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克隆核供体细胞选择的实验研究

治疗性克隆核供体细胞选择的实验研究

论文题目: 治疗性克隆核供体细胞选择的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外科学

作者: 滕晓华

导师: 徐如祥

关键词: 治疗性克隆,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增殖,端粒酶,端粒

文献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由于神经细胞极为有限的再生能力,因此神经移植治疗被认为是治疗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理想方法。随着体细胞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由此提出了治疗性克隆。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具有自身遗传信息的神经干细胞或神经细胞,从而避免异体间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等诸多问题,因此治疗性克隆将成为神经移植治疗富有前景的种子细胞来源途径。 尽管治疗性克隆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克隆效率低下明显制约其发展。影响克隆效率的因素很多,对于治疗性克隆而言,其供体细胞来源受取材部位、病人年龄等方面的限制,因此供体细胞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治疗性克隆中核移植技术采用的方法来源于动物克隆的成功经验,供体细胞的选择也是如此。迄今为止已有多种体细胞用于动物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的研究,但究竟什么样的供体细胞最适合用于动物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目前尚无相关报道。除了目前较为公认的G0/G1期细胞能提高克隆效率外,还有研究认为克隆效率和核供体细胞分化程度明显相关,分化程度越低,克隆效率越高。对克隆动物端粒的研究发现核供体细胞的端粒长度影响了其核移植后代端粒长度的变化。因此分化程度低,端粒长度长而且容易获得的细胞可能是治疗性克隆中较为理想的核供体细胞。 端粒酶活性表达不仅是细胞维持端粒长度的基础,也是细胞分化程度的一种标志。本课题以端粒酶活性作为筛选指标,首先选取治疗性克隆中核供体细胞的主要来源组织——皮肤、肌肉、骨髓,以睾丸组织为参照,同时观察了神经移植中可能的供体细胞来源——脑组织。采用PCR-ELISA法检测不同年龄各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总材料和方法

第一章 不同年龄大鼠组织端粒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1.1 引言

1.2 材料和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培养条件的探讨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2.6 附图

第三章 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端粒长度随年龄变化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3.6 附图

第四章 大鼠BMSCs端粒酶及端粒随年龄变化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4.6 附图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治疗性克隆在神经移植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第六章 端粒、端粒酶及其在治疗性克隆中的意义

附录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发布时间: 2006-01-06

相关论文

  • [1].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猪克隆胚胎的研究[D]. 张运海.中国农业大学2005
  • [2].小鼠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分割相关问题研究[D]. 白照岱.山东大学2004
  • [3].小鼠体细胞克隆胚的ES细胞研究[D]. 曹鸿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4].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周虎田.第一军医大学2005
  • [5].神经干细胞培养、增殖、迁移和分化的研究[D]. 段发亮.第一军医大学2005
  • [6].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B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研究[D]. 黄涛.第一军医大学2005
  • [7].BDNF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D]. 苏平.第一军医大学2005
  • [8].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光动力治疗人脑胶质瘤[D]. 丁涟沭.第一军医大学2005
  • [9].人类未成熟卵体外成熟培养、雌/雄原核形态学判别和原核期胚胎原核移植及其重构胚后续发育潜能的研究[D]. 朱小明.浙江大学2006
  • [10].牛胚胎干细胞的分离与克隆[D]. 安立龙.西北农业大学1999

标签:;  ;  ;  ;  ;  ;  

治疗性克隆核供体细胞选择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