格局演化进程中长期发挥关键结构支撑与基因遗传作用的“自然山水、历史胜迹、城市设施、关联网络”四类本土营建要素,阐释了不同要素的差异化人居内涵、子项构成、本土特性、作用机理,及其在整体格局建构中的交互关系。再次,回归空间因“人”的主体实践行为而生的基本逻辑,通过对地域特色营城经验的系统挖掘梳理和科学阐释,初步总结构建了以“生用保障、人文优先、山水关联、整体融合”四项观念意识和“以文相地、山川定位、因势赋形、内外成景、因时立形”五方面实践要点为核心的关中县城本土营建经验体系框架。最后,本文尝试将“历史营建基因”的研究成果同现代地区实践需求相结合,提出了包括“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一体式人居空间格局”,“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五方面要点的关中县城规划设计传承策略构想。本文运用“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适宜方法,全面挖掘和再现了“被遗忘的”关中县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历史图景,创建了本土县城历史格局形态样本数据库;融合量化研究方法,深入揭示了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内在结构组织规律;基于历史经验科学化的成果和地区原创营城体系的视角,初步构建了关中本土县城营建经验体系框架及其现代规划设计传承策略,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

任丽[3](2020)在《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总体布局》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城市建设史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经过时间的打磨,历久弥新。在近代城市发展中,中国经过四十多年高速的城镇化,城市建设成果卓然。然而,由于西方建筑规划理论的影响,国内城市在建设理念中往往更重视经济生产和实际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对城市整体的自然格局和城市文脉给予足够的关注度。大量历史城市的丰富历史遗存、文化传统、城市格局未得到重视,未能融入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导致了现代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分离。中国传统优秀的城市规划理论和经验,在追求高效的城市建设中,渐渐被掩盖其光彩。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华阴在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城市建设史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空间格局。时至今日,同大多数城市一样,由于城市发展建设中对于历史遗存和空间格局保护的忽略,华阴的历史文化空间遗存已所剩无几,城市文脉的延续陷入困境。基于此,本文选取华阴作为案例城市展开分析,系统分析、总结其历史空间格局,并探究将其与城市现代发展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本文通过对历史空间格局相关研究的整理,根据华阴市的特点,总结适用于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研究的基本方法框架。以空间形态的相对稳定为原则划分时期,梳理了华阴城市不同时期的历史空间形态,总结出华阴城市营建的历史经验。最后,针对华阴城市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与城市总体布局相互矛盾的问题,并结合华阴市的历史空间格局特征,提出历史空间格局的传承策略,将其融入到华阴市的整体布局中,提出了历史空间格局传承保护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概念性的城市总体布局方案。通过对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总体布局的研究发现,城市空间格局与城市总体布局都是在包括城市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的区域层面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总体性把握和规划。因此,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传承与保护与城市结构、布局在范式上存在很高的契合度。对于城市功能和定位,需要在更大区域的城市群、更高层次的区域层面进行分析和把握,同时也应当将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与城市自身所拥有的历史资源丰富度、历史资源价值等结合,才能确定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与传承在城市总体定位、功能所占的地位和比重,将其与城市发展更好的结合。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城市历史和传统文化受到大批专家、学者的重视,城市历史空间格局和传统文化如何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成为历史城市日益关注的问题。中国城市这幅画卷上关于未来的景象,将联结这个东方古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使中国城市的画卷所具有的东方美学一直延续下去。

余笑天[4](2020)在《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标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景观随着时代的变迁日益更新,其中历史文化空间内的景观改造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如何把握历史遗留景观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是设计师的出发点和研究方向。所以,从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角度出发,具有代表性、象征性的景观标识便成为重点研究对象。本课题以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标识为主体,通过文献查阅与现场调研的方式,梳理出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标识的类型、特征与存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针对历史文化名城改造方案的设计方法,增强了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本文从民国时期南京城市发展入手,结合民国社会制度与事件发生背景,分析近代南京城的景观成因与对后世的影响,牵引出对景观标识的探讨。同时在南京现存的各类历史文化空间中,对比古今状态下城市景观发展的区别,并列举笔者挑选的五种不同类型的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标识,最终提炼出城市景观标识的保护更新策略。景观标识具备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城市中的保护与更新方法,在基于文化的景观延续与更新中,设计师需要从自然与人文两种要素的不同角度考虑。建筑遗址类的标识需要达到历史空间与现代景观共融的平衡。更新并非生搬硬套,若出现建筑区域功能遭淘汰、遗弃的现象,则需针对原有优势和空间结构进行剖析与重组,了解区域文化精神,对地域性的建筑进行氛围营造,保留基本状态的同时探寻新的发展方向,实现形式与理念的转变。自然人文类标识则要为环境中的景观语言表达做城市记忆支撑。对场景中的生态环境需进行整体复原,提升环境质量,以不同的景观形式与社会中呈现的城市风貌、人类行为习惯、地方情怀共存,后者等同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标识保护则需要通过更加具象的造景手法传递信息,提高人民的保护意识。在景观标识的更新中,设计师需要学会提炼景观语言加以创新,将历史文化背景以景观形式表达,融入现代科技手法,最终让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城市文脉得以延续,打造属于城市本地的特色风貌,与社会共同发展。本文不仅在标识定义上有了理论创新,在思维方法上也为日后同样的历史文化空间景观设计奠定科学理论基础。

