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层析视网膜成像系统研究

光学相干层析视网膜成像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by,OCT)技术将低相干干涉仪和共焦扫描显微术结合在一起,利用外差探测技术提高信噪比获取生物组织断层图像,其成像深度达mm量级,空间分辨率保持在μm量级,并且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相互独立。因此,OCT技术一经问世就成为生物医学成像研究的热点。OCT最显著的医学贡献在眼科领域,其能够提供其他无损诊断技术不能提供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图像。研发高性能的实用OCT视网膜成像系统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本论文针对OCT视网膜成像系统研发中存在的困难和国内对OCT眼科成像系统研究还很不成熟的状况,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OCT分辨率和信噪比性能为目标,对OCT视网膜成像系统原理、设计与研制、性能优化和关于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功能扩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有:1.针对OCT外差探测位相调制和纵向扫描的需求,提出一种快速扫描延迟线(RapidScanning Optical Delay Line,RSOD)优化设计方案。该优化设计方案既保证了外差探测正确解调的要求,也兼顾了系统纵向扫描速度和扫描范围的要求,同时可以实现色散调节,优化系统纵向分辨率。2.针对平衡探测系统透射式延迟线的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透射式快速扫描延迟线(RSOD)设计方案,采用直角棱镜作双通反射式光束平移器,具有光耦合效率高,结构简单紧凑、安装调试方便,成本节约的优点;该透射式RSOD保留了双通反射式RSOD的所有优点,并且具有极强的移植性,既可用于时域OCT系统,也可用于频域OCT系统实现平衡探测提高信噪比和动态范围。3.针对OCT系统横向分辨率和纵向成像范围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液晶菲涅耳波带透镜的OCT动态聚焦方法。根据扭曲相液晶空间光调制器(Twisted Nematic LiquidCrystal Spatial light Modulator,TN-LCSLM)的光学特性,设计了适用于OCT动态聚焦的菲涅耳波带透镜。利用设计的菲涅耳波带透镜进行了变焦控制实验,焦距实测结果与设计值比较吻合。4.利用提出的RSOD优化设计方案,研制了一套基于RSOD位相调制的光纤型OCT视网膜成像系统,结果表明:系统的纵向分辨率为6.7μm,接近理论分辨率,纵向成像范围高达2.5mm;入射到样品的光功率低于500μW,系统信噪比高于88dB。最后进行了动物视网膜的离体和在体实验研究,以及人眼视网膜标本的成像研究。并开展了基于双波长光学低相干干涉术(Optical Coherence Interferometry,OCI)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的前期研究。5.在关于内窥OCT成像的研究工作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长编码的扫频OCT内窥成像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从理论分析上证明了其可行性。从系统时间脉冲响应和传递函数推导出系统干涉信号的数学表达式;模拟了简单样品的干涉信号,并给出Morlet小波分析的解码结果;讨论了系统的一些关键性能参数,如横向成像点数、成像分辨率、成像范围、成像速度等,指出系统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相互制约,提高扫频光源的扫频范围是优化系统分辨率的有效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眼科检测仪器概述
  • §1.2 OCT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眼科检查中的应用
  • §1.2.1 OCT技术的发展
  • §1.2.2 OCT在眼科检测领域的应用
  • §1.2.3 OCT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和论文总体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OCT视网膜成像基本理论
  • §2.1 眼组织的结构与光学特性
  • §2.2 OCT的基本理论
  • §2.3 OCT视网膜成像系统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OCT视网膜成像系统的设计
  • §3.1 OCT外差探测的意义及常用方法
  • §3.2 用于OCT外差探测的RSOD的优化设计
  • §3.3 OCT平衡探测的意义及常用方法
  • §3.4 用于OCT平衡探测的透射式RSOD的设计
  • §3.5 OCT系统分辨率的优化设计
  • §3.5.1 纵向分辨率的优化设计
  • §3.5.2 横向分辨率的优化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OCT视网膜成像系统的研制与实验研究
  • §4.1 OCT视网膜成像系统的研制
  • §4.1.1 OCT视网膜成像系统的总体结构
  • §4.1.2 OCT系统的定型
  • §4.2 OCT视网膜成像系统的实验
  • §4.2.1 系统参量实测实验
  • §4.2.2 视网膜成像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OCT测量视网膜血氧饱和度的前期研究
  • §5.1 现有视网膜血氧饱和度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
  • §5.2 双波长OCI用于血氧饱和度测量的前期研究
  • §5.2.1 双波长测量原理
  • §5.2.2 双波长的选择
  • §5.2.3.数值模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基于波长编码的扫频OCT内窥成像方法
  • §6.1 现有内窥OCT系统及内窥探头存在的问题
  • §6.2 基于波长编码的扫频OCT内窥成像方法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1.论文总结
  • 2.今后工作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行婴幼儿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J].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04)
    • [2].仿人眼视网膜成像技术研究进展(特约)[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08)
    • [3].多光谱视网膜成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8(10)
    • [4].抑制眼内杂散光提高视网膜成像质量方法研究[J]. 光学学报 2014(10)
    • [5].广域视网膜成像技术研究[J]. 应用光学 2018(01)
    • [6].RetcanⅡ广域视网膜成像系统在小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10(11)
    • [7].广域数字化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筛查足月新生儿眼病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 2014(10)
    • [8].漫反射的作用[J]. 阅读 2018(ZD)
    • [9].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视网膜成像系统研究[J]. 光学技术 2020(01)
    • [10].基于半盲解卷积复原的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 2012(06)
    • [11].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应用进展[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4(05)
    • [12].能够预知未来的视网膜成像技术[J]. 互联网周刊 2012(15)
    • [13].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研究[J]. 国际眼科杂志 2016(10)
    • [14].广角数码小儿视网膜成像系统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12例临床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2(09)
    • [15].高分辨率视网膜成像技术研究进展[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09(01)
    • [16].广角数码视网膜成像系统与双目间接眼底镜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检查中疼痛和应激的比较[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01)
    • [17].器械[J]. 中国医院院长 2015(12)
    • [18].激光为光源的液晶自适应眼底成像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 2008(10)
    • [19].应用广角数码儿童视网膜成像系统联合局部治疗早期视网膜母细胞瘤[J]. 临床眼科杂志 2013(04)
    • [20].眼科光学断层成像仪的发展及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2(06)
    • [21].人眼视网膜成像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J]. 光子学报 2009(12)
    • [22].来,Glyph一下![J]. IT经理世界 2015(15)
    • [23].人眼视网膜成像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J]. 光子学报 2009(05)
    • [24].无线视网膜成像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7(01)
    • [25].五官争功[J].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8(10)
    • [26].液晶自适应光学视网膜校正成像技术研究[J]. 中国光学 2014(01)
    • [27].大视场液晶自适应视网膜成像系统[J]. 光学精密工程 2013(02)
    • [28].开环双波段人眼视网膜成像液晶自适应光学系统设计[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0(02)
    • [29].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自适应光学研究进展[J]. 光学学报 2011(09)
    • [30].基于仿视网膜成像器件的折反射全景系统设计[J]. 光学技术 2018(02)

    标签:;  ;  ;  ;  ;  ;  ;  ;  ;  

    光学相干层析视网膜成像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