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场域论文-姚小林

班级场域论文-姚小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班级场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作力,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场域论文文献综述

姚小林[1](2019)在《建构班级“合作力”心理场域的实践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在内的四种关键能力,对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参考》期刊2019年21期)

曹斯[2](2019)在《试论班级场域中的学生道德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蕴藏丰富道德教育资源,是学生获得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场域。冲突是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再平衡过程,是"双刃"般的教育资源。当前学生的道德冲突主要体现在跨时空的道德对话冲突、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真实道德冲突的漠视、时代变革冲击传统道德权威等方面。因此,要重视班级的重要作用,扎根班级推动道德教育创新,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主动回应道德热点,正视道德冲突,坚持复杂思维下的平等对话,提升学生化解道德冲突的能力,从而促进道德水平向更高阶发展。(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方海东[3](2019)在《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一文中研究指出班风影响学生的行为、思想倾向和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影响人成长的场域。班风:源于学生,高于学生班风是由班级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集体氛围,反映了班级成员的整体精神风貌与个性特点,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在形象,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班主任》期刊2019年05期)

高慧文,朱小芳[4](2019)在《高校班级场域功能与建设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阵地。当前,高校班级建设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增强高校班级建设实效性,从社会学中的场域概念和自然科学中能量传递的融合入手,将班级场域作为高校班级育人工程建设研究的载体,通过高校班级的现存状态探寻具有育人驱力的班级场域的建设策略,以期通过场域功能发挥调动教育主体的优势趋向性,使班级场域真正成为有教育导向的"传感"场,作用于高校育人全过程,以达到生动的、有指向性的育人效果。(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01期)

余炎林,明庆华[5](2018)在《班级场域中的学生弱势群体审视——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场域中的学生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社会性或成就不被"此时此地"的评价者所接受而导致的一类受排斥性群体。排斥主要通过主动排斥和被动排斥实现;排斥既是原因,也是结果,在效益化的环境中基于人趋利避害的本性通过身份标定作用于弱势群体,导致弱势地位不断强化,并在互动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同伴环境是学生成长最大的影响因素,所以限制社会排斥和改善弱势群体的地位还将依赖于教师及同伴群体的共同努力。(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8年09期)

杨娜[6](2018)在《班级场域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场域作为幼儿园教师群体工作的真实情境,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较为轻松和自由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易于形成幼儿园教师学习共同体。基于班级场域的视角,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包括班级场域的基本内涵以及班级场域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从教师、幼儿园及家长叁个角度分别提出了班级场域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幼教)》期刊2018年07期)

邓胜兴,李晓诗[7](2018)在《构建班级文化场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班级文化场域,建设班级文化韵味,主要包括创设班级文化韵味环境、营造书香班级、引领家庭阅读、班级文化活动、班级日记、生涯远景规划五个方面。班级文化场域的构建,能在无形中提供一种强大的合力,催醒个体自我成长的潜能,激发个体自我成长的力量,滋润生命。(本文来源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殷蕾[8](2018)在《基于场域理论的班级文化育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文化场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域,因为班级文化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能。文章借助场域理论,探讨班级文化场域对于形塑学生共同价值与规范学生行为,培育学生品格与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重要价值;明确班级文化场域建设原则,即共同价值观为核心育人标准,符合班级文化发展规律,并且以学生为连接纽带。基于此提出班级文化场域的发展路径,即"刚柔并济"地建设班级文化场域,结合班级文化发展规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班级文化创新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张泽科[9](2017)在《丰盈核心素养生长的班级文化场域》一文中研究指出培育释放班级文化的育人价值,让班级成为滋养生命优质成长的文化土壤、照亮生命阳光前行的教育场域、绽放生命个性潜能的宽广平台。四川省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共同体第十一届"校长论坛",主题聚焦"面向新教育的班级文化转型与创新策略",旨在达成这样的教育目标。一、论坛背景:建设学生核心素养生长的班级文化场本届"校长论坛"聚焦"面向新教育的班级文化转型与创新策略",依据有叁。(本文来源于《教育科学论坛》期刊2017年19期)

武北平[10](2017)在《多元文化场域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元文化场域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由于学校地域文化和学生背景文化的多元性,班级文化建设有其自身的特色,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本研究首先对班级文化和多元文化进行文献梳理,从组织文化理论的角度出发将班级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次选取了多元文化场域下的Q大X班作为本研究的研究样本,通过访谈、观察等研究方法收集研究资料,总结概括出X班的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从组织文化的四个角度总结出多元文化场域下高校X班在班级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不足。经验方面,首先X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了发挥外显的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隐喻作用;其次,根据支持性的假设理念,形成了适合X班特点的制度文化;最后,根据基本假设理念,X班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将精神文化建设作为核心,从而建立了一个积极稳定发展的班级体。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不健全,具体表现在硬件设施,师生参与等方面;二是班级行为文化建设有待丰富,具体包括文化活动发展的不均衡、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室外文化活动的开展;叁是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科学全面性和执行性;四是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进一步体现出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领导作用,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和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含义模糊不清。建设多元文化场域下高校班级文化,首先根据组织文化的建设理论,要发挥“建设人”的作用,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明确学校、教师和学生主体的作用。第二,从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的四个方面,完善物质文化、开展行为文化、构建民主的班级制度文化,以及重视精神文化,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情感态度的引导。(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3-01)

班级场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班级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蕴藏丰富道德教育资源,是学生获得道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场域。冲突是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再平衡过程,是"双刃"般的教育资源。当前学生的道德冲突主要体现在跨时空的道德对话冲突、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真实道德冲突的漠视、时代变革冲击传统道德权威等方面。因此,要重视班级的重要作用,扎根班级推动道德教育创新,在班级建设过程中主动回应道德热点,正视道德冲突,坚持复杂思维下的平等对话,提升学生化解道德冲突的能力,从而促进道德水平向更高阶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班级场域论文参考文献

[1].姚小林.建构班级“合作力”心理场域的实践与反思[J].基础教育参考.2019

[2].曹斯.试论班级场域中的学生道德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3].方海东.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J].新班主任.2019

[4].高慧文,朱小芳.高校班级场域功能与建设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5].余炎林,明庆华.班级场域中的学生弱势群体审视——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的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

[6].杨娜.班级场域下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幼教).2018

[7].邓胜兴,李晓诗.构建班级文化场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8].殷蕾.基于场域理论的班级文化育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

[9].张泽科.丰盈核心素养生长的班级文化场域[J].教育科学论坛.2017

[10].武北平.多元文化场域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班级场域论文-姚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