刘琳婕[5](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李蔓[6](2019)在《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有重视风景营造的传统,人们不仅于自然山水形胜处选址筑城,亦有众多于人文环境中营建起的精彩风景现象;各城市在数千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亦积累形成自身丰厚的风景营造历史经验与智慧。然而,在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与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利用中,常忽略掉城市对自然山水风景的关照,亦缺失对风景营造历史经验与智慧的挖掘与应用。因此,本文选取榆林城市风景营造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丰富类型与发展历程,挖掘其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智慧,并探讨如何在当代城市规划中进行应用与传承。首先,对影响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孕育、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环境与空间基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对城市风景营造的可能影响。其次,通过对历史古籍及当代文学作品的挖掘,对榆林城市历史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进行类别划分;在此基础上,对风景营造发展脉络进行特征阶段划分,以时期为单位进行城市风景营造历史演变与空间演变特征的研究;对风景营造的影响因素与功能演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此来形成对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客观认识。再次,对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进行挖掘,以圈层特征为线索,分别从感知尺度、郊野尺度与城市尺度对城市风景营造经验进行阐述;对城市“八景”的分布变迁与文化内核进行探究;梳理总结影响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发展的关键历史人物,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风景营造发展的多元途径。最后,对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历史经验的当代应用与传承方法进行探索,多角度探讨历史经验当代应用与传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结合课题背景,提出风景营造历史经验的当代应用方法与当代传承策略。通过研究,探索中国传统城市风景营造历史经验的科学研究方法,并通过对榆林具体城市历史经验的挖掘分析,对其当代城市风景体系中存在问题提出具体的规划建议,将城市风景营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王越[7](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包广龙[8](2018)在《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扬州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定量实验和定性分析等方法,梳理、总结了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的发展过程与感知环境的各自特点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整合、提炼,提出了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二者并重的“两轴一链”的保护方法作为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上篇阐述了扬州园林历史和文化景观演进史。在梳理扬州园林发展历史概论的基础上,园林历史发展时期的划分节点由传统的园林断代史变为以园林和历史事件作为依据的新视角,重新划分了园林发展时期:由刘宋时期徐湛之的“起源四景”—隋代“城塔柳”景观发展的初始意象—宋代“三城”的城防系统—明末影园—清初休园—清中期个园—新中国成立作为划分节点。在梳理扬州园林历史文化景观的基础上,阐述扬州的历史文化景观,从与扬州园林史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战争、运河、帝王政治、士大夫、盐商、市民的多角度梳理园林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园林历史发展和文化景观的双视角阐述扬州园林历史人文环境,是对“竖向”的扬州园林史进行“横向”的有益补充,从而标定扬州园林中代表性的园林总体特征,为研究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关系提供坚实的历史与理论支撑。中篇从具有代表性的诸座园林内部的数据收集与模型建立入手,通过具体的调研数据和软件模拟,进行四种感知环境分析:以“精妙巧借”为主要特点的视觉环境;以“大音希声”为主要特点的听觉环境;以“触景生情”为主要特点的触觉环境;以“四季闻馨”为主要特点的嗅觉环境。基于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实验是从主观的个体感受到客观的调查分析,从整体感知的角度出发,力图通过从园林现状感知实验到园林总体特征的还原与验证的过程,来揭示园林内部感知环境与历史人文的紧密联系,同时以新的视角进一步阐释园林感知环境在园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下篇从城市景观轴、非遗文化轴及园林感知链三方面入手,建立起园林外部环境—感知环境—园林总体特征的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横纵理论联系,使得园林内外部环境能够根据园林自身的总体特征完整的保护起来,最终形成“两轴一链”式的将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为现有的扬州园林保护进行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以期为扬州园林环境的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9](2017)在《浙山浙水浙乡愁》文中认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上走弯路。推动形

徐云龙[10](2017)在《陕西典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文中指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具有法定规划属性,在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等风景名胜区各项工作中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因过度强调旅游功能,弱化保护传承,风景名胜区出现了建设失控、开发过度、游人骤增、资源破坏、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有必要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对规划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机制进行全方位总结和审查。然而在实际中,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评估还缺乏理论研究和评估实践,亦缺乏可操作性的评估技术方法。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通过全面梳理风景名胜区规划评估理论基础,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评估体系,并以陕西省几个典型风景名胜区进行验证。意图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并为今后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开展和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确保风景名胜区有效保护、永续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梳理国内外城市规划评估、旅游规划评估、保护地(区)评估、风景名胜区规划及评估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确立风景名胜区规划评估理论基础;明确评估思路,通过解读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编制和实施特点,明确评估的依据、原则以及“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基本价值取向,确定评估各环节技术方法;将规划核心内容完成情况、规划实施影响和满意度、规划实施管理与保障机制等作为评估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从规划实施效果和规划实施过程两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赋予指标权重;运用评估体系,对陕西典型案例进行验证,发现并解决问题。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构建了以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体系;二是依托评估体系,对陕西省华山、南沙河、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开展了实施效果和实施过程评估,进而归纳共性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概念和相关理论
