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结合腔内成形术对膝下动脉阻塞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山莨菪碱结合腔内成形术对膝下动脉阻塞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观察山莨菪碱对SD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2、观察山莨菪碱结合腔内成形术对膝下动脉阻塞性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1.建立SD大鼠后肢缺血模型,随机分为缺血治疗组(15只)和缺血对照组(15只),分别给予山莨菪碱注射液8 mg/(kg×d)稀释至0.5 ml和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下肢分5点进行肌肉注射,连续14 d,观察双侧后肢于造模术后即刻、7 d、14 d、28 d不同时间点皮温差的变化和术后28 d缺血后肢肌肉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2.将膝下动脉阻塞性疾病Ⅱ期患者40例行腔内成形术后随机分为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的山莨菪碱组和未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 d、7 d、14 d、28 d,测量患者腋温踝温差、踝肱指数、脉搏血氧饱和度、血清TC、血清TG、血清HDL-C、血清LDL-C、血清CRP及血清NO浓度。结果:1、造模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大鼠健侧后肢与缺血后肢之间的皮温差逐渐减小(P<0.05),且缺血治疗组较缺血对照组皮温差更小(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治疗组缺血肌肉组织中MVD较缺血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2、术后两组患者踝温成上升趋势,腋温与踝温的温差呈减小趋势,且山莨菪碱组较空白对照组明显(P<0.05);术后两组患者ABI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患者SpO2均持续升高,且山莨菪碱组较空白对照组升高明显;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血清TC、血清TG、血清HDL-C、血清LDL-C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血清CRP于术后第1 d暂时升高,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随后,血清CRP下降,且山莨菪碱组较空白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患者血清NO浓度术后出现暂时性的降低,随即呈上升趋势,且山莨菪碱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1.山莨菪碱能促进大鼠缺血后肢侧支循环的建立,其机制可能与山莨菪碱能促进体内某种血管生成因子的分泌或释放有关。2.山莨菪碱对于膝下动脉阻塞性疾病腔内成形术后患者的血清TG、血清TC、血清HDL-C、血清LDL-C以及ABI均无明显改善作用,但可以改善术后患肢的踝温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清CRP浓度,促进血清NO的分泌和释放,从而提高腔内成形术的近期疗效,利于远期通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解除小血管痉挛,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血流,改善微循环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实现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实验部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临床部分
  •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作者简历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莨菪碱对膝下动脉阻塞病腔内成形后疗效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8)
    • [2].山莨菪碱对膝下动脉阻塞病PTA术后的治疗作用[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06)
    • [3].血管外科二十年 创新拓展为军民[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01)
    • [4].超声在血管病变早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18)

    标签:;  ;  ;  ;  ;  

    山莨菪碱结合腔内成形术对膝下动脉阻塞病治疗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