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性司法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修复性司法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论文摘要

如何在刑事司法体系内实现既保护被害者的利益又使犯罪者复归社会的理想目的,是当今各国制定刑事政策时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刑事司法在保护被害人权益,实现实质正义的问题上饱受批评,而修复性司法由于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理念和途径,正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与传统刑事司法制度不同的是,修复性司法更加重视对被害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努力修复被犯罪行为损害的社区和家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统刑事司法与修复性司法在价值上是相通的。传统刑事司法表现为报应在外,内含功利;修复性司法则表现为功利在外,报应在内。两者既有理论上的共通性,又具有功能上的互补性。这一点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上体现的尤为鲜明。对这一政策的理解和诠释主要在于对“宽”、“严”、“济”这三个关键字的科学界定。“宽”指的是宽大、宽容,强调刑罚轻缓;“严”指的是严而不厉,法网严密而刑罚并不苛厉;“济”有救济、协调与结合之意。一宽一严分别体现了修复性司法和传统刑事司法的理念,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是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所体现的内容。以高维俭博士提出的刑事三元结构论为理论基点来研究和探讨修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的结合问题显得便宜许多,其三横(即犯罪者、被害者、刑事环境)三纵(即刑事事实学、刑事对策学、刑事哲学)的结构为阐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具体到实践当中,已经接受修复性司法理念的国家都在探索适合本国法律制度和法律习惯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在我国,一些地方的公检法部门也相继开始践行修复性司法,希望探索出一条本土特色的修复性司法之路。本文分导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导言部分由修复性司法的主旨谈起,表达了笔者所持的谨慎的乐观态度,表示赞成和支持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讨论,从研究中总结经验,以求借鉴。正文又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剖析了修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各自的特点,阐释传统刑事司法与修复性司法在价值上是相通的,两者既有理论上的共通性,又具有功能上的互补性。以高维俭博士提出的刑事三元结构论为理论基点,进一步分析两者结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刑事对策进行论述,我国当前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相比,提倡刑罚轻缓化,在传统刑事司法中逐渐引入修复性司法的理念,走出中国特色的刑事改革之路。第三部分介绍了国内法的相关规定以及地方公检法部门践行修复性司法的经验,结合许霆案分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提出了一些程序上、制度上的建议和构想。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修复性司法与传统刑事司法的价值
  • (一) 二者价值的特点:功利与报应兼而有之
  • 1、修复性司法:功利在外,报应在内
  • 2、传统刑事司法:报应在外,功利在内
  • (二) 二者理念关系的互补
  • 1、互补具有理论基础
  • 2、互补的必要性
  •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一) 何为“宽严相济”
  • 1、宽严相济的“宽”
  • 2、宽严相济的“严”
  • 3、宽严相济的“济”
  • (二) 宽严有度的发展方向
  • 1、与“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相区别
  • 2、宽严有度
  • (三) 糅合传统刑事司法和修复性司法的理念
  • 1、“宽”体现修复性司法的理念
  • 2、“严”体现传统刑事司法的理念
  • 三、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践行
  • (一) 我国的相关立法
  • 1、实体法与程序法
  • 2、许霆案与我国刑事法律体系
  • (二) 我国的司法实践
  • 1、各地的践行
  • 2、深入践行的必要性
  • (三) 修复性司法理念的引入
  • 1、侦查起诉阶段
  • 2、审判量刑阶段
  • 3、判决执行阶段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宽严相济,“长短”兼施[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1)
    • [2].严慈相济、自主管理——班主任工作漫谈[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16)
    • [3].浅谈图书馆“宽严相济”的管理艺术[J]. 青春岁月 2017(11)
    • [4].做个严爱相济的班主任[J]. 新校园(中旬) 2017(07)
    • [5].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J]. 智富时代 2016(04)
    • [6].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科学定位[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3(05)
    • [7].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量刑情节适用[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 [8].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及司法应用[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9].浅析和谐社会理念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影响[J]. 中国市场 2012(31)
    • [10].浅谈行政执法中贯彻宽严相济政策[J]. 法制与社会 2012(22)
    • [11].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实践中的异化——以行贿人实质上的非犯罪化为视角[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2(06)
    • [1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处遇问题[J]. 商品与质量 2011(SA)
    • [1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J]. 知识经济 2011(20)
    • [14].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 2010(02)
    • [15].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发展——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观照[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6].论“宽严相济”与严打政策的关系[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7].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要内容的法律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0(25)
    • [18].宽严相济 促进社会和谐[J]. 民营科技 2010(10)
    • [19].浅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解与适用[J]. 民营科技 2010(10)
    • [20].完善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推动反渎职侵权工作向前发展[J]. 民营科技 2010(10)
    • [21].论“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8)
    • [2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制度化研究[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3)
    • [23].和谐社会语境下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之解读[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24].和谐社会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J]. 改革与开放 2009(04)
    • [25].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之价值[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9(03)
    • [26].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分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7].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审判[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0)
    • [28].和谐社会建设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 [29].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环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8(01)
    • [30].从“严打”到“宽严相济”[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8(02)

    标签:;  ;  ;  

    修复性司法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