        1.4.1 概念解析
        1.4.2 相关理论
    1.5 既往研究综述
        1.5.1 城市与景观交互关系研究
        1.5.2 我国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1.5.3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1.5.4 小结
第2章 桂林城市环境特征研究
    2.1 史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历史沿革
    2.2 城市环境构成
        2.2.1 山水环境
        2.2.2 人文环境
    2.3 城市环境特征
        2.3.1 山水环境特征
        2.3.2 人文环境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桂林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3.1 桂林城市规划历史分期
        3.1.1 分期依据
        3.1.2 分期内容
    3.2 建国以前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3.2.1 城市规划演进
        3.2.2 城景交互特征
        3.2.3 规划演进的影响因素
    3.3 建国以后桂林城市规划演进
        3.3.1 城景决择期
        3.3.2 城景协调期
        3.3.3 城景创新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景决择期:工业导向和工业与风景并重的城市规划
    4.1 工业主导的被动规划(1949-1958)
        4.1.1 社会背景
        4.1.2 规划建设
    4.2 工业与风景同步建设的探索规划(1959-1977)
        4.2.1 社会背景
        4.2.2 规划建设
    4.3 城景决择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4.3.1 城市建设特征
        4.3.2 风景建设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景协调期: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5.1 理性主义思维下的保护规划(1978-1989)
        5.1.1 社会背景
        5.1.2 规划实践
    5.2 增长主义导向下的快速规划(1990-2006)
        5.2.1 社会背景
        5.2.2 规划实践
    5.3 城景协调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5.3.1 城市建设特征
        5.3.2 风景建设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景创新期:转型发展导向下的城市规划
    6.1 城市格局重构下的新规划(2007-2019)
        6.1.1 社会背景
        6.1.2 规划实践
    6.2 城景创新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6.2.1 城市建设特征
        6.2.2 风景建设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模式及未来构想
    7.1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规律
        7.1.1 街巷对景
        7.1.2 建筑隐景
        7.1.3 城市融景
        7.1.4 人文点景
    7.2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模式
    7.3 桂林城景交互的问题总结
        7.3.1 产业发展较慢
        7.3.2 绿地质量不高
        7.3.3 城市特色衰微
        7.3.4 新区活力不足
    7.4 桂林城景交互的发展构想
        7.4.1 产业转型
        7.4.2 景观共享
        7.4.3 文化保护
        7.4.4 新旧协调
        7.4.5 配套齐全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建国以后各时期桂林城景交互特征
        8.1.2 建国以后桂林城景交互规律
        8.1.3 具有桂林特色的城景交互模式
    8.2 创新点
        8.2.1 城市规划演进分期方法的创新
        8.2.2 桂林城市规划演进研究时限的创新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中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城市空间格局
        1.2.2 城市空间格局营建基因
        1.2.3 关中地区县城
    1.3 现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历史营建基因的认识与挖掘不足
        1.3.2 基因载体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严重
        1.3.3 历史城区的空间格局保护存在局限
        1.3.4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脱离历史营建基因
        1.3.5 城市特色与文化认同感日渐衰微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城市空间格局形态与结构理论研究
        1.4.2 城市空间组构要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1.4.3 中国城市空间营建传统的发掘与阐释研究
        1.4.4 研究进展综述
    1.5 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地区影响—格局形式—结构要素—观念方法”层进式框架与内容
        1.5.3 研究的时空范围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关中的地区山水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影响下县城的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1 城市营建与地区环境交互影响的理论认识
        2.1.1 基于“时段理论”的地区环境影响认识
        2.1.2 城市营建与地区山水人文环境交互影响的基本逻辑
    2.2 关中的自然山水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2.1 地形地貌:“中部平原-两岸台塬-南北山地”式整体格局
        2.2.2 河流水系:贯联全域的渭河“叶脉”状干支流结构
        2.2.3 塬隰地势:“高平与低湿”密集交织的用地形势
        2.2.4 山川形胜:以秦岭名山为标识的风景名胜体系
        2.2.5 关中自然山水环境格局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3 关中的历史人文环境特质及其对城市营建的主要影响
        2.3.1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脉络简述
        2.3.2 西周至隋唐“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3 唐末至民国“后都城时代”的关中历史人文环境演进概况
