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

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

论文题目: 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经济思想史

作者: 段钊

导师: 严清华

关键词: 范式,权力关系,企业治理结构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从19世纪末“泰勒主义”的出现算起,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科学,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管理理论的丛林”,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范式确立与稳定,到范式竞争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体现出一定的历史发展逻辑。本文着眼于范式的层面对管理思想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以探讨管理思想形成演变机制。 本论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心智模式出发对企业管理知识发展的历史作宏观的考察,从逻辑实证主义的角度对具体管理知识的形成作精细的分析。具体而言,首先根据范式理论划定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再运用企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描述企业权力关系,最后在“相对主义”与“知识/权力”框架下论证不同企业权力关系与不同理论范式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的重心不是对各种管理思想的介绍,而是对管理思想形成演变机制的阐释与证明,即历史上各种管理“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并经过一套什么样的机制运作而被认定为“知识”。 泰勒在综合整个19世纪英、美两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与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科学管理的理论,是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与管理学理论范式确立的标志。在这个过程中西方19世纪中后期局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的普及与职业代理人阶层的出现,作为一种社会权力关系的变革,对企业管理学与其他知识领域划清界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管理学最早是以一门关于规训技术的学科形式出现的,是一种关于权力技术的知识。从古典理论范式开始,对管理的研究有了可以效仿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在空间上得以界定,在研究方法、解决办法是否合适以及形而上学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并且出现了范式理论中描述的的社会学层面上的特征。从此后的发展来看,管理思想的形成演变并非只是知识层面的累积,而是一个“知识/权力”相互作用的过程,管理思想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权力关系密切相关,企业权力关系的变化会导致新的管理思想的形成。 从19世纪末到二战以前的几十年里,伴随着局部委托代理企业制度的普及,管理学的发展处于一个范式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个时期主流的企业管理理论,都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目标、论述框架与研究内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库恩的范式理论

一、范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二、范式的作用

三、范式的特征

第二节 科学发展与范式演变的动态描述

一、范式前时期

二、常规科学时期

三、科学危机时期

四、科学革命时期

五、科学发展与范式演变的动态模式

第三节 范式理论对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适用性

第四节 范式形成与演变机制揭示——后现代主义的视角

第五节 企业权力关系的分析——企业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一、主流企业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二章 企业管理学理论范式的确立

第一节 科学管理——企业管理理论范式确立的标志

一、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学科形成标志的依据

二、企业管理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期美国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节 古典理论范式的构成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二、亨利·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流派

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第三节 古典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古典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古典理论范式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古典理论范式以基本信念为基础的政策纲领

四、古典理论范式的组织功能

第四节 古典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机器大工业生产与局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下古典理论范式的适用性分析

二、规训技术的发展与传播

三、规训与古典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三章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研究

第一节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下的主要流派与理论

一、早期的行为科学研究——人际关系学说

二、个体行为理论

三、群体与领导行为理论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行为科学理论范式以基本信念为基础的政策纲领与实践

四、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的组织功能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局部委托代理到完全委托代理——“经理革命”

二、完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下权力关系的改变

三、局部委托代理关系向完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制度转变下的行为科学范式的形成

四、“知识/权力”框架下的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四章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研究

第一节 规划理论范式形成的背景

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二、企业发展的新变化

三、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下的主要理论与流派

一、系统管理理论

二、决策理论

三、目标管理理论

四、企业战略理论

第三节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基础政策纲领

四、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组织功能

第四节 规划管理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古典理论范式与行为科学理论范式的发展与新范式的形成

二、西方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多元化、股权微观化分散化和宏观集中化

三、“知识/权力”框架下的规划管理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五章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研究

第一节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下的主要理论

一、Z理论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理论

三、企业文化的类型

四、企业文化模式理论

五、革新性文化的品质理论

第二节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特点

一、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基本信念

二、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三、企业文化理论范式以基本信念为基础的政策纲领

四、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组织功能

第三节 企业文化理论范式形成分析

一、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

二、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

三、日本企业治理结构下所体现的“家”原理特征的权力关系

四、“知识/权力”框架下的企业文化理论范式的形成

第六章 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与企业管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节 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下的主要理论与特点

一、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下的主要思想

二、形成中的新管理理论范式特点综述

第二节 管理学范式竞争的主要原因

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和企业治理结构多元化与管理学范式竞争

二、学术共同体与管理学范式竞争

第三节 企业管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政府科技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D]. 王闽.中国矿业大学2017
  • [2].企业创新战略模式的选择与效应研究[D]. 王铵.武汉大学2015
  • [3].企业竞争优势论[D]. 齐捧虎.西北大学2001
  • [4].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 田超.复旦大学2003
  • [5].小企业集体创新能力的形成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 朱莺.浙江大学2004
  • [6].企业与居民关系研究[D]. 黄如良.福建师范大学2004
  • [7].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 石高宏.西北大学2004
  • [8].企业再造工程集成研究[D]. 陈春明.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 [9].不确定性与企业预警[D]. 王林.四川大学2004
  • [10].企业资源与竞争优势:基于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的理论与经验研究[D]. 王庆喜.浙江大学2005

相关论文

  • [1].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 侯剑华.大连理工大学2009
  • [2].管理理论科学化的方法论基础[D]. 刘宝宏.东北财经大学2009
  • [3].中国海关管理:一个管理学的个案分析[D]. 高融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 [4].哲学视野中的西方管理思想流变[D]. 尹卫东.苏州大学2002
  • [5].管理生态学[D]. 孔冬.苏州大学2003
  • [6].管理思想哲学基础反思[D]. 乔东.清华大学2005
  • [7].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研究[D]. 李琪.复旦大学2007

标签:;  ;  ;  

企业管理学范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