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合作治理博弈困局分析

环境合作治理博弈困局分析

论文摘要

环境问题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复杂性、空间不平衡及代际不平等性等特性。环境问题的特性决定了环境问题治理跨区域、跨部门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选取国家间合作应对气候危机与国内区域间环渤海水污染合作治理的典型案例,以博弈论为工具剖析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关系及互动模式、博弈过程,寻求合作困局的根源。首先,进行国家间环境合作治理分析——以气候“公地悲剧”为例:全球气候博弈的实质是各国在承认地球资源和承载能力有限的前提下力图在未来世界能源、资源分配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的分配中获得尽可能大的份额。气候公地的形成源于博弈主体对于自身短期利益的追求及对人类根本利益的无暇顾及。究其根源,自由民主国家受制于自由民主制度放纵的内部博弈,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的受制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与不平等现状下外部博弈引发的安全需求。其次,进行国内区域间环境合作治理分析——以环渤海治污困境为例:利益相关者目标函数为:中央政府是公共利益代言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环渤海地方政府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中进行多重博弈中抉择、协调;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是“公地悲剧”的主要制造者;渔民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却是弱势群体。要破解治污困局、建构环渤海环境友好型社会,需制定超越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渤海法,从国家法律层面确定有利于环境友好型发展的博弈规则。最后,提出基于治理理论的既符合当代环境问题的特性又可破解以往环境合作治理模式的瓶颈的环境合作范式:通过政府和社会(社区)之间的“共同管理”,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公私合作”,以及市场和社会(社区)之间的“私人-社会合作”来实现环境的治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环境合作治理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现状
  • (一) 环境合作治理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理论及现实意义
  • (二) 环境合作治理研究进展
  • 1.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征
  • 2. 环境合作治理相关理论
  • 3. 全球合作治理研究
  • 4. 国内区域合作治理研究
  • 二、思路、结构及研究方法
  • (一) 文章思路
  • (二) 文章结构
  • 第一章 国家间环境合作治理——气候问题“公地悲剧”现象的个案分析
  • 一、气候问题的特性
  • 二、气候博弈的实质及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一) 气候博弈的实质
  • (二) 利益相关者分析
  • 三、气候“公地悲剧”根源探析——以美、中为例
  • (一) 美国——民主制纵容的内部博弈
  • (二) 中国——威权政体无法躲避的外部博弈
  • 四、公地悲剧的出路
  • 第二章 国家内环境合作治理——环渤海环境治理机制的个案分析
  • 一、利益机制理论分析框架
  • (一) 利益相关者
  • (二) 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利益分析
  • 二、环渤海利益机制互动博弈分析
  • (一) 企业间的博弈——公地悲剧
  • (二) 企业与政府——监督博弈与利益合谋
  • 1. 监督博弈
  • 2. 地方政府与企业利益合谋
  • (三) 地方政府之间——零和博弈
  • (四)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机制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1. 委托代理机制
  • 2.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三、破解之道——渤海区域法导向环境友好型发展
  • 第三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环境合作治理模式分析
  • 一、治理理论的概念、特征
  • 二、基于治理理论的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 (一) 环境合作治理主体——政府、市场与社会
  • (二) 基于治理理论的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 三、国际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 四、区际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 五、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引入第三方治理的流域水环境合作共治制度创新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7)
    • [2].基于“过程-结构”视角的环境合作治理模式比较与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10)
    • [3].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环境合作治理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1)
    • [4].基于环境史研究开展中英环境合作的基础和前景分析[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06)
    • [5].政府间环境合作协议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以珠三角地区为例[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 [6].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美能源和环境合作的亮点[J]. 世界知识 2016(20)
    • [7].试论韩国对华环境合作政策的演变:从“发展中国家伙伴”到“战略合作伙伴”[J]. 当代韩国 2015(02)
    • [8].亚太地区区域性环境合作机制初探[J]. 学理论 2015(31)
    • [9].中国与南北环境合作[J]. 绿叶 2016(12)
    • [10].环境守法导则:一种新型环境合作治理模式[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6(01)
    • [11].农村环境合作治理生成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基于S村的案例[J]. 农村经济 2019(03)
    • [12].中日环境合作的历史与未来方向[J]. 国际研究参考 2017(05)
    • [13].政府间环境合作协议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以珠三角为例[J]. 行政与法 2016(09)
    • [14].利他主义、社会偏好与环境合作治理[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5].20世纪70年代苏联寻求环境合作的原因探析[J]. 风景名胜 2018(12)
    • [16].东亚环境污染和日韩对华环境合作[J]. 日本研究论集 2008(00)
    • [17].美国州际环境合作及启示[J]. 环境保护 2012(18)
    • [18].完善中日环境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J]. 日本问题研究 2010(01)
    • [19].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合作的法律制度评论[J]. 政法论坛 2010(04)
    • [20].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回顾与分析[J]. 中国环境管理 2010(02)
    • [21].论走向后工业社会的环境合作治理[J]. 社会科学 2009(03)
    • [22].韩中环境合作现况和今后发展需求[J]. 当代韩国 2009(04)
    • [23].论“人的安全”与“环境合作”[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环境合作治理模式探析[J]. 广东蚕业 2020(03)
    • [25].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J]. 河南科技 2018(26)
    • [26].论南海海域环境合作保护机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6)
    • [27].中美地方政府间环境合作概况[J]. 世界环境 2010(02)
    • [28].从环境问题的国际化看中日环境合作与交流[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 [29].加拿大环境治理中的跨部门合作及其借鉴[J]. 岭南学刊 2010(05)
    • [30].从减震器到引擎:中日环境合作面临重大转型[J]. 世界环境 2008(04)

    标签:;  ;  ;  ;  

    环境合作治理博弈困局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