        2.3.4 关中历史人文环境脉络对区内城市历史营建的主要影响
    2.4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与定址后的营建沿革
        2.4.1 关中县城的历史形成原因概况
        2.4.2 关中县城的历史定址环境特征与类型
        2.4.3 关中县城定址后的历史营建沿革特点
    2.5 地区山水人文环境影响下的关中县城历史营建基因要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融合地域山水人文环境的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形式及特征
    3.1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的挖掘与分析方法
        3.1.1 “典型个案研究—多案例比较归纳”式研究思路
        3.1.2 “脉络梳理—信息提炼—格局识别—特征分析”式案例研究主线
        3.1.3 “多源文本与空间比对互证”的历史格局适宜性挖掘方法
        3.1.4 历史格局形态的量化分析方法
    3.2 渭河平原区典型案例研究
        3.2.1 武功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2.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2.3 武功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3 西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3.1 扶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3.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3.3 扶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4 东部渭河平原与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4.1 富平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4.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4.3 富平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5 渭北黄土台塬向北山过渡区典型案例研究
        3.5.1 澄城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5.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5.3 澄城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6 北山山区典型案例研究
        3.6.1 永寿老县城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6.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6.3 永寿老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7 秦岭北麓典型案例研究
        3.7.1 华阴城市空间演进脉络梳理与关键营建信息提炼
        3.7.2 历史空间要素信息的关联秩序分析与格局识别
        3.7.3 华阴城市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形式的主要特征
    3.8 从不同案例看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共性特征
        3.8.1 空间组织的层次性
        3.8.2 内外环境的关联性
        3.8.3 人文结构的凸显性
        3.8.4 新老秩序的承续性
        3.8.5 城市格局的协同性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要素及其作用机理
    4.1 关中县城历史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本土关键营建要素类型
        4.1.1 基于典型案例格局解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2 基于历史方志城图分析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3 基于古城空间意象调查的关键要素类型提炼
        4.1.4 关中县城历史格局本土营建要素的关键类型总结
    4.2 自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天然界域和坐标
        4.2.1 自然山水的人居内涵
        4.2.2 自然界域:人对所在环境的感知范围和格局营建的总体视野
        4.2.3 山川形胜:自然界域中的精选天然参照物
        4.2.4 自然山水的空间作用层次
    4.3 历史胜迹: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历史坐标
        4.3.1 历史胜迹的人居内涵
        4.3.2 既设类胜迹与伴生类胜迹
        4.3.3 历史胜迹的空间作用层次
    4.4 城市设施:城市空间格局营建的人文坐标
        4.4.1 城市设施的人居内涵
        4.4.2 城市边界:内外领域的分界线
        4.4.3 节点空间:领域的标识和凝聚之处
        4.4.4 标志建筑:领域乃至总体格局的中心
    4.5 关联网络:不同要素间的组构秩序与实体性连接
        4.5.1 关联网络的人居内涵
        4.5.2 交通骨架:不同要素间的实体性连接
        4.5.3 秩序基线:不同要素间具有特定意义的组构秩序
    4.6 四类要素在城市历史格局营建中的交互作用关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观念与方法
    5.1 中国城市历史空间营建经验体系的基本认识
    5.2 关中县城历史空间格局营建的基本观念意识
        5.2.1 生用保障意识
        5.2.2 人文优先意识
        5.2.3 山水关联意识
        5.2.4 整体融合意识
    5.3 以文相地:山水人文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考量与选择
        5.3.1 所在环境的体察与在地“四望”
        5.3.2 所在环境的山水人文“寻胜”
        5.3.3 城市建设用地的“人文+风景”评价与选择
    5.4 山川定位:结合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格局秩序定基
        5.4.1 朝对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轴线骨架定向
        5.4.2 关联大尺度山川形胜的城市标志建筑定位
        5.4.3 巧营城内空间强化内外关联性秩序的在地体验
    5.5 因势赋形:因循场地环境形势的城市格局形态建构
        5.5.1 适应城址场地条件的城内格局形态建构
        5.5.2 融合郊野环境资源的城郊一体格局建构
    5.6 内外成景: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艺术构架的整体营建
        5.6.1 “规划—建筑—风景”三位一体的整体营建方略
        5.6.2 回归人尺度的城市艺术构架经营与景观序列塑造
    5.7 因时立形: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的动态接续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关中县城空间格局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构想
    6.1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实传承条件辨析
        6.1.1 貌似“无物可传”的现实境况
        6.1.2 实具“富矿可采”的实践前景
    6.2 “历史营建基因”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1 “要素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2 “格局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2.3 “法则层”的现代传承价值与意义
