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研究与汶川地震灾区社区居民心理应激状况研究

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研究与汶川地震灾区社区居民心理应激状况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总体的健康状况不断提高。人的健康状况除了先天原因以外,与其自身健康意识、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医疗条件等密切相关。本研究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健康状况及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灾后心理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合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期更合理地配置利用卫生资源,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终为制定让社会、家庭以及患者个体受益的医疗模式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1.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目前,对患者疗效的判定和衡量尚有争议,为了实现对患者治疗后健康状况的总体判断,本研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和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及生存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全面描述患者健康状况,并对影响生存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改善患者预后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为进一步指导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和患者就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普遍下降,表现为患病后的生活空间缩小、社会劳动力损失、存在一定精神压力,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疾病负担;就诊于不同等级医院(二甲或二甲以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没有明显差别,提示患者可就近选择二甲或相当水平及以上的医院就医,为尽早接受治疗争取时间。患者发病后越早治疗恢复越好,生存质量越高,提示患者发病后应及时接受诊治;针对不同发病部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调查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可以相对控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费用,尽量减少患者因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临床医生采用不同治疗措施,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无明显差异,提示可选择一般临床通用的治疗脑梗死药品,尽量减少患者因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和临床医生均具有有益的启示,并可以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一方面,对患者而言,应采取就近治疗原则,选择附近二甲或相当水平及以上的医院及时就医,盲目向大型综合医院求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并没有显著提高。另一方面,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应以病情的实际发展需要为根据来制定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低成本治疗方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减少患者在就医治疗过程中的精神压力,这对患者的整体康复和早期融入家庭、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2.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除了给国家、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还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心理状况在较短时期内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些都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什邡市地震灾区作为调查地,调查震后居民的健康状况,了解心理伤害的程度,以期对受灾居民进行合理有效的震后干预提供参考,为国家地震灾后卫生重建工作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证实灾难性应激事件对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地震后社区居民的一般生命体征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还证实震后灾区居民出现了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和多种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在给予紧急物质救援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患意识和灾难意识、启动灾难相关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建立快捷的紧急救治机制和群体心理评估及干预机制十分必要,值得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卫生工作者关注。

论文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急性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健康状况随访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汶川地震灾区社区居民心理应激状况研究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脑卒中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
  • 文献综述二 地震伤救治
  • 附录
  • 攻读学位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模式在慢阻肺患者恢复期的应用[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2].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32)
    • [3].试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临床护理体会[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2)
    • [4].偏瘫患者恢复期康复指导与护理[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22)
    • [5].心理干预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09)
    • [6].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行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5)
    • [7].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 大医生 2017(Z1)
    • [8].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34)
    • [9].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1)
    • [10].人文关怀在脑出血患者恢复期中的重要性[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21)
    • [11].观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08)
    • [12].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10)
    • [13].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应用中医传统运动养生的优势分析[J]. 现代养生 2017(12)
    • [14].中医护理技术在老年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应用[J]. 黑龙江中医药 2020(01)
    • [15].自拟中风汤剂实施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27)
    • [16].观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6)
    • [17].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19)
    • [18].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1)
    • [19].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整体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05)
    • [20].49例脑出血患者恢复期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07)
    • [21].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恢复期异常行为探讨及对策[J]. 吉林医学 2010(36)
    • [22].初发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生存质量的评价[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9(02)
    • [23].39例老年骨折患者恢复期的家庭护理[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03)
    • [24].全麻术后患者恢复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25].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与护理干预[J]. 中国医学工程 2015(02)
    • [26].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8)
    • [27].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的心理护理[J]. 生物技术世界 2013(09)
    • [28].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01)
    • [29].浅谈心理护理对精神患者恢复期的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34)
    • [30].脑血栓患者恢复期家庭护理的健康指导[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01)

    标签:;  ;  ;  ;  ;  ;  ;  

    急性脑梗死患者随访研究与汶川地震灾区社区居民心理应激状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