    6.3 融合现代规划设计的“历史营建基因”传承策略
        6.3.1 回归传统营城视野,建立总体保护与传承管控边界
        6.3.2 维育区域自然格局,编织结合山川形胜的秩序网络
        6.3.3 保护老城特色肌理,塑造契合场地结构的城区形态
        6.3.4 激活郊野名胜古迹,建构城郊相得益彰的人居格局
        6.3.5 精筑整体艺术构架,提振城市的山水人文格局意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总体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历史空间格局概念
        1.1.1 空间格局
        1.1.2 历史空间格局
        1.1.3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总体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1.4.1 历史空间格局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研究
        1.4.2 历史空间格局传承研究
        1.4.3 城市总体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1.4.4 华阴城市相关基础研究
2 历史空间格局传承与保护
    2.1 历史空间格局研究
        2.1.1 城市历史空间要素选取标准
        2.1.2 格局要素的分类
        2.1.3 要素间的组织关系
    2.2 传承方法
    2.3 本章小结
3 当下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探析及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分析
    3.1 华阴市概况及历史脉络
        3.1.1 华阴市概况
        3.1.2 华阴市历史文化脉络
        3.1.3 华阴市历史沿革
    3.2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探析
        3.2.1 华阴市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规律
        3.2.2 华阴历史空间格局结构性要素
        3.2.3 要素间的组织关系
        3.2.4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总结
    3.3 华阴市城市总体布局现状与核心问题识别
        3.3.1 建国后城市发展概述
        3.3.2 历版总规对华阴城市发展的引导
        3.3.3 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及核心问题
    3.4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的传承与城市总体布局之间存在的问题
        3.4.1 城市功能定位未能体现其城市的历史资源优势
        3.4.2 城市现状空间拓展与历史空间格局保护相矛盾
        3.4.3 城市形态未能与历史空间格局相协调
    3.5 本章小结
4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功能
    4.1 华阴市区域发展背景及条件分析
        4.1.1 区域地位与功能定位研究
        4.1.2 城市发展相关政策研究
        4.1.3 华阴市发展条件分析
    4.2 华阴市城市功能与定位研究
        4.2.1 华阴市城市发展思路
        4.2.2 华阴市城市定位与发展目标
        4.2.3 华阴市产业发展研判与策略
    4.3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定位——国际山水旅游文化名城
        4.3.1 优先生态保护,打造山水名城
        4.3.2 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名片。
        4.3.3 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5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城市布局结构
    5.1 华阴市建设用地选择与发展方向判析
        5.1.1 华阴市建设用地选择与空间拓展基本思路
        5.1.2 华阴市空间拓展方向
        5.1.3 华阴市空间建设用地选择
    5.2 华阴市城市结构梳理
        5.2.1 华阴市城市结构调整思路
        5.2.2 华阴市历史空间格局布局结构及复兴
        5.2.3 华阴市城市结构梳理与整合
    5.3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城市布局结构
        5.3.1 城乡产业空间结构
        5.3.2 城乡空间结构
        5.3.3 景观结构
6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
    6.1 华阴市历史空间形态
        6.1.1 “南山北水中城”的宏观景观格局。
        6.1.2 “岳渎相望、“山庙一体”的T字形空间格局。
        6.1.3 城郊共荣、山城一体城市营建
    6.2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调整的基本思路
    6.3 华阴市布局形态的梳理和整合策略
        6.3.1 山水营城:径流贯城、携山通水
        6.3.2 历史空间格局复兴:原点重塑、通脉兴脉
        6.3.3 城景协调:点带构建、引流入城
        6.3.4 老城传承:遗存挖掘、复兴城脉
    6.4 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
        6.4.1 宏观尺度下的华阴市域布局形态
        6.4.2 中观尺度下的华阴市中心城区布局形态
        6.4.3 微观尺度下的华阴市布局形态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标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南京城市景观研究现状
        1.3.2 南京景观标识研究现状
        1.3.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课题研究内容
        1.4.2 课题研究创新点
        1.4.3 课题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的界定
        1.5.2 标识和“城市景观”标识的界定
        1.5.3 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发展史
    2.1 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历史背景
        2.1.1 《首都计划》
        2.1.2 民国时期城市景观的形成
    2.2 民国时期南京区域规划发展史
        2.2.1 边界的确立
        2.2.2 政区的划分
        2.2.3 分区的建立
    2.3 民国时期南京道路系统规划发展史
        2.3.1 道路的规划
        2.3.2 路面的铺设
    2.4 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标识发展史
        2.4.1 官方标识
        2.4.2 生活标识
        2.4.3 景观标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城市景观标识调研与分析
    3.1 城市景观标识调研与现状分析
        3.1.1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标识调研
        3.1.2 南京风景名胜区景观标识调研
        3.1.3 调研小结
    3.2 南京城市景观标识元素分析
        3.2.1 建筑遗址类标识
        3.2.2 自然人文类标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城市景观标识保护与更新策略
    4.1 城市景观标识的应用特征
        4.1.1 统一性
        4.1.2 包容性
        4.1.3 地域性
        4.1.4 可持续性
    4.2 城市景观标识的保护思路
        4.2.1 城市历史空间布局的保护思路
        4.2.2 建筑遗址类标识的保护思路
        4.2.3 自然人文类标识的保护思路
    4.3 城市景观标识的更新手法
        4.3.1 提炼创新
        4.3.2 景观重现
        4.3.3 形式置换
        4.3.4 对比融合
        4.3.5 隐喻象征
    4.4 保护与更新城市景观标识的意义
        4.4.1 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4.4.2 提升群众审美标准
        4.4.3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4.4.4 强化历史名城保护
        4.4.5 转变旅游发展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1.1 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发展特征
        5.1.2 城市景观中景观标识的构建
        5.1.3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未来走向
        5.1.4 景观标识保护更新体系的建立
    5.2 研究不足
    5.3 未来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时期南京城市规划图
附录二 紫金山调研主要植被列表
附录三 南京民国建筑列表
附录四 成果附件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城市风景营造历史经验的现代缺失
        1.1.2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力的严峻形势
        1.1.3 城市传统文化历史文脉保护的当代机遇
        1.1.4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课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辨析
        1.2.3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5.1 中国传统城市风景营造相关理论研究
        1.5.2 中国当代城市风景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5.3 国外城市风景规划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5.4 榆林城市历史与风景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环境基底研究
    2.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基础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历史文化环境
        2.1.3 民族关系形势
        2.1.4 基础环境特征及可能影响
    2.2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空间基底
        2.2.1 九边重镇风景营造空间基底对比
        2.2.2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空间基底特征
    2.3 本章小结
3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资源梳理
    3.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挖掘、现象归类
        3.1.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挖掘
        3.1.2 榆林城市自然风景营造现象归类
        3.1.3 榆林城市人文风景营造现象归类
    3.2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发展脉络、时空演变
        3.2.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发展脉络
        3.2.2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演变
        3.2.3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空间演变
    3.3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影响因素、功能演化
        3.3.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影响因素
        3.3.2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功能演化
    3.4 本章小结
4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挖掘
    4.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圈层特征及跨尺度“八景”建设
        4.1.1 榆林城市风景圈层特征
        4.1.2 榆林城市跨尺度“八景”建设
    4.2 自然山水形胜主导下的榆林郊野尺度风景营造
        4.2.1 榆林郊野尺度自然山水形胜
        4.2.2 自然山水形胜主导下的郊野尺度风景营造
    4.3 自然与人文共同作用下的榆林城市尺度风景营造
        4.3.1 因山就势的榆林视觉景观营造
        4.3.2 因势利导的榆林水环境景观营造
    4.4 关键历史人物影响下的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多元发展途径
        4.4.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关键历史人物及营建事迹
        4.4.2 关键历史人物影响下的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多元发展途径
    4.5 本章小结
5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历史经验的当代应用传承
    5.1 当代应用与传承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5.1.1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定位下的责任与需求
        5.1.2 历版保护规划实施进程中的成就与欠缺
        5.1.3 榆林当代城市风景体系的现状问题
    5.2 当代应用与传承的方法与策略
        5.2.1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历史经验的当代应用方法
        5.2.2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历史经验的当代传承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
    附录一 榆林地质环境特征演化历程梳理
    附录二 榆林城市历史沿革及关键营建活动梳理
    附录三 榆林城市风景单元演变历程信息整合表录
    附录四 榆林“八景”释义表录
    附录五 全国典型城市传统“八景”与九边重镇城市“八景”整理
    附录六 榆林历史城市供水网络营建文献记载表录
    附录七 榆林城市风景营造关键历史人物生平信息
    附录八 榆林地区诗词歌赋标识分布图
    附录九 榆林市榆阳区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整理
    附录十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类型
    附录十一 榆阳区文物保护单位(10处)保护范围及保护措施图
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7)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扬州园林的古代文献概况
        1.2.2 研究扬州园林的现代文献概况
        1.2.3 研究园林保护为主的文献概况
        1.2.4 研究园林感知环境为主的文献概况
    1.3 相关概念阐释和研究对象界定
        1.3.1 扬州园林
        1.3.2 园林环境
        1.3.3 历史人文
        1.3.4 感知环境
        1.3.5 园林总体特征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课题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研究框架
上篇 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环境
    2 历史予园林--扬州园林历史概述
        2.1 扬州园林的起始期
        2.1.1 有关起始期的两种错误观点
        2.1.2 源于西汉,始于刘宋--徐湛之的“起源四景”
        2.2 扬州园林的发展与萧条期
        2.2.1 从隋代城、塔、柳到宋代三城--扬州园林的发展期
        2.2.2 从宋代三城到明末影园--扬州园林的萧条期
        2.3 扬州园林的成熟与繁荣期
        2.3.1 从明末影园到清初休园--扬州园林的成熟期
        2.3.2 从清初休园到清中期个园--扬州园林的繁荣期
        2.4 扬州园林的衰落与繁盛期——清嘉庆二十四年至今
        2.4.1 从清中期的个园到新中国的建立--扬州园林的衰落期
        2.4.2 新中国建国后--扬州园林的繁盛期
        2.5 本章小结
    3 人予园林--扬州园林历史文化景观的演进
        3.1 扬州园林与战争历史
        3.1.1 芜城之战暗助园林开创
        3.1.2 宋金、宋元之战完善水道体系
        3.1.3 洪杨之乱终结盛世园林
        3.2 扬州园林与运河文化
        3.2.1 一条河与一座城—运河的变迁
        3.2.2 河边城与城中园—运河与扬州园林
        3.3 扬州园林与帝王政治
        3.3.1 炀帝情缘与人文景观初创
        3.3.2 清帝南巡与园林繁盛
        3.4 扬州园林与士大夫文化
        3.4.1 鲍照名作《芜城赋》
        3.4.2 杜牧十年扬州梦
        3.4.3 欧阳修始建平山堂
        3.4.4 石涛大师叠山石
        3.4.5 马氏兄弟富藏书
        3.5 扬州园林与盐商文化
        3.5.1 盐法之变与盐业兴衰
        3.5.2 永恒的利益—宠信、威胁与利用
        3.5.3 灰色盐商带来的扬州园林大发展
        3.6 扬州园林与市民文化
        3.6.1 繁华的折射—扬州市民文化
        3.6.2 市民郊游与湖上园林的共荣
        3.7 本章小结
中篇 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
    4 园林营建
        4.1 城市园林
        4.1.1 个园--“四季”为旨,“竹”为境
        4.1.2 小盘谷--以小见大,突出九狮图山的主体性特征
        4.2 湖上园林
        4.2.1 小金山景区—从一“借”到两“多”
        4.2.2 影园遗址—从因地制宜到借景
        4.3 研究讨论—为什么选择这四座园林
        4.4 本章小结
    5 精妙巧借—游线上的视环境感知
        5.1 视环境概述
        5.2 扬州园林视环境实验设计
        5.2.1 实验目的
        5.2.2 实验对象
        5.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5.2.4 实验仪器
        5.3 扬州园林视环境分析
        5.3.1 个园视环境—四季赏景
        5.3.2 小盘谷视环境—小中见大
        5.3.3 小金山视环境—一点借多景
        5.3.4 影园视环境—一点观内外
        5.4 实验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大音希声--声环境感知
        6.1 声环境概述
        6.2 扬州园林声环境实验设计
        6.2.1 实验目的
        6.2.2 实验对象
        6.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6.2.4 实验仪器
        6.2.5 量表信度检验
        6.3 扬州园林声环境分析
        6.3.1 个园分析—竹声阵阵
        6.3.2 小盘谷分析—鸟声鸣鸣
        6.3.3 小金山分析—风铃悠悠
        6.4 实验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触景生情—铺地触环境感知
        7.1 触环境概述
        7.2 扬州园林铺地触环境实验设计
        7.2.1 实验目的
        7.2.2 实验对象
        7.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7.2.4 实验仪器
        7.2.5 量表信度检验
        7.3 扬州园林铺地触环境分析
        7.3.1 质感评价
        7.3.2 个园—功能分布,分类式触感
        7.3.3 小盘谷--集中分布,主题式触感
        7.3.4 小金山—功能性分布,多样式均衡触感
        7.4 实验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四季闻馨--嗅环境感知
        8.1 嗅环境概述
        8.2 扬州园林嗅环境实验设计
        8.2.1 实验目的
        8.2.2 实验对象
        8.2.3 实验方法与过程
        8.2.4 实验仪器
        8.3 扬州园林嗅环境分析
        8.3.1 个园分析--少中见大,营建布局均匀的特色香景
        8.3.2 小盘谷分析—以少胜多,营建主题明确的特色香景
        8.3.3 小金山分析—以多求全,基于四季花期的四季借景
        8.3.4 影园分析—多中求精,基于四季花期的四季香景
        8.4 实验讨论
        8.5 本章小结
下篇 两轴一链—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
    9 城市景观轴
        9.1 景观分布轴
        9.1.1 自然山水轴线
        9.1.2 人文景观轴线
        9.2 城市发展轴
        9.2.1 城市规划概况
        9.2.2 “一城一轴四区”的旅游发展
        9.2.3 “一带、一城、三镇、多点”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框架
        9.2.4 “一区、三轴、两廊”的城市总体设计框架
        9.3 城市景观轴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1 景观分布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2 城市发展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9.3.3 “两轴一链”中的城市景观轴
        9.4 本章小结
    10 非遗文化轴
        10.1 扬州园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述
        10.2 以围绕传统园林建造艺术与技能为主的技艺类项目
        10.2.1 扬派盆景艺术
        10.2.2 扬州传统园林建筑技艺
        10.2.3 扬派叠石
        10.3 以围绕园林的民间文学或口头文学形式的口头传统类项目
        10.3.1 瘦西湖传说
        10.3.2 扬州古街巷传说
        10.3.3 冶春故事
        10.4 非遗文化轴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1 传统技艺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2 民间文学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0.4.3 “两轴一链”中的非遗文化轴
        10.5 本章小结
    11 园林感知链
        11.1 视觉感知链
        11.1.1 湖上园林—从因借成景到连景成轴
        11.1.2 城市园林—远眺近望
        11.2 非视觉感知链--声、嗅、触觉感知
        11.2.1 湖上园林--风铃声声与百花争香
        11.2.1 城市园林--莺声燕语与触景生情
        11.3 园林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1 视觉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2 非视觉感知链与历史人文和感知环境的关系
        11.3.3 “两轴一链”中的园林感知链
        11.4 本章小结
    12 结论与展望
        12.1 结论
        12.1.1 扬州园林的历史人文
        12.1.2 扬州园林的感知环境
        12.1.3 “两轴一链”--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并重的保护方法
        1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图片目录
    2.表格目录
附录一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附录二 部分园林环境调研表
    1.小金山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2.个园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3.小盘谷声环境调研评价表
    4.园林触觉环境好感度调研评价表(以小金山调研样表为例)

(10)陕西典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现实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陕西风景名胜区整体情况
        1.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综述
    2.1 城市规划评估研究
        2.1.1 国外城市规划评估
        2.1.2 国内城市规划评估
    2.2 旅游规划评估研究
        2.2.1 国外旅游规划评估
        2.2.2 国内旅游规划评估
    2.3 保护地(区)保护和管理评估研究
        2.3.1 自然保护区保护和管理评估
        2.3.2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实施评估
    2.4 风景名胜区规划及其评估研究
        2.4.1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2.4.2 风景名胜区规划评估
    2.5 借鉴与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估体系构建
    3.1 评估体系构建思路
        3.1.1 总体思路
        3.1.2 评估依据
        3.1.3 评估目的和价值取向
        3.1.4 评估原则
        3.1.5 评估方法体系
    3.2 实施评估的重点内容
        3.2.1 规划核心内容完成情况
        3.2.2 规划实施影响及满意度
        3.2.3 规划实施管理及保障机制
    3.3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3.1 评估总体框架构建
        3.3.2 实施效果评估指标设计
        3.3.3 实施过程评估指标设计
        3.3.4 评估指标体系形成
        3.3.5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3.3.6 评估指标权重赋值
    3.4 评估结果量化方法
        3.4.1 评估指标量化方法
        3.4.2 评估结论形成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典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实证
    4.1 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4.1.1 项目背景
        4.1.2 总体目标评估
        4.1.3 综合保护评估
        4.1.4 开发建设评估
        4.1.5 实施绩效评估
        4.1.6 管理机制评估
        4.1.7 协调保障评估
        4.1.8 评估结果
    4.2 南沙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4.2.1 项目背景
        4.2.2 总体目标评估
        4.2.3 综合保护评估
        4.2.4 开发建设评估
        4.2.5 实施绩效评估
        4.2.6 管理机制评估
        4.2.7 协调保障评估
        4.2.8 评估结果
    4.3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4.3.1 项目背景
        4.3.2 总体目标评估
        4.3.3 综合保护评估
        4.3.4 开发建设评估
        4.3.5 实施绩效评估
        4.3.6 管理机制评估
        4.3.7 协调保障评估
        4.3.8 评估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陕西典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的问题归纳及相关改进对策
    5.1 总体规划实施的问题归纳
        5.1.1 规划范围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5.1.2 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存在差异
        5.1.3 资源开发和建设强度不均衡
        5.1.4 违法违规建设情况依然较多
        5.1.5 旅游带动经济效益过于突出
        5.1.6 各方利益未能得到有效协调
    5.2 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5.2.1 对风景名胜区的认识尚不清晰
        5.2.2 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仍不健全
        5.2.3 规划科学性、衔接性有待提高
        5.2.4 管理体制和机构建设存在制约
        5.2.5 协调和保障机制能力尚显不足
    5.3 相关改进对策
        5.3.1 贯彻现行条例,完善法规和技术规范
        5.3.2 建立有效的上位管理和监督体制
        5.3.3 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审批和修改程序
        5.3.4 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
        5.3.5 加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能力建设
        5.3.6 构建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5.3.7 尽快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6.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XX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社会影响调查问卷

四、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城景交互的桂林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2019)[D]. 李维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2]关中地区县城空间格局的历史营建研究[D]. 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3]历史空间格局影响下的华阴城市总体布局[D]. 任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民国时期南京城市景观标识研究[D]. 余笑天.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6]榆林城市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应用研究[D]. 李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扬州园林历史人文与感知环境研究[D]. 包广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浙山浙水浙乡愁[N].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日报, 2017
  • [10]陕西典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 